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每次一到长假,高速服务区就成了大型行为艺术现场,尤其是充电桩那一块,简直就是赛博朋克版的难民营。一群看起来很中产的朋友,开着十几万到几十万不等的电动爹,在那儿排队,表情麻木,眼神空洞,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哪个大型MMORPG的服务器炸了,玩家集体掉线在这儿等着GM修复呢。
今年国庆,我也成了这群行为艺术家的一员。自从把我的老油车送走,换了个电动爹之后,我天真地以为自己踏入了未来,拥抱了清洁能源,每年能省下好几个W的油钱。我甚至都想好了,省下的钱可以多买几块显卡,或者干脆给自己换个好点的按摩椅。在城里开的时候,这一切都是真的。谷电三毛钱一度,家里有桩,算下来一公里不到一毛,安静,提速快,机你太美,简直不要太爽。我一度觉得自己开窍了,悟了,是时代先锋。
直到我把它开上了高速。
我那台标称600公里的“压缩毛巾”,一上高速,速度拉到120,就跟被戳了个洞的气球一样,续航里程直接被风吹走了,哗哗地往下掉。那不是掉电,那是掉san值。看着那根雪崩一样的血条,我开始怀疑人生。车企宣传的那个600公里,是不是在无重力实验室里,用一个体重45公斤的驾驶员,全程60公里时速,不开空调不开音响,还得顺风才测出来的?三体人看了都得气活了,你们地球人搞营销,比我们的水滴还离谱。
最核心的问题是,所有车企都好像商量好了一样,都在PUA你,说我们充电快,充电5分钟,续航200公里。是是是,理论上是这样,就像理论上我每天坚持健身也能变成彭于晏一样。但现实是,国庆的高速服务区,那个充电桩就跟共享单车一样稀缺。好不容易排到你了,发现桩的功率被好几台车分了,涓涓细流,充得还没掉得快。前面那个大哥等了仨小时,接上枪那一刻,脸上的表情跟修仙小说里主角结丹成功了一样,就差一道金光从天灵盖射出来了。
这不就是纯纯的诈骗吗?!
这时候我才彻底悟了,燃油车和电动车在高速上的对决,根本不是技术代差问题,而是世界观的冲突。油车是什么?油车是工业时代的蛮力美学,是机械朋克,讲究的是一个大力出奇迹。没油了?找个加油站,三分钟,怼满,满血复活,继续干。它不在乎你优雅不优雅,它只保证你能到。
电车是什么?电车是互联网时代的精致利己主义产物。它在城里,在你熟悉的一亩三分地里,确实是神。它安静,聪明,用车成本低到可以忽略不计。但它本质上是个妈宝,离了家里的充电桩,到了野外,它就心态崩了。它需要规划,需要耐心,需要你像伺候祖宗一样伺候它的电量。它不是工具,它是你的一个“项目”,你需要为它管理时间,管理情绪,管理预期。
我排队的时候甚至开始琢磨,前面那个大哥盘的串儿是哪家买的,看起来比我的车还有盘头。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蠢,但你别说,还真他妈就是这个感觉。开油车跑长途,你的目标是星辰大海。开电车跑长途,你的目标是下一个服务区。格局,完全不一样了。
而且,我们必须承认一个反技术崇拜的事实:决定自动驾驶能不能普及的,不是特斯拉的FSD,而是山东的老头乐。只要路上还有一个不讲道理、横冲直撞的老头乐,你所有的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高精地图,都得给它跪下。同理,决定电车高速体验的,不是800V高压快充,不是CTB电池车身一体化,而是国庆期间服务区充电桩前面排队的长度。只要排队问题解决不了,你车上装个任意门都没用。
这就是典型的掀桌子式竞争法则。现在的车企,已经不是在竞争产品力了,它们是在赌命。它们明知道长途是软肋,但还是得硬着头皮上,因为不上,就要被淘汰。所以大家一起把用户骗上高速,进行一场大型社会实验。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如果说之前小米是把蛋糕端走了,那现在这帮在高速上互相伤害的电车,就是连桌子上的蜡烛都没放过。要么成仙,要么成盒。
当然,讲真,在城里开电车是真香,安静又平顺,那种感觉油车给不了。但这恰恰是最骚的地方。它用一个场景的极致优势,掩盖了另一个场景的极致劣势。它就像一个渣男,给了你无微不至的关怀,让你产生了可以托付终身的错觉,结果一到见家长真刀真枪的时候,他直接尿了。
所以,电车和油车不是你死我活?放屁。在高速上,它俩就是你死我活。油车是正常人,电车是在修仙渡劫,你一个凡人,没事儿别去沾仙气。
回程的时候,我把车开下高速,插上家里的充电桩,看着屏幕上显示的“预计8小时充满”,我突然觉得一阵索然无味。这次国庆高速之旅,我失去的不仅是时间,还有对“科技进步”这个词的美好幻想。我以为我买的是一个通往未来的铁盒子,结果发现它只是一个半径100公里的结界。
下次,下次长假,我可能会选择一个最古典、最朋克、最不智能的方式——坐火车。至少,它不会骗我。
我们始终秉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内容涉及权益纠纷,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依规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