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每次看到纽博格林这五个字,我就感觉像是在看一部玄幻小说的开篇,某个家族的少年要去“魂兽森林”猎取自己的第一个“魂环”了。这次的主角是小米,这个被手机耽误了的杂货铺,现在终于要在汽车这个修罗场里,展示一下自己的“武魂真身”了。
最新的谍照,小米那个传说中的YU7高性能版,在纽北赛道上被人逮了个正着。你说它去干嘛?测试?调教?不不不,格局小了。在我看来,这就是一种“飞升”前的渡劫仪式。雷总这不是在造车,他是在炼丹,而且是那种要把整个行业都炸上天的烈性丹药。
这事儿的第一个爆点,或者说槽点,就是那个轮子。谍照里看得清清楚楚,后轮那宽度,说是超过了300毫米。300毫米是什么概念?我给你翻译一下,这不是轮胎,这是两块从坦克上临时拆下来的履带。或者说,是一块被水泡开了的压缩毛巾,充满了膨胀的、不讲道理的力量感。你看看现在市面上的那些所谓性能SUV,轮胎抠抠搜搜,跟个营养不良的细狗一样。小米这一上来,直接就是“不装了,我摊牌了”,我就是要用两条比我脸皮还厚的轮胎,告诉所有同行,什么叫物理外挂。
这种行为,在商业上叫什么?叫掀桌子。如果说之前小米SU7是把别家餐桌上的蛋糕悄悄端走了。那这次的YU7高性能版,就是连桌子带板凳,甚至连餐厅的吊灯都要打包带走的架势。它传递出的信号非常简单粗暴:“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它不是来竞争的,它是来搞爆破的。同行看了,心态直接就崩了,连夜开会的主题估计只有一个:坏了菜了,咱们是不是也要把自家轮胎加大加大再加大?太阳都要被这轮胎宽得一个趔趄。
然后就是命名,有人猜叫GT,有人说内部代号是PLUS。我觉得都太保守了。按照小米现在这个“颠”了的精神状态,它就应该叫“YU7·雷电法王·专治不服版”。因为它的核心逻辑已经不是交通工具了,而是一种宣言,一种对传统车企的嘲讽。你辛辛苦苦搞了几十年的底盘调教、品牌沉淀,不好意思,我直接用一个夸张到反人类的配置,把你按在地上摩擦。这就叫降维打击,三体人看了都得气活过来,直呼内行。
说到这,我作为一个中年人,就必须得聊聊这个所谓的“性能”了。现在车企动不动就零百加速两三秒,极速三百多公里,好像每个车主明天就要去开F1一样。但现实是什么?现实是,你那690马力的电动机,最大的挑战,可能是在早高峰的环路上,跟旁边车道的大妈抢一个并线的身位。你那可以媲美超跑的抓地力,最需要经受考验的场景,是小区地库那个该死的、九十度带上坡的直角弯。
而真正的自动驾驶地狱级试炼场,根本不在什么封闭赛道,而在城乡结合部的菜市场门口。那里,有无数个不遵守任何交通规则的“老头乐”在进行着布朗运动。它们神出鬼没,走位风骚,每一个都是移动的NPC,专门给你的智能驾驶系统增加BUG。你的雷达再牛,算力再高,能算出一个大爷下一步是左转还是右转,还是直接躺下吗?你算不了。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所以说,所有脱离了“老头乐”谈论自动驾驶的行为,都是耍流氓。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把小米吹成这样,雷总是不是该给我打钱了。当然,这是个玩笑,主要是这个剧本太魔幻了,你不跟着起哄都对不起这个时代。
说回小米,它为什么要这么“疯”?因为它很清楚,现在的汽车市场,已经不是靠产品力说话的时代了,而是靠“信仰”和“玄学”续命的时代。你看奔驰,车怎么样另说,但那个三叉星辉标,就是一种社交货币,是一种“我不需要向你解释”的底气。你再看特斯拉,内饰简陋得像个毛坯房,但马斯克的信徒们会告诉你,这叫极简主义,这叫未来感。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小米要做的,就是成为下一个“玄学”品牌。它要把“米粉”的狂热,从手机、手环、电饭煲,无缝转移到这台二十几万,甚至可能三四十万的铁疙瘩上。怎么转移?就是靠这种不计成本的、表演性质的“整活儿”。300毫米的宽胎,就是给信徒们准备的“法器”。纽博格林刷圈,就是一场盛大的“开光”仪式。当一个米粉开着这台YU7 GT/PLUS上路时,他感受到的不是驾驶乐趣,而是一种“我替雷总在巡视人间”的快感。这是一种精神上的马杀鸡。
说起来,我前几天去保养车,旁边的师傅还在抱怨说现在的车越来越难修。我当时就想,这思路不对。未来的车,根本就不是让你“修”的,它是让你“换”的。就像手机一样,卡了?系统升级。电池不行了?换新手机。车也一样,今天这个智能座舱过时了,明天那个辅助驾驶落后了,后天电池技术又迭代了,你怎么办?最好的办法就是卖了旧的换新的。车,正在从耐用品,变成一个巨大的、会移动的快消品。
所以,小米YU7高性能版到底性能怎么样?零百加速是2.9秒还是2.8秒?纽北圈速是7分30还是7分20?说实话,Who cares?这些数字在发布会那天是圣旨,第二天就成了废纸。真正重要的是,小米通过这场大型的行为艺术,又一次成功地把所有人的注意力都抢了过来。它用一种近乎“自爆”的方式,告诉所有的“旧日神仙”们:时代变了,你们那套体面的、温良恭俭让的玩法,已经过时了。
现在是黑暗森林,要么成仙,要么成盒。而小米的选择,显然是想拉着所有人一起,看看盒子里面到底长什么样。就问你怕不怕?
本文以弘扬社会正能量为宗旨,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及时回应。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