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一边要做高端品牌,一边又称要生存下去,市场矛盾何时化解

2025年8月22日,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在全新ES8发布会上宣称“高端品牌共识已形成”,却在同一天坦言“活下去是首要目标”。这家年亏损超68亿、负债率高达92.5%的车企,正站在高端光环与生存压力的十字路口。

当特斯拉Model Y降价到25万区间、比亚迪仰望U8月销破万时,蔚来用30万以上纯电市场40%的份额筑起护城河,却不得不面对单季度9.2万元的单车亏损现实。这场高端与生存的博弈,撕开了新能源汽车行业最残酷的竞争真相。

李斌在轩辕汽车蓝皮书论坛上强调“豪华品牌需要保持溢价能力”,话音未落,蔚来已对主力车型ES8祭出降价大旗。这款基于NT3.0平台打造的旗舰SUV,起售价从49.8万骤降至30.88万,降幅达38%。

蔚来一边要做高端品牌,一边又称要生存下去,市场矛盾何时化解-有驾

财务数据显示,蔚来2025年第一季度净亏损68.9亿元,同比扩大16.3亿,资产负债率攀升至92.5%。其一年内到期债务达73亿,应付账款及票据超过300亿,现金流仅能维持18个月运营。这种“高举高打”与“断臂求生”的矛盾,在新能源汽车行业绝无仅有。

在高端市场,蔚来确实建立起护城河。2023年其拿下30万元以上纯电市场40%份额,ET7以40万以上纯电轿车销量冠军的身份,单月最高交付量突破3000台。但这份荣耀背后是沉重的代价:每卖出一台车亏损9.2万元,换电站单站年运营成本超50万,用户社群维护每年支出超10亿。当特斯拉用超充网络将充电时间压缩至15分钟,蔚来引以为傲的换电模式正遭遇质疑,截至2025年3月,全国2300座换电站中,60%日均服务车辆不足50台。

蔚来一边要做高端品牌,一边又称要生存下去,市场矛盾何时化解-有驾

多品牌战略的溃败更令人揪心。肩负走量使命的乐道品牌,首款车型L60首月交付仅1.2万辆,不足目标的1/3;定位7.98万起售的萤火虫,被比亚迪海鸥压制得毫无声量。市场调研显示,乐道用户中有42%曾考虑蔚来主品牌,这种“左右互搏”直接导致单车亏损扩大至11万元。蔚来研发投入持续高企,2024年研发费用130亿,占营收19.8%,但150kWh半固态电池量产推迟至2026年,自动驾驶订阅率不足30%。

在生存压力下,蔚来不得不动摇高端根基。上海地区经销商透露,ES8改款车型已出现“选配打折”,原本2.5万的Nappa真皮座椅包现在只需1.2万。这种“变相降价”引发老车主不满,蔚来APP上关于“保值率缩水”的投诉单周激增300%。但财务数据不会说谎:2025年Q1汽车业务毛利率跌至10.2%,创下近三年新低。李斌在财报会上承认:“如果继续维持高价,四季度盈利目标根本不可能实现。”

蔚来一边要做高端品牌,一边又称要生存下去,市场矛盾何时化解-有驾

充电网络建设也陷入两难。蔚来宣称建成全球最大换电网络,但单站日均换电量不足80次,70%的换电站处于亏损状态。当特斯拉开放超充网络、小鹏布局800V快充时,蔚来引以为傲的“充电5分钟续航200公里”优势正在瓦解。用户调研显示,63%的蔚来车主每月使用换电服务不超过3次,其中41%表示“更愿意选择超充”。

蔚来一边要做高端品牌,一边又称要生存下去,市场矛盾何时化解-有驾

在这场生存保卫战中,组织架构调整成为关键。2025年启动的“基本经营单元”改革,将销售、服务、供应链等环节拆分成300多个独立核算单元。北京某体验店店长透露:“现在每卖一台车都要计算全生命周期利润,连充电桩电费都要分摊到个人KPI。”这种“全民皆兵”的改革初见成效:Q2交付量环比增长71.2%,但销售费用率却攀升至37%,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资本市场早已用脚投票。截至2025年8月,蔚来市值较2021年高点缩水82%,信用评级被穆迪下调至“垃圾级”。分析师指出,蔚来每融资100亿就有78亿用于偿还债务,真正投入研发的不足10%。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资金链,让外界对其能否撑到2026年盈利拐点充满疑虑。

蔚来一边要做高端品牌,一边又称要生存下去,市场矛盾何时化解-有驾
在这场高端与生存的博弈中,蔚来并非毫无胜算。其自研的“神玑NX9031”智驾芯片已实现装车,150kWh半固态电池实验室能量密度突破500Wh/kg。但技术突破需要时间,而债务到期不会等待。当李斌在发布会上强调“活下去才是硬道理”时,这家曾被视为中国特斯拉的企业,正在经历最艰难的转型阵痛。新能源汽车的淘汰赛没有中场休息,蔚来的下一站,注定要在高端光环与生存现实间寻找新的平衡点。#百度带货夏令营#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