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怒怼政治正确,外国车企遭质疑,网友炸锅了

最近,汽车圈里出了一件让很多人都感到莫名其妙的事。

英国老牌豪华汽车品牌捷豹,在全球范围内投放了一支全新的品牌广告。

按理说,这应该是展示自家新车、彰显品牌魅力的大好机会,但结果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马斯克怒怼政治正确,外国车企遭质疑,网友炸锅了-有驾

这支长达三十秒的广告片里,从头到尾,竟然连一辆汽车的影子都没有。

这事儿一出,立刻引起了轩然大波,不光普通观众看得一头雾水,就连特斯拉的老板马斯克都忍不住公开调侃,让这起事件的讨论热度达到了顶峰。

那么,这究竟是怎样一则广告呢?

根据看过视频的网友描述,整个广告的画面背景设置在一个有些空旷的工业风格空间里,主角不是车,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车主,而是一群身份特征非常模糊的人。

他们的肤色、外貌都经过了特殊处理,让人很难分辨其具体的种族归属。

更特别的是,这些人的性别特征也显得十分中性化,你很难直接判断他们是男是女。

在广告片中,他们并没有进行任何与汽车相关的活动,而是在镜头前做着各种各样抽象的、类似于现代舞的肢体动作,表情时而严肃,时而迷离。

整个广告的艺术感很强,但传递的信息却让人完全摸不着头脑。

对于绝大多数期待看到捷豹汽车的观众来说,看完后的第一反应就是困惑:捷豹想通过这个广告表达什么?

他们是不是忘了自己是卖汽车的了?

这则令人费解的广告发布后,凭借捷豹的品牌影响力和内容的争议性,迅速获得了极高的关注度。

据统计,在上线后的短短24小时内,全球观看人数就超过了七千四百万。

然而,如此高的流量并没有为捷豹带来正面的品牌效应,反而招致了铺天盖地的批评和嘲讽。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声音来自特斯拉的首席执行官马斯克。

马斯克怒怼政治正确,外国车企遭质疑,网友炸锅了-有驾

他在社交平台上用一句非常简洁的话评论了这则广告:“你们卖车吗?”这句看似平淡的问话,实际上是一种极为辛辣的讽刺,直接点出了广告内容与品牌核心业务脱节的荒谬之处。

马斯克的发声,无疑又给这把火添了一把柴,让捷豹的处境变得更加尴尬。

除了网络上的口诛笔伐,市场数据也给出了最真实的反馈。

有舆情分析机构指出,在这则广告发布之前,捷豹在网络上的负面评价比例大约是21%,这对于一个品牌来说属于正常范围。

但是,广告上线后没过几天,这个负面评价的比例就急剧攀升到了40.5%,几乎翻了一倍。

这表明,捷豹这次的营销尝试非但没有赢得好感,反而严重损害了自身的品牌形象。

甚至有评论认为,这支广告堪称一次灾难性的营销,它让捷豹这个拥有近百年历史、一向以英伦优雅和绅士风格著称的豪华品牌,形象瞬间崩塌,变成了一场让人啼笑皆非的闹剧。

当然,一支广告的失败,通常只是企业深层问题的外在表现。

捷豹之所以会做出如此激进且脱离市场的决策,背后反映出的是公司长久以来面临的巨大困境。

首先是销量的持续低迷。

根据公开的销售数据,2023年全年,捷豹在全球范围内仅仅卖出了约6.4万辆汽车。

这是一个什么水平呢?

作为对比,它的主要竞争对手之一,德国的保时捷,同年的销量高达32万辆,是捷豹的整整五倍。

从曾经的旗鼓相当到如今的望尘莫及,捷豹的市场地位已经岌岌可危。

马斯克怒怼政治正确,外国车企遭质疑,网友炸锅了-有驾

面对这样的业绩压力,公司内部必然急于寻找突破口。

捷豹官方给出的解释是,公司正处在向纯电动化转型的关键时期,欧洲市场逐步停产燃油车的政策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转型阵痛”。

为了在新的市场环境中生存下去,他们希望彻底改变过去固有的品牌印象,去吸引更加年轻、思想更加前卫的消费群体。

于是,他们选择了一张在西方社会非常流行的牌——“政治正确”。

具体来说,就是通过在广告中突出“多元化”和“包容性”的元素,比如启用种族和性别模糊的模特,来迎合一部分年轻人的价值观。

他们可能认为,只要将这些时髦的符号贴在自己身上,就能显得品牌紧跟潮流、充满社会责任感。

然而,捷豹的管理层显然是打错了算盘。

他们严重高估了这些抽象的政治符号对消费者的吸引力,同时也低估了大众的基本消费逻辑。

对于大多数消费者而言,购买一辆汽车,尤其是一辆价格不菲的豪华汽车,最看重的还是产品本身。

汽车的性能怎么样、设计好不好看、质量可不可靠、品牌背后所蕴含的文化价值是什么,这些才是决定他们是否掏钱的关键。

人们购买捷豹,过去是认同它所代表的英国制造业的优雅、力量与贵族气息。

现在,品牌方却用一堆让人看不懂的、与汽车毫无关系的画面来宣传自己,这不仅无法吸引新客户,反而会让那些对捷豹抱有传统印象的老客户感到被冒犯和疏远。

更重要的是,这种为了迎合而迎合的、生硬的“政治正确”表达方式,往往会起到反效果。

它给人的感觉不是真诚,而是一种投机和傲慢,仿佛在说:“我不需要向你展示我的产品,你只需要认同我的价值观就够了。”这种做法,显然脱离了商业的基本原则。

一个品牌的百年声誉,是靠一辆又一辆品质过硬、设计出众的好车积累起来的,而不是靠几场哗众取宠的噱头营销就能维持的。

当一个品牌的核心价值开始变得模糊,甚至为了追求所谓的潮流而抛弃了自己最宝贵的传统时,它也就失去了最根本的吸引力。

捷豹的这次广告风波,为所有品牌都上了一堂深刻的警示课:创新和变革固然重要,但绝不能以牺牲品牌的核心身份和与消费者的真诚沟通为代价。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