油车换电车,3大痛点让我后悔,车主:别冲动!

最近几年,把家里的油车换成纯电动车,成了一股不小的潮流。

身边讨论这个事的人也越来越多。

毕竟,听起来确实挺吸引人的:用电比用油便宜太多,开起来又安静又快,样子还特别时髦,充满科技感。

尤其是在一些大城市,一张不用摇号、不受限行影响的绿色牌照,就足以让很多人下定决心。

油车换电车,3大痛点让我后悔,车主:别冲动!-有驾

可是,理想很丰满,现实有时却很骨感。

不少兴冲冲换了电车的车主,在真正用起来之后,特别是经历过一些特殊场景,才发现当初可能想得太简单了,甚至有人直言后悔。

这中间的体验落差,到底出在哪了呢?

其实,要看一辆纯电动车到底好不好用,最直接的考验就是让它在冬天跑一趟长途高速。

这个场景就像一面“照妖镜”,能把它的优点和缺点都毫无保留地展现出来。

尤其是在春节这样全国人民集中出行的节假日,低温、车多、路远这几个因素叠加在一起,对纯电动车来说就是一场严酷的期末大考。

很多车主的糟心经历都大同小异。

比如一位车主,大年三十开着他那辆官方标称续航有600公里的新车回老家,路程大概300公里。

按理说,这续航里程跑个来回都绰绰有余。

出发时信心满满,全程开着暖风空调,毕竟零下的天气,不开空调可受不了。

结果,车子在高速上跑了还不到280公里,仪表盘上显示的剩余续航里程就只剩下了150公里。

这个数字让车主心里咯噔一下,原本以为的“富裕”,瞬间变成了“紧张”。

油车换电车,3大痛点让我后悔,车主:别冲动!-有驾

说好的600公里续航,在冬天的低温和全程空调的双重压力下,直接打了对折还不止。

这就是所谓的“续航焦虑”,从一个网络名词变成了压在心头的石头。

没办法,只能赶紧找地方充电。

导航显示最近的高速服务区就有充电站,这让车主松了口气。

可当他把车开进服务区,眼前的一幕让他彻底傻眼了。

充电站前排起了长长的车队,清一色都是挂着绿牌、等待“补给”的电动车。

服务区总共就那么几个充电桩,还总有几个是坏的或者不兼容的,能用的桩前都排着好几辆车。

粗略一算,就算每辆车用快充也得一个小时,排到自己起码是三四个小时之后了。

时间不等人,他只好硬着头皮开往下一个服务区,但此时的续航已经岌岌可危。

为了能多撑一会儿,只能做出一个痛苦的决定:关掉暖气,降低车速。

在零下几度的天气里,车窗很快起了雾,方向盘冻得像冰块,全家人在车里冻得瑟瑟发抖。

这种情况下,根本坚持不了几分钟,只能开一会儿空调暖和一下,再赶紧关掉,如此反复。

眼看着低电量警示灯不停闪烁,心里越来越慌。

油车换电车,3大痛点让我后悔,车主:别冲动!-有驾

最后,实在不敢在高速上冒险了,只能听从导航的建议,从最近的出口下高速,到附近县城里去找公共充电桩。

可县城里的充电设施更少,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发现同样有人在排队。

最终,原本四个小时就能到家的路,硬生生折腾了八个多小时,身心俱疲。

在经历过这种充电靠抢、续航靠抖的窘境后,再听到别人宣传电动车百公里加速多快、用车成本多低,恐怕心里只剩下苦笑。

这个春节囧途,其实集中暴露了现阶段纯电动车难以回避的几个核心问题。

首先就是电池对温度的敏感性。

目前市面上主流的锂电池,其化学原理决定了它在一个很窄的舒适温度区间内才能发挥最佳性能。

天一冷,电池内部的化学反应活性就会降低,电解液会变得更粘稠,锂离子的移动速度变慢,直接导致电池的实际可用容量大幅缩水,续航里程自然也就大打折扣。

这不是车子坏了,而是目前电池技术的固有特性。

尤其是在我国北方地区,冬季动辄零下十几二十度的环境,电动车的续航能有标称的一半,就已经算表现不错了。

其次是充电难、充电慢的问题。

虽然现在很多电动车的标称续航都达到了五六百公里,看起来和燃油车加满一箱油的里程差不多,但大家心里还是没底,根源就在于补能效率的巨大差异。

油车换电车,3大痛点让我后悔,车主:别冲动!-有驾

一方面,安装私人充电桩不是想安就能安的。

很多老旧小区因为电网容量不足,或者物业公司出于安全考虑、管理麻烦等原因,会拒绝业主安装充电桩的申请,加上车位产权等问题,来回协调沟通非常耗费精力。

没有私人充电桩,就意味着无法享受到最便宜、最便捷的充电方式。

另一方面,公共充电的速度还是太慢。

燃油车进加油站,三五分钟就能加满油走人。

而电动车即便使用所谓的“超级快充”,把电量从20%充到80%也需要半小时到一小时不等,要是赶上节假日高峰期,排队的时间更是无法预估。

这种补能效率上的巨大差距,让电动车的长途出行充满了不确定性。

再有就是购车成本的问题。

对于大多数普通家庭来说,买一辆家用车的主要预算通常在10万元左右。

在这个价位上,可以买到很多成熟可靠的燃油车。

但是,如果想买一辆体验比较好的纯电动车,比如真实续航能稳定在400公里以上,配置和品牌也过得去的车型,价格往往要上升到16万元甚至20万元以上。

这多出来的几万块钱购车款,需要靠后期节省下来的油费慢慢弥补。

如果一年开的公里数不多,比如少于一万公里,那么想通过省油钱来抵消高出的车价,可能需要非常长的时间,经济上并不划算。

油车换电车,3大痛点让我后悔,车主:别冲动!-有驾

当然,说了这么多问题,并不是要全盘否定纯电动车。

它之所以能发展得这么快,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接受,自然有它不可替代的优势。

最突出的一点就是极低的用车成本。

如果有条件安装家用充电桩,利用夜间谷时电价充电,一度电可能只要三四毛钱,算下来一公里花费不到一毛钱。

一年开一万五千公里,电费可能还不到一千块。

相比之下,同样里程的燃油车,一年的油费轻松过万,这个差距是实实在在的。

其次,驾驶体验确实好。

电动机的输出特性决定了它起步就能提供最大扭矩,动力响应非常直接,没有燃油车变速箱换挡的顿挫感,开起来既安静又平顺。

在城市道路上,那种轻快的加速感是同价位燃油车无法比拟的。

此外,在很多有限牌、限行政策的大城市,一辆纯电动车能解决“有车开不了”或者“有钱买不了车牌”的大问题,这个政策优势的价值是巨大的。

最后,现在的新能源车在设计、智能化方面也确实做得很好,大屏幕、语音控制、辅助驾驶等功能,非常符合当下年轻人的消费喜好。

所以,到底该选油车还是电车,并没有一个标准答案。

这更像是一个需要根据自己实际情况来做的选择题。

如果你的主要用车场景是城市通勤,每天行驶距离固定,有方便的充电条件,并且身处限牌城市,那么纯电动车的优势会非常明显,能给你带来省钱又舒适的体验。

但如果你身处冬季寒冷的北方,没有固定的充电桩,或者经常有跑长途的需求,那么现阶段一辆可靠的燃油车或者混合动力车,可能会让你更加省心。

在做出决定前,仔细评估自己的用车习惯、居住条件和预算,才能避免买完车后才发现“后悔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