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半年砸300亿研发,平均每车1.4万,这钱花得值吗?
翻了翻比亚迪刚发的半年报,有个数据挺扎眼——上半年研发投入300亿,平均到214万辆车上,每台车分到1.4万。去年这时候每车研发成本还不到1.3万,今年涨了不少。我琢磨着,这钱到底花哪儿了?
前儿跟做汽车供应链的老张喝酒,他拍着大腿说:“现在车企哪是造车?分明是在烧钱搞技术。”他举的例子挺实在:比亚迪这两年在电池上没少下功夫,刀片电池刚出来那会儿,实验室数据都要反复验证大半年;智能驾驶系统DiPilot,光测试里程就跑了上亿公里,光传感器采购单子就能堆半间仓库。还有半导体,自己搞IGBT芯片,听说为了突破良品率,研发团队在车间蹲了整整8个月。
这些钱花得值吗?看看市场反应就明白。上半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卷得厉害,特斯拉降价、新势力打价格战,连传统车企都憋着劲儿出新能源车型。比亚迪虽然卖了214万辆,但业内都在传“销量增速放缓”。有人就犯嘀咕了:要是把研发钱省下来打广告、做促销,是不是销量能更漂亮?
可你说能省吗?去年参加上海车展,跟几个车企工程师聊天,他们说现在汽车行业早不是“四个轮子加发动机”的时代了。消费者买电动车,先问续航多少,再看智能座舱流不流畅,遇到复杂路况辅助驾驶灵不灵。这些功能全得靠研发堆出来。就像咱家里用的手机,每年更新换代,处理器、摄像头、电池技术都得升级,车企同理,技术跟不上,明天就可能被甩在后面。
我查了下公开数据,比亚迪这300亿研发投入里,光是“新能源核心技术”就占了6成多,剩下的是智能驾驶、车身轻量化这些方向。举个具体例子,他们新研发的“云辇-P”智能液压车身控制系统,能让SUV在30厘米深的水里开,这技术要是没持续投入,哪能这么快落地?
不过话说回来,研发投入见效本来就需要时间。就像种果树,今年施肥浇水,明年不一定能结满果,但后年肯定能丰收。去年比亚迪推出的仰望U8,用的易四方技术和四电机技术,不就是前几年研发成果的集中爆发吗?那时候谁能想到,百万级豪车市场会被国产车撕开一道口子?
说句实在话,现在看比亚迪的研发投入,就像看学生备考——平时多下苦功,考试才能拿高分。上半年销量增速放缓可能有市场环境因素,但技术储备到位了,等下半年新车型集中上市,说不定就能打个漂亮的翻身仗。
记得有位行业前辈说过:“汽车企业最值钱的不是厂房,是技术。”现在砸300亿研发,表面看是“花钱”,实际上是在给未来“存钱”。至于股价?短期波动难免,但要是技术能持续领先,长期走势谁说得准呢?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放在汽车行业同样适用。
(数据来源:比亚迪2025年半年度报告、上海车展行业交流记录、供应链企业访谈实录)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