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圈如同沸水般翻腾!
智己汽车放出了风声,定于8月1日揭幕一场革新,誓将增程车型的纯电续航推至前所未有的450公里!
消息一出,想必理想与问界正连夜奋战,重新构筑其产品蓝图,演示文稿更是要推倒重来!
此举犹如一枚“重磅炸弹”,撼动了现有增程车市场的游戏规则!
增程车,在新能源汽车阵营中,堪称一种独特的存在。
论其本质,虽有赖于汽油动力延伸行驶里程,却又具备插电功能,并可享受新能源牌照的优待。
因此,人们对增程车的评价始终在“确有可取之处”与“略有不足”间摇摆不定。
何出此言?
不妨聚焦于纯电续航。
当前市场上,多数增程车型仅能提供200公里左右的纯电行驶距离。
日常通勤尚可应付,一旦周末出游,汽油机便不得不介入,这如同假期伊始便被迫处理公务,令人兴致大减。
此番,智己锐意将纯电续航提升至450公里,这究竟是何等魄力?
无异于将一辆微型电动车的电池容量,赋予一辆中大型SUV!
这份投入,可谓大手笔!
且慢,这电池源自何处?
原来出自宁德时代的骁遥电池。
该款电池此前已应用于极氪009光年版,其亮点在于4C快充技术。
纵使身处零下20度的严寒,充电效率依然坚挺!
然而,智己率先将此款电池应用于增程车型,堪称行业尝鲜者。
毕竟,当下诸多增程车企,仍旧沿用老款磷酸铁锂电池。
事实上,增程车型搭载800V高压平台,并非横空出世的构想。
早前,长城拿铁DHT-PHEV曾试水该项技术,无奈电池容量有限,未能激起市场涟漪。
而今,智己大胆地将电动汽车技术悉数移植至增程车型,充电15分钟即可恢复一半电量,外加加油站作为后盾,节假日充电排队现象,从此无需担忧!
对于身处北方的车主而言,冬季用车最大的顾虑莫过于续航衰减!
尤其是在零下30度的极寒环境下,续航里程骤降,令人倍感焦虑。
正如期待已久的升职加薪,最终却发现所得与付出不成正比,令人沮丧。
有传闻称,智己此次或将采用锂钠混合电池,该款电池已在阿维塔12上得到低温性能验证。
若真能实现,北方车主冬季续航打折的窘境,或将成为历史!
然而,切莫过早庆贺!
电池容量增加,车身自重势必攀升!
以特斯拉Model Y长续航版为例,75千瓦时电池便已使其车重突破2吨大关。
智己此番配备66千瓦时电池,并搭载内燃机与双电机,整车质量恐将直逼2.5吨!
车重增加,随之而来的问题不容小觑。
首先,悬架调校若不尽如人意,车辆操控性或将向卡车靠拢。
试想一下,驾驶着一辆笨重的SUV穿梭于城市街道,如同驾驶着一辆坦克,笨拙不堪!
再者,维护保养成本亦是一大考量。
三电系统叠加汽油增程器,其维护复杂程度可见一斑。
届时,汽车维修店或将迎来“客似云来”的盛景!
因此,当前最为关键的悬念,莫过于最终售价!
零跑C16已将增程车价格下探至15万元区间。
若智己敢于将价格锁定在30万元以内,理想L7势必被迫降价应对。
然而,参照智己LS6的定价策略,此款车型售价恐将触及35万元门槛。
若真以该价格入市,想必不少潜在买家将转投蔚来ES6的怀抱。
毕竟,蔚来换电站网络更为完善,省去排队充电的烦恼,数分钟内即可完成电池更换!
归根结底,增程车型配备大容量电池,实乃政策导向所致。
2025年,燃油消耗量积分管理规定将愈加严格,车企若不提升纯电续航,恐将难以达标。
然而,消费者更为关注的是用车的经济性。
倘若智己此款车型真能实现一周一充,在限牌城市必将备受欢迎!
既可享受新能源牌照的便利,又无需为里程焦虑所困扰,网约车司机或将纷纷考虑更换座驾!
早年,理想凭借精准的市场定位,成功抢占先机。
如今,智己意图颠覆格局,重新定义市场标准。
然而,市场是否买账,仍需凭借产品实力说话。
此前,某造车新势力因虚标续航里程,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殷鉴不远!
倘若智己此款车型的实际续航里程,能够稳定在400公里以上,定将成为爆款之作!
反之,若宣传天花乱坠,实际表现却大打折扣,则恐将沦为行业笑柄!
智己此举,无疑为其他车企敲响了警钟:切莫再沉迷于车载冰箱、彩电、大沙发等噱头,核心技术才是立足之本,否则终将被市场淘汰!
当增程车型都已实现450公里纯电续航,那些标榜豪华纯电的车型,又将如何自处?
未来的汽车消费市场,必将迎来深刻变革。
汽油车、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的界限日渐模糊,购车逻辑亦将随之重塑!
颇为耐人寻味的是,这场围绕续航里程的“竞赛”,最终受益者终将是广大消费者。
更长的续航,更低的用车成本,谁不为之心动?
“仓廪实则知礼节”,正是此理。
各位读者,不妨静候8月1日,共同见证智己将为我们带来何等惊喜!
至于此款车型是否物有所值,还需在试驾体验之后方可盖棺定论。
最后,笔者想问问各位,若智己此款车型果真能够实现一周一充,且定价合理,您是否会考虑入手?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真知灼见!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