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贵,四驱车还有什么其他缺点

说到四驱车,很多人第一反应是「贵」,但你可能不知道,它背后还藏着不少让人挠头的「隐形坑」。去年冬天,我有个朋友兴冲冲提了辆四驱SUV,结果开回东北老家过年时,在结冰的村道上照样滑得像冰壶,最后还得靠邻居家的五菱宏光拖出来。他一脸无奈地说:「早知道四驱车在雪地里也不是万能的,当初就省下两万块给车换四条雪地胎了。」

今天咱们就来聊聊,除了价格门槛高之外,四驱车还有哪些让人意想不到的「软肋」。

一、烧油大户,钱包遭殃

除了贵,四驱车还有什么其他缺点-有驾

四驱车最直观的缺点就是油耗高,毕竟四个轮子同时干活可比两个轮子费劲多了。根据上海汽车研究院的实验数据,四驱车在实验室转鼓测试中,油耗比两驱车高出1.9%-2.5%。但实验室毕竟不是真实路况,实际开起来差距更大——比如丰田荣放的四驱版,WLTC综合油耗比两驱版足足高了7.6%。按一年开1.5万公里算,四驱车主得多花500多块钱油费,相当于每个月少喝十杯奶茶。

更扎心的是,这些多烧的油还未必能转化成动力。因为发动机的动力要先经过分动箱、传动轴等部件,就像网购快递被层层中转站「抽成」,传到车轮时已经损耗了一部分。有研究显示,四驱系统的动力损耗能达到5%-10%,相当于你花100块钱买了个「黄牛票」,实际到手的体验却打了折扣。

除了贵,四驱车还有什么其他缺点-有驾

二、雪地神话,其实有「水分」

很多人冲着「雪地安全感」买四驱车,但东北老司机都知道:冰天雪地里,四条雪地胎比四驱系统更靠谱。普通轮胎在零下气温会变硬,抓地力断崖式下降,这时候就算开八驱车也照样打滑。网上那些「奥迪Quattro雪地漂移」的酷炫视频,其实都是装了钉胎或雪地胎的——要是换成普通胎,分分钟上演「你只管踩油门,剩下的交给护栏」。

去年新疆有位车主分享经历:他开着四驱SUV在结冰的国道上小心翼翼挪了半小时,结果被一辆装了雪地胎的两驱轿车轻松超车。这故事告诉我们:四驱车在冰雪路面的优势,得靠轮胎和驾驶技术「打配合」,单靠驱动系统可玩不转。

除了贵,四驱车还有什么其他缺点-有驾

三、保养就像「续费会员」

四驱车比两驱车多了分动箱、差速器这些「精密零件」,保养时得多掏钱续费「机械会员」。比如斯巴鲁傲虎的全时四驱系统,每3万公里要检查差速器油,6万公里就得整套更换;坦克300的分时四驱更讲究,分动器油5万公里一换,主减速器油还得卡着3年或10万公里的期限。虽然单次保养费用不算夸张(一千多块搞定),但架不住这些项目像手机软件更新似的定期跳出来提醒你花钱。

除了贵,四驱车还有什么其他缺点-有驾

更麻烦的是轮胎——四驱车的四条胎必须「整整齐齐」。如果某条胎扎了钉子,换新胎时得考虑剩下三条的磨损程度。要是其他轮胎已经跑了2万公里,你只能咬牙花几千块换全套,否则新旧轮胎的转速差会让分动箱的离合片「加班磨损」,修起来可比换胎贵多了。有车主吐槽:「自从买了四驱车,路上看见钉子都得绕着走,比考科目二还紧张。」

四、电车四驱,能逃过这些坑吗?

除了贵,四驱车还有什么其他缺点-有驾

看到这儿你可能会问:现在满大街的电车四驱,是不是就没这些毛病了?确实,电动四驱少了传统传动轴,动力损耗比油车低,保养也省心。但轮胎问题依然存在——Model Y车主群里常有人哀嚎:「换个胎还得先查胎纹深度,比选手机套餐还纠结。」

不过电车四驱有个隐藏福利:前后电机能独立控制,过弯时电脑会自动调节动力分配。就像滑雪时左右脚灵活调整重心,比油车四驱更「聪明」。当然,这份「聪明」也是要代价的——双电机版本比单电机版贵了好几万,续航还少了百八十公里。

除了贵,四驱车还有什么其他缺点-有驾

五、四驱车到底值不值得买?

说了这么多缺点,并不是要劝退想买四驱车的朋友,而是提醒大家「按需选择」:

- 如果你常跑山路、郊野,或者生活在多雨雪地区,四驱系统能大幅提升安全性;

除了贵,四驱车还有什么其他缺点-有驾

- 但要是天天在城里通勤,两驱车+一套好轮胎的组合反而更经济实用。

说到底,四驱车就像专业登山靴——去珠峰大本营它能保命,但穿着逛菜市场就有点「杀鸡用牛刀」了。下次选车时不妨问问自己:我需要的到底是「全天候安全感」,还是「城市通勤省心包」?想明白了这点,钱包和爱车都会感谢你。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