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5月第四周,燃油车销量榜单直接炸场:前50名周销量全部破千,轩逸单周狂卖5400辆,朗逸、凯美瑞紧随其后,就连被唱衰的日系SUV本田CR-V也冲到第7名。 电动车“老对手”特斯拉Model 3同期周销量只有2100辆,不到轩逸的一半。 说好的“燃油车淘汰倒计时”呢?
燃油车集体逆袭,这些车卖疯了
日产轩逸以周销5400辆登顶,成为唯一突破5000辆的车型。 大众朗逸和丰田凯美瑞分别卖出4900辆和4600辆,包揽前三名。 前十榜单中,燃油SUV开始反攻:丰田RAV4荣放卖出3800辆,本田CR-V以3600辆冲到第7,吉利星越L作为国产独苗守住第5名。
豪华车市场让人意外。 宝马3系周销3400辆,比去年同期增长15%;奔驰C级、奥迪A6L均超2000辆。 反观电动车阵营,除了比亚迪秦PLUS混动版冲到2300辆,其他纯电车型无一进入前20。
被遗忘的“老将”突然翻红
曾经跌出前50的经典车型开始复活。 大众帕萨特周销3200辆,比年初翻了一倍;别克昂科威重回榜单,卖出2100辆。 戏剧性的是本田雅阁,去年月销一度跌破5000辆,如今周销直接拉到2400辆,经销商透露终端优惠已缩水到2万元以内。
国产车抢合资蛋糕
吉利星越L周销3500辆,比本田CR-V只差100辆。 奇瑞瑞虎8卖出2100辆,比同价位的哈弗H6多出400辆。 长安逸动挤进前20,周销2200辆,直接碾压丰田卡罗拉(1500辆)。 一位4S店销售直言:“12万买逸动顶配带L2驾驶辅助,比卡罗拉低配还便宜1万,客户用脚投票。 ”
为什么突然没人唱衰燃油车了?
政策“松绑”救了车企
欧盟原定2030年禁售燃油车的计划,在德国车企游说下推迟到2035年,允许使用合成燃料。 国内原计划2025年实施的国七排放标准,最新消息显示可能延后1-2年。 一汽大众内部人士透露:“原本准备投入200亿研发费,现在可以先缓缓。 ”
电池涨价让电车不香了
2024年碳酸锂价格从年初的18万元/吨暴涨到5月的52万元/吨,直接推高电池成本。 以比亚迪汉EV为例,电池包成本增加1.2万元,终端涨价却不敢超过5000元,导致单车利润压缩70%。 反观燃油车,国六b车型平均生产成本比三年前降低8%,轩逸的终端价甚至跌破8万。
充电焦虑打败年轻人
尽管全国充电桩突破800万台,二三线城市覆盖率不足40%。 一位长春网约车司机算账:“冬天开电动车续航打五折,充电排队1小时,不如继续开烧气的捷达。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数据显示,燃油车在三四线城市市占率回升到68%,比2022年增加9个百分点。
二手车商集体“站队”
燃油车保值率逆势上涨。 3年车龄的轩逸残值率55%,比秦PLUS DM-i高出12个百分点;宝马5系残值率62%,碾压蔚来ET7的48%。 北京花乡二手车市场老板直言:“现在只敢收燃油车,电车放三个月就亏本。 ”
合资VS国产:价格战打到肉搏
大众祭出“自杀式降价”
上汽大众朗逸经典款最低配降至7.99万元,比2023年官降2.3万。 山东经销商透露:“厂家返点增加5个点,只要提车就送五年保养。 ”帕萨特330TSI精英版跌破16万,直接抢走雅阁客户。
日系押注混动黑科技
本田第四代i-MMD混动系统装车CR-V,油耗降至4.9L/100km,比燃油版低1.8L。 广汽丰田给凯美瑞混动版加配不加价,车机芯片升级到8155,终端优惠照给2万。
国产车玩起“堆料哲学”
吉利星越L入门版标配三联屏、主动降噪和沃尔沃Drive-E 2.0T发动机,顶配才卖16.82万。 奇瑞瑞虎8把座椅按摩、索尼音响下放到15万级车型,生产线工人透露:“关键部件自研,比采购便宜30%。 ”
豪华品牌放下身段
宝马X1起售价拉到22.89万,比2019款便宜7万;奥迪A6L终端放价到34万,公务车采购比例回升到28%。 奔驰C级贷款购车利率降到2.99%,还送2万元保险补贴。
两桶油开始反击充电桩。 中石化在广东试点“加油送洗车”活动,加满200元送智能洗车券;山东部分加油站引入麦当劳汽车餐厅,加油停留时间从5分钟拉长到15分钟。 四川某连锁品牌92号汽油直降1.2元/升,车主排队超过200米。
这场逆袭背后没有赢家通吃,轩逸车主用着CarPlay投屏时,星越L车主在吐槽车机卡顿;CR-V混动车主省下的油钱,刚被4S店保养费吃掉一半。 唯一确定的是,当政策、成本和用户体验重新纠缠在一起时,消费者又一次用钱包改写了游戏规则。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