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砍刀+电车围剿,近半年的销量证明了,中国小型油车的即将推出市场

走进任何一家合资品牌4S店,你会发现小型油车的展台早已门可罗雀。 销售小哥坦言,过去一个月能卖30多台的车,现在半个月都难出3台。

2025年前7个月,A0级新能源轿车销量飙到53万辆,超过2024年全年,传统小型油车却像雪崩一样塌陷。

政策砍刀+电车围剿,近半年的销量证明了,中国小型油车的即将推出市场-有驾

8月乘用车总销量201.9万辆,看似市场健康,细看结构:自主品牌份额冲到65.7%,合资品牌节节败退。

飞度从月销1.5万辆跌到23辆,POLO从一车难求变成月销百台,丰田致炫直接停产退市。 这些车不是没降价,POLO指导价9.09万,现在狂砍3万;飞度裸车价跌到6万多,消费者连看都不看。

同价位的比亚迪海豚月销稳居2万辆以上,五菱缤果、海鸥等电动小车轻松抢占市场。

政策砍刀+电车围剿,近半年的销量证明了,中国小型油车的即将推出市场-有驾

为什么小型油车败得这么惨?

第一刀砍在政策上。 在北京上海,买小型油车得花十万拍蓝牌,新能源车绿牌免费送,还能免购置税。 光是牌照差价就够给电车充三年电。

第二刀是用车成本。 油价破8元后,小型油车每公里成本超0.6元,同价位电车每公里不到0.1元。

朋友小李算了笔账:之前开油车一年油费1万多,换比亚迪插混后,油电费总共3000多,省下的钱够每年一次旅游。 保养更是差距明显,油车保养比电车贵一倍以上。

第三刀来自消费升级。 年轻人现在买车,后排要能放安全座椅,车机得配大屏导航。 小型油车空间局促,连倒车影像都要加钱选装,电车全系标配语音控制、OTA升级。

有消费者吐槽:“买小车像买菜,同等价位国产SUV气场全开,谁还想开个小盒子出门? ”

政策砍刀+电车围剿,近半年的销量证明了,中国小型油车的即将推出市场-有驾

新能源车的降维打击几乎碾碎了小型油车的生存空间。

比亚迪海豚空间比飞度大,配置高几个档次;五菱缤果3万块就能享受空调音响,油耗成本为零。 这些电动小车精准抓住了城市通勤族、年轻首购族和家庭第二辆车需求。

他们充电方便,要颜值要科技,拒绝“老气横秋”。 价格战更可怕,海豹06 DM、吉利银河L6拉到8万出头,标配360全景影像、L2辅助驾驶。

用买飞度的钱,能买到更大更强的准家用车。 小型油车原本靠“省油耐用”打天下,现在电车在市区场景下完全碾压:安静、起步快、成本低。

像比亚迪海鸥,充满电十几块钱,月电费不到100元,油车每周一箱油跑不了几天。

政策砍刀+电车围剿,近半年的销量证明了,中国小型油车的即将推出市场-有驾

小型油车还剩下一丝残存价值,条件苛刻到像找恐龙蛋。

除非你生活在三四线城市充电桩稀少、年行驶低于1万公里、对电动车极度不信任,且预算卡死8万内。 即便如此,同价位国产电车空间更大、配置更高,还能躲开限行限购。

二手车市场上,燃油车保值率也在松动。 过去飞度三年保值率超70%,现在新能源冲击下,低端燃油车残值加速下滑。 有预测显示,未来十年二手油车残值可能比现在低50%以上。

市场数据揭示更残酷的现实:2025年一季度,新能源轿车市占率首次超过燃油轿车,达到50.7%,其中小微电动车贡献了近20万台新增销量。 A0级新能源车份额同比涨14个百分点,燃油小车连排行榜前十都进不去。

政策砍刀+电车围剿,近半年的销量证明了,中国小型油车的即将推出市场-有驾

这种替代不是慢慢来,而是快进模式。 2023年A0级新能源渗透率已达47%,比2021年增长241%。 五菱缤果上市首月销量1.5万辆,直接接替宏光MINI的使命;比亚迪海豚一季度销量近10万辆,成为细分市场转折点。

就连东风、江淮等品牌也纷纷押注小型纯电市场,推出钇为3、纳米BOX等车型。

小型油车的黄金时代确实过去了。

2014年飞度加价提车,2018年POLO还是年轻人的dream car,到2024年,这个细分市场基本名存实亡。

就像智能手机取代功能机,不是功能机不耐用,而是整个生态变了。 消费者用钱包投票,结果赤裸裸地写在销量榜上。

#秋季图文激励计划#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