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低调筹谋,小米新车谍照曝光引猜测
有段时间没听见雷军的消息了,朋友圈里都在问,这哥们是不是消停了?其实哪有。你要是混过汽车圈微信群,最近就会发现,一些修理厂师傅、老车主、还有销售,都在私下议论,说雷总这阵子怕不是又憋着什么大招。
小米造车那会儿,真的是动静闹得挺大。SU7刚上市那几天,我表弟还跑去排队试驾,说是“全村人的希望”。结果后来YU7出来,他直接说:“我估计今年提不到。”确实,现在YU7的订单量据说已经把产能压满一年多。甚至前阵子小区楼下保安都跟我唠嗑,说自己亲戚订了辆SU7,到现在还没影儿。
不过热度高也不都是好事。这不,就因为之前高速上出事故,还有退车风波,再加个纸巾盒梗,小米汽车一时成了网络上的“话题王”。身边搞汽修的小赵师傅还打趣:“流量这玩意,有时候像漏油,一点点渗出来就收不住。”估计也是因为这些乱七八糟的事儿,雷军才选择低调一阵。
可你别以为他闲着呢。这两天,一个挺有名气的汽车博主放出了两张疑似小米新车型的谍照。一看照片,那第一台明显比SU7要短一些,看着更紧凑。我家隔壁老王瞅了一眼图片,还特地拿尺子比划半天,“像不像以前飞度那么大的?”不过仔细看线条,有点溜背SUV那味道,也有人猜可能就是A0级的小轿车。动力嘛,多半还是纯电,不太像增程式。
群里有人算账:如果真按15万到20万来卖,这价位正好补齐小米之前二三十万档次缺口。我一个开网约的大哥倒是很期待,“便宜实用,要是真省心,以后换班专用。”只不过大家也担心,新手司机开这种紧凑型纯电,在冬天北方续航掉得厉害——去年哈尔滨-齐齐哈尔路上冻坏的不少人就是吃亏在这里。据说维修站遇到最多的问题,就是冬季空调和电池保护模式切换慢,好几个群友吐槽过这个BUG,但官方一直没正面回应。
另一台新车型,更让人琢磨不透。从泄露图来看,比问界M8长一点,高度却矮不少,是走运动路线?还是家庭六座布局?照片里三排座椅清清楚楚摆在那里,我媳妇看到以后第一反应:“终于不用抢副驾驶了!”而且据说顶上鼓包的位置,很可能藏着激光雷达啥的新玩意。我认识一个做辅助驾驶的小哥透露,他们内部代号叫“昆仑”,外头传名字或许叫YU9。他拍胸脯保证,这回智能辅助肯定不会再整出什么自适应巡航失灵之类尴尬事,“我们组长天天盯流程。”
但最扎心的是价格和定位。如果真如坊间传言,是对标理想或者问界那些奶爸神车,那场面可热闹咧。有个买过SU7的人发朋友圈感慨:“本来觉得自己买早一步,现在看来,又被吊胃口一次。”其实行业内很多人都明白,小米这一波冲击,对华为系压力山大。但技术圈流行一句话:谁先把家用六座增程SUV做成‘傻瓜操作’,谁就能吃下一大片市场蛋糕。不过我朋友提醒,不管配置多牛逼,大灯雾化、雨刮器异响这些基础毛病千万别再犯。“去年夏天空调用不了,把一家四口差点晒蔫。”
顺带插句题外话,上周五晚上去4S店蹭冷饮,无意中听销售讲起,说现在市值最高居然不是传统合资,而是咱们国产品牌,还特地给我翻手机看股价截图——1.2万亿人民币!连日本丰田都只能靠边站。“以后选国产不用纠结啦,”他说完笑眯眯递给我一瓶冰水。
写到这突然想起前几年某品牌首款新能源上市时,各种宣传吹得飞起,可最后二手市场残值惨兮兮;反观现在,只要产品靠谱,用起来顺手,大伙自然愿意等上一年半载。这年头,谁还信广告啊?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