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丰田车,大家伙儿脑子里是不是立马就跳出“省油”、“皮实”、“家用车”这几个词儿?
好像这个牌子天生就跟“时尚”、“好看”这些词不怎么沾边,更像是个踏实肯干、但不太会打扮的“理工男”。
可凡事总有例外,就在几年前,丰田在中国市场投放了一款车,它的出现,让很多人第一次发现,原来丰田也能造出这么有气场、这么显档次的车。
这款车就是丰田亚洲龙。
今天咱们不谈它的发动机有多省油,也不聊它的空间有多大,就单纯地、像咱们普通人看人先看脸一样,好好聊聊亚洲龙这台车的外观设计,看看它当初到底是怎么凭借一张“脸”,在那个德系车当道的中大型轿车市场里,硬生生撕开一道口子的。
咱们先把目光聚焦到亚洲龙最引人注目,也是当年争议最大的地方——它的前脸。
你第一眼看过去,肯定会被那个尺寸大到有些夸张的进气格栅给镇住。
这张“大嘴”,几乎占据了整个车头的百分之七八十,横向的格栅条纹一层一层地铺开,显得特别有层次感。
在亚洲龙刚出来那会儿,市场上的主流中大型轿车,比如帕萨特、迈腾,走的基本都是那种四平八稳、横平竖直的商务路线,看着就很严肃。
丰田这一下,就好像一个平时穿惯了中山装的老干部,突然换上了一身潮牌,这个视觉冲击力是相当强的。
当时很多人都说,这设计太激进了,接受不了。
但也有更多的人觉得,这才是中大型轿车该有的样子,霸气、有存在感,开出去一看就不是一台普通的家用车。
丰田的设计师其实是摸准了一部分消费者的心理:我买这个级别的车,除了家用,也需要兼顾一些商务场合,车子本身的气场很重要。
亚洲龙这张前脸,配上两边又细又长的全LED大灯,就像一双犀利的眼睛,往那一停,不说话都自带一种压迫感,这种感觉,恰恰是很多同级别车型给不了的。
看完了有点“张牙舞爪”的前脸,咱们再把视线移到车身侧面。
如果说前脸是亚洲龙个性的张扬,那侧面线条就是它优雅气质的体现。
这台车的车身长度接近五米,具体数据是4990毫米,这个尺寸已经非常接近更高级别的奥迪A6L了。
按理说,这么长的车,很容易显得笨重拖沓。
但亚洲龙的设计师用了一根非常巧妙的腰线,从车头大灯的眼角处一笔画出,流畅地划过整个车身,一直延伸到车尾灯,把整个车侧的视觉效果拉得非常修长。
这根线条不是死板的直线,而是带着一点点向上提的弧度,让整台车看起来有一种蓄势待发往前冲的动感。
再加上车顶后部做了一点点类似溜背的设计,车顶和车窗的连接处用上了黑色的饰条,营造出一种“悬浮车顶”的效果,一下子就让这台大车多了几分时尚感和年轻气息。
最点睛的一笔,是车门下方那条亮闪闪的镀铬条,它不是简单地贴在最底下,而是做了一个向上翘起的造型,正好和车门把手遥相呼应,让侧面看起来不那么单调,同时也提升了整车的精致感。
可以说,亚洲龙的侧面,是把“大”和“美”结合得最好的地方之一,它既有大尺寸带来的稳重气场,又有流畅线条赋予的优雅动感,完美地平衡了商务和家用两种需求。
接着,我们绕到车屁股后头瞧瞧。
亚洲龙的车尾设计,相比于夸张的前脸,明显要收敛和简洁了许多。
它没有用太多复杂的线条去堆砌,整体看起来非常饱满、敦实,给人一种很可靠的感觉。
最大的亮点,就是那个贯穿式的尾灯了。
在当时,这种设计还算是比较新潮的,一条红色的LED灯带横跨整个车尾,中间是丰田的牛头标。
晚上刹车灯一亮,辨识度非常高,而且也拉宽了车尾的视觉宽度,让车子看起来更宽、更低趴,更有高级感。
不过话说回来,要论玩灯,咱们现在自己的国产品牌那可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像比亚迪汉的“中国结”尾灯,还有很多新势力车型的各种灯光动画,创意和技术都把当年的合资品牌甩在了身后,这也是我们国家汽车工业进步的最好证明。
除了尾灯,亚洲龙车尾上方还有一个微微翘起的小“鸭尾”设计,这个小细节不光是为了好看,也能在高速行驶时提供一点点下压力,增加了行驶的稳定性。
底下的排气管,根据不同版本,有的是真的双边双出,有的是装饰性的,但都恰到好处地增加了一丝运动气息。
整个车尾的设计,就是那种多一分则繁,少一分则简的刚刚好,既有科技感,又不失稳重,完美地呼应了整车的设计风格。
最后,我们拉开车门坐进车里。
亚洲龙的内饰设计,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一个字:稳。
它没有像现在很多新能源车那样,恨不得把所有东西都塞进一个大电视里,整个中控台光秃秃的。
亚洲龙保留了大量的实体按键和旋钮,比如空调、音量调节这些最常用的功能,你开车的时候根本不用低头去找,伸手一摸就能操作,这对于行车安全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整个中控台是一个对称式的布局,中间一个悬浮式的屏幕,尺寸不大不小,功能区的划分非常清晰,让人一目了然。
在用料上,丰田也算是下了本钱,手能摸到的地方,基本都是软的,用了大面积的皮革包裹,还配上了货真价实的缝线,无论是看起来还是摸起来,都很有档次感。
那个Y字形的中控区域设计得也很有特色,把屏幕、出风口和下面的功能区很自然地融合在了一起,避免了内饰设计的单调。
总的来说,亚洲龙的内饰没有追求那种炫酷的科技感,而是更强调一种舒适、实用和高级的氛围。
它就像一个装修得体、用料考究的家,让你坐进去之后感觉很放松、很安心。
这种设计思路,对于那些看重品质和实用性的消费者来说,显然比那些花里胡哨但华而不实的设计更有吸引力。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