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亿啊,6公里隔壁,一年五次流拍,价格直接砍掉快六成,曾经红极一时的广汽菲克长沙工厂——现在,终于还是找到了新东家。
大家有没有觉得这个剧情特别像电视剧老梗?厂区门口一声哨响,铁门缓缓关闭,从前那些熙熙攘攘的景象一去不复返,门外是“再就业培训”的横幅,里面是等着收拾的机器和楼。
问题就来了:当年叱咤风云的合资大厂,短短五六年就连门都守不住了,核心资产还屡次无人问津,是真不值钱,还是市场变了天?
咱们先不急——冷静看下整个起起落落。
广汽菲克这回,等于是在京东资产交易平台分了俩大包拍卖:最硬核的那一块地和上面的大楼、厂房,6.02亿元成交;设备资产包,机器专利运输啥的,经过九个人杠起来拍了76轮,最后江苏卫正建设有限公司以3.48亿元的高溢价抢走。
这场热闹的大戏,主角到底是谁?
其实,真正杀入场内的主角之一,是我们耳熟能详的蓝思科技,还是TA家的长沙分公司,控股在这片高新开发区,每天一睁眼就能望到广汽菲克的烟囱,地理上妥妥的近水楼台先得月。
可别忘了,这地本来挂了19个多亿的价,没人要,一路下调到8亿才终于被拆分出手,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这就是现实版的“打骨折”。
至于设备包,气氛却完全不一样,9个人报名,捉对厮杀,直接溢价了将近76%,说明“废铁”也有它的春天。
聊到这里,不服不行,大厂倒下也得分几个步骤,家底再厚,经不住连续五年的“当头一棒”。
其实广汽菲克何止是大厂,还是名门正派,广汽集团+Stellantis,全球第几大车企合资高举高打,2022年以前,那个年代里,国产Jeep就是不少人心中的“爷青回”。
最巅峰时候,一年能卖22万辆车,听起来多响,多像“黄金时代”的教科书。
但现如今,卖场冷清,产能闲置,欠债反倒比家产多出了好几个小目标。
咱们不妨替这家车厂算算账——巅峰时期是72个亿资产,最后一查,负债压到了81个亿,百分之一百一十的资产负债率,这别说让人家“活”,哪还有喘息的空间。
照理说两大巨头联手,什么风浪没见过?可企业再大,船大也可能翻,尤其是意见一不统一,拉扯着往不同方向走,日子久了,锅就要漏,最后的结果也就不言而喻了。
这里就有趣了,为啥一个堂堂合资巨头,连自己的工厂都守不住,拍卖的时候还苦等五次才有人肯露脸?
说白了,是眼下的车市早就进入“地狱模式”,新能源、新品牌、新玩法花样翻新,老江湖的优势消减,靠情怀、靠牌子吃饭的路行不通了。
你今天还坐在工位眺望未来,明天整个局势就能翻盘——产能过剩、市场饱和、新老势力贴身肉搏,顾客选车甚至都不认“厂牌”就认价儿和质量。
再加上合资背景下的左右互搏,去年Stellantis硬要提高持股比例,广汽集团直接给否了,一个说“哥要多占点”,一个说“你问过我意见吗?”,两边不服,矛盾就激化,日常运转也跟着掉链子。
企业的运转本身就得顺畅,若是天天猜心眼、勾心斗角,前线哪还有什么士气?
内忧外患叠加,最后就是大厦要倾,拖也拖不住。
车没卖出去,分歧越来越难调和,连基本的复工复产都搁浅。
放在这盘棋上——从头到尾,其实再典型不过一出“细水长流熬不过一夜风暴”的戏码。
说远点吧,这工厂拍了能被谁用得上?
这下是蓝思科技松了口气,终于搞定了近邻的土地和工厂。
毕竟制霸屏幕制造的蓝思科技本身就在“扩产狂魔”的名单里,有了这块资源拼图,后面的智能制造、自动化生产、新赛道投资,就能在现成的硬件平台上开跑。
省去了前期巨大投资和时间消耗,看起来一举多得。
对那些咬牙还想凑一脚汽车产业的,咋看都不是时候,闲置产能都堆在厂区外头喝西北风。
倒是设备资产包争得更激烈——显然,制造业里“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思维还是根深蒂固。
新玩家要建立自己的装备体系,淘点好货,升级改造一波,还真说不定能进化出新的活路。
老工厂的身板子,再怎么说毕竟扛过大风大浪,改头换面后还能继续发光发热,也不全是垃圾。
这事儿搁在老百姓茶余饭后,更像一部时代剧:曾几何时门口的车还停不下,现在人走楼空,拍卖公告贴了又贴,价格越砍越心酸,最后还只剩“熟人”接手。
资本的事,你我都懂,笑到最后的才是真的赢家,剩了台子,走了马,剩下故事都成了回忆录。
眼下市场重新分配资源,浪潮滚滚,身旁一票企业也得学会“看天吃饭”,老牌外企都能玩出花,咱家小生意又有啥资格沾沾自喜不思进取。
就算卖房卖地卖设备,离场的也未必就是什么耻辱。
最怕的是明明形式已变,还死守老路、等待奇迹。
该来的要来,要走的也不会等你拖沓。
有一说一,这场资产拍卖其实不只是一家公司的终局,更像车圈整体生态的缩影。
面对新的市场冲击和持续的技术迭代,谁也不愿沦为“明日黄花”。
但话说回来,抢到新资源的蓝思科技也并非万事大吉,产业整合、大象转身都不容易,谁保证下一个五年十年舞台上不会换人?
商业世界从来不是一锤定音,而是一场场没完没了的接力跑——你方唱罢我登场,晚上睡一觉醒来风又吹向新方向。
说到底,是市场自然的选择动作,是偶然?还是必然?
过去多少年,厂房是厂房,品牌是品牌,将来的格局会被谁重构,也没人敢拍胸脯下判断。
老牌企业的跌落,有时候并不是单一原因造成。
一环错,全局带动,一环紧,一环松,到头来还是挡不住大潮。
那些看起来永远不会变的东西,正悄然变化着,时不时还会给所有人一个措手不及,问你服不服——这大概就是市场的无情,也是最真实的成长。
结局如何,不如交给后来人评说。
眼下能做好的事,就是认清变化,加紧调整,别等到最后才恍然大悟。
你怎么看,新旧势力的碰撞,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哪个瞬间你最有共鸣,欢迎分享你对“广汽菲克工厂落槌”的看法。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依法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