爽文小说和脑残网剧里经常看到的:“恭请龙王归位”,在现实中恐怕真的实现了!
理想i8终于上市了,没有意外,中间值真的34.98万,与预售价相同。虽然起步价仅仅32.18万,顶配也才36.98万,但却远高于乐道L90的预售价,可巧的是,明天乐道L90就要公布正式售价了,不知道i8作何感想。
这场纯电对决,不止是两款车的碰撞,更是两种战略的直接冲突。一个是品牌压轴之作,一个是低价高配的技术怪兽。i8没有退路,只能硬上。
问题来了:在i8这张价格表面前,L90瞬间完成了“平替豪车”的反杀。顶配L90预售价仅31.99万,比i8入门价格还低,却在关键配置上完成全面压制。
我们对比下这两台“33万”的车。一个是理想i8 Pro,一个是乐道L90 Max,价格相差不到两千块。结果却是:L90更快、更轻、更大、更能装。
理想i8的产品逻辑,延续L系一贯的“家用豪华”。六座布局、冰箱彩电按摩椅、智能座舱配置齐全,看起来就像是L8的纯电版本。但问题也正出在这里。
L90用铝车身+超薄电池实现了比i8轻300公斤的车重优势,不仅提速更猛,能耗也更低。别忘了,它还有纯平后排和全行业最大前备箱。
对比L90,i8的每一个亮点几乎都被对手碾压。L90全铝车身+110mm超薄电池,让它比i8轻了300公斤;同级最强前备箱和宽敞后排,已经建立空间优势。
更关键的,是L90的定价。官方明示起售价不到30万,再叠加换电+租电方案后,用户能以不到25万的资金门槛体验接近百万级配置,这是对i8的降维打击。
i8没有换电,没有轻量化,没有大前备箱,唯一能打的,就是理想品牌的光环和更成熟的座舱系统。可纯电市场的残酷,在于技术和价格总会盖过品牌余温。
i8 Pro没有前备箱,没有冰箱、没有后舱屏,甚至连标志性的按摩座椅都缺席。它唯一能拿出来撑场面的,是品牌光环和熟悉的座舱设计。
而这光环,在乐道L90的“蔚来血统”面前并不稳固。L90背靠ES8的机械平台,激光雷达、空气悬架、5屏联动、换电能力,样样不输。
更要命的是,L90那套BaaS租电政策直接把使用门槛砍到25万以内。25万能买一台接近ES8配置的六座SUV,这句话本身就已经决定了一切。
换句话说,L90这道题,不是“谁更豪华”,而是“谁更务实”。而理想i8如果还想用“豪华六座”打感情牌,那它在L90面前,很可能就是下一个MEGA。
i8的战略原型是L8纯电版,它有理想经典的第二排待遇,但它失去了增程的护城河。没有换电,就意味着长途不如L90;没有前备箱,就注定实用性失分。
理想曾凭借家庭场景打下半壁江山。但到了纯电领域,这一套就不好使了。用户不是没感情,而是情绪价更高——尤其在30万以下这个价位段。
i8当然不是烂车,Ultra版本在舒适性上依旧一骑绝尘。但35.98万这个价格区间,已经逼近Model X的旧款尾盘,再往上就是理想MEGA的价格带。
一旦顶配i8定到36.98万,它所面对的用户就不再只是L90的目标群体,而是MEGA失败后留下的价格真空。这显然不是理想希望的打法。
从这场定价战可以看出,理想依然把i8当作利润车在运营。把冰箱、音响、后排娱乐全都往Ultra塞,把Pro打造成“电动的L7”,放弃了价格带沉淀。
蔚来不玩毛利,直接端出L90这种“不讲武德”的产物,一开始就没准备让你舒服。理想还在沿用“中配最好买”的L8逻辑,这次就撞墙了。
如果说L90是战略车型,那i8就像是被战略抛弃的高端投名状。它承担着稳住理想品牌均价的任务,却被L90定义成高配平替的背景板。
最终,i8能不能卖得动,不取决于它有多香,而取决于L90能不能继续压价。如果蔚来真的准备把成本优化进行到底,i8就连补位都排不上。
市场不是不讲情怀,而是讲残酷的效率比。用户愿意掏30多万买六座纯电,但他们更希望这30万花得扎实,而不是买一个“理想情结”。
理想曾凭借“家庭豪华”概念打动中国爸爸,但在蔚来的“理性暴力”面前,这张牌已经变得温吞。用户想要不是家庭情怀,而是多装多省多跑。
如果理想还沉浸在“用户喜欢理想座舱”的幻觉中,那7月底这场发布会,就不仅仅是理想i8的登台,而是乐道L90的庆功宴。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