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汽车耐力赛,大家是不是第一时间想到了勒芒那种鸳鸯锅里飙车的场面?
一边赛车呼啸而过,一边技师在油腻腻的工作服里满场飞奔。
可这次轮到广汽本田了,他们搞了一场“回忆杀”,把一台1999年出厂的老雅阁开进了耐力赛,还号称已经跑了97万公里。
问题来了,大家还记得自己小时候家里的那辆老轿车吗?
是不是也总觉得,老车就是比新车皮实,坏了能凑合着修,修了还能开?
那到底是车的质量好,还是我们“将就”的能力更强?
广汽本田这次玩得有点花,直接把一辆第六代雅阁拉出来,历史感一下子拉满。
24小时不间断行驶,说是车停人不停,只要没趴窝就算赢。
这成绩一出来,2181公里,最高车速145km/h,平均油耗8.09升,乍一看,跟朋友圈炫跑步成绩差不多,数据亮眼。
但一算,平均每小时88.66公里,在封闭场地跑,又不是北京早高峰堵车,要是没跑下来才算新闻。
这就像是你家老冰箱坚持用到现在,能开门关门不漏电,你会拍抖音夸一夸,但没人会专门组个冰箱马拉松吧?
话说回来,这场耐力赛真的能证明什么吗?
这让我想起朋友家那只活了快二十年的金毛,大家都说狗命长是因为基因好,但你仔细一看,天天在家睡觉,吃的还都是进口狗粮。
你要放到流浪狗里试试,能不能活到20岁还真不好说。
同理,老雅阁在封闭场地、低负荷环境下巡航,基本是养老模式。
发动机转速不到2000,油门轻踩,不堵不急,能不能撑下来,其实是最低标准。
你要真拿去跑拉力赛,翻山越岭,恐怕就不是这个结局了。
更有趣的是,很多人拿这个成绩出来对比现在的国产发动机。
比如长安蓝鲸1.5T,2020年直播测试,5500转满负荷,硬生生干了200小时,相当于跑了五六万公里,一点事没有。
还有吉利缤瑞三缸机,车上跑了16万公里,拆下来再来一百小时全速全负荷运转,依然没趴窝。
数据是好看,但也有人说了,雅阁是1999年造的,这些发动机是2020年左右出的,这对比是不是有点欺负老人家?
但要我说,汽车圈的“活久见”已经不是稀罕事,想当年国产车刚起步时,还在拿三菱4G63发动机疯狂魔改,拼的就是一口气。
那问题来了,“老车皮实”这个标签,到底是车企的自信,还是我们情怀滤镜太厚?
还是说,现在造车工艺早就今非昔比,大家只是没机会见识罢了?
我倒觉得,这种耐力赛有点像把家里存了20年的老咸鸭蛋拿出来晒一晒,确实能吃,但是你问我推荐不推荐,还是得看你肠胃是不是够结实。
回头看看这场雅阁耐力赛,其实它真正想证明的是“广汽本田的品质值得信赖”。
但我们大多数人用车,是不是真的需要这份“极限可靠”?
现在国产发动机都能连续高转速满负荷运转几百小时,甚至拆下来继续折腾,为什么我们还是觉得老合资品牌稳?
是技术的进步没被看见,还是老牌子的光环太耀眼?
说到底,大家还是习惯用“情怀”给产品加分。
小时候买的雅阁能开到现在,就像家里那口铁锅,锅底再黑也舍不得扔。
我得自黑一句,作为一个还在用诺基亚当备用机的人,经常会怀疑自己是不是活在时间的夹缝里。
你说现在的智能机好是好,但用惯了老东西,总觉得新玩意不靠谱。
其实汽车也是一样,大家嘴上喊着国产崛起,到了买车的时候,还是犹豫半天。
是我们不敢相信新东西,还是“老品牌”真的有魔力?
这个问题估计跟“你家用的是电饭锅还是高压锅”一样,各有所好。
有人说,广汽本田这场秀不过是“摆拍”,实际意义不大。
也有人觉得,老车跑下来是一种“精神象征”,什么叫有历史、有底蕴,就是能用时间说话。
那国产品牌呢?
他们是用数据和实验室证明自己,动不动就直播拆发动机,搞个“百小时挑战”。
这两种营销方式,说到底都不是真实世界的用车体验。
你在实验室跑得再快,老百姓还是关心家门口修理厂有没有零件,车坏了能不能有人修。
说到这,我又想起网上那个段子:“你以为买的是车,其实买的是售后服务和朋友圈的面子。”广汽本田这次给面子给到位了,老车耐力赛,数据漂漂亮亮。
但你要真让我选,我还是得看看后备箱能不能装下我的电瓶车。
毕竟现在买车,谁还不是“买个交通工具”,说到底,情怀归情怀,实用才是王道。
最后,我想问一句,大家真的在乎汽车能跑多少年吗?
还是说,三五年换车已经成了常态?
你愿意相信数据和实验室测试,还是更愿意相信街头巷尾的口碑?
广汽本田这场耐力赛,更多是一种“秀肌肉”,但真正的用车体验,是不是还要看我们自己的生活方式和需求?
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家老车还在服役吗,还是已经投奔新能源了?
说不定,下次耐力赛就轮到新能源车上场了,到时候再来看看谁是真正的“铁打的发动机,流水的车主”。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