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盘警报拉响!BBA利润腰斩,没人再信“德系豪华”了吗
01 早上刚刷手机,宝马、奔驰、奥迪仨“豪门”又交财报了。数据不是吓人的那种,而是真实得有点丧。我看奔驰净利润直接砍了一半多,宝马和奥迪也差不多,大写的“惨”挂脸上了。这种情况,我这么多年都没见过。
我问了身边几个做车企供应链的小伙伴,他们说现在BBA已经没人敢提“稳赚”了。以前德国人自信满满,利润年年涨。今年直接腰斩。我有点发懵,那豪华品牌的“铁饭碗”到底还算不算?
02 到底啥情况会让“德系豪华”集体遇冷?其实,主要有两把刀在砍他们。第一刀,是美国加的25%惩罚性关税。这事不光难看,还真让奥迪一度停了美国的交付。我和一个奔驰4S店朋友聊天,他说美国政策一变,公司账面一下亏了三亿多欧元。宝马都预警了,关税让今年收益至少少10亿欧元。好家伙,这得卖多少车补上啊。
别以为就BBA遭殃,大众也亏了。今年上半年关税成本13亿欧元。福特、通用也被特朗普政策直接砍了上亿美金的利润。所以说,有时候全球化看着风光,其实都是刀尖上跳舞。
第二把刀,从中国来。中国现在电动化、智能化步伐太快。BBA想靠油车、慢腾腾的电动车混日子,结果新能源车已经抢下半壁江山。价格战打得谁都不敢轻松。BBA投入了大把钱做电动车,但规模上不去,结果利润被拖垮。奔驰今年中国市场销量直接掉了14%。奥迪掉10%。宝马也掉了15%。光中国这一个市场就能把财报砸个大窟窿。
那天群里还有人说,‘新能源只会越做越便宜,豪华车只会越来越尴尬’。我觉得说得挺在理的。品牌高端化不再是护城河,国内高端新势力正面刚,德系光环黯淡不少。
03 有网友问,难道德国人就坐着等亏吗?其实,BBA也没闲着。美国那头,他们赶紧建厂、扩产,想办法把生产线往本地搬。奥迪在美国南方砸了46亿美元建新工厂,奔驰和宝马也都加班加点搞扩产。最新消息是美欧达成协议,关税从25%降到15%。节省了不少,但成本还是涨了啊。
中国这边,是另一套打法。BBA现在深度本土化,不光造车,连智能座舱和自动驾驶都找本地供应商合作。我前两天试了一把新奥迪,发现竟然搭载了华为乾崑技术。这还是燃油车,没想到连德系都开始‘国产化’了。宝马和华为也同框了,Momenta方案也进了奔驰、宝马的高阶智驾。有种谁也不敢再说‘我们主导技术方向’了,彻底变成拼落地和体验。
他们的产品节奏也跟着加速。宝马2025年要在国内推十余款新车。2026到2027年再来20多款,沈阳投产之后就能出口了。奔驰紧接着全新纯电长轴距CLA要投产,而奥迪各种全新电动车也铺满了计划。好像大家都在追赶中国速度。
04 不过,我觉得最有意思的是BBA变了。以前老说‘2030年全面纯电动化’啥的。现在全都改口了。奔驰说新能源车型最多占比50%。奥迪不再设燃油停售时间表。宝马干脆调低纯电目标,反倒抬高高端油车销量预期。我身边有人说,“这就等于靠豪华品牌的脸面为油车续命”。说人话就是,德系开始回归务实了。电气化路上,不再烧钱卡死下家,而是混动、油车、电动一起上。
我也吐槽一句。前几年大家盲目电动化,研发和广告投入扑天盖地,结果发现用户更在意“好用、稳定、安全”。新势力太能卷,但利润未必到位。BBA这回算是经历了“暴雨测底”。谁能扛住周期,谁能活下来。
05 最后讲个小故事。有位朋友去年还打算换宝马,觉得‘德系豪华还是有底子’。结果最近咨询后发现,“BBA现在动不动砍预期、降利润,业务调整到马不停蹄。价格战下,豪华车的日子就是多一分思考”。我劝他,再等等,看看下半年的形势吧。这里就是老司机的建议:别相信永远不会垮的品牌。市场变,产品跟着变,早做功课,省钱才是硬道理。
宝马董事长都说了:“所有品牌都能高两位数增长的时代结束了。”当下就是这样,豪华不再是命定的护身符,拼的还是能不能看清局势,打好自己的牌。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