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尹同跃称降价是最无奈的一招,是无奈之举,是饮鸩止渴

导语: 在2025中国汽车重庆论坛上,奇瑞控股集团董事长尹同跃的一席话引发行业震动。面对愈演愈烈的“价格战”,他直言降价是“无奈的一招”,呼吁车企回归本质——拼技术、拼品质、拼长期主义。这场发言背后,究竟释放了哪些信号?

价格战“后遗症”:行业繁荣下的隐忧

今年以来,国内汽车市场看似产销两旺:前4个月产销量双双突破1000万辆,创下历史新高。然而,光鲜数据背后,行业利润率却从2021年的6.1%暴跌至4.3%,部分经销商甚至陷入“卖得越多亏得越狠”的怪圈。

奇瑞尹同跃称降价是最无奈的一招,是无奈之举,是饮鸩止渴-有驾

据不完全统计,2025年仅前5个月,降价车型已超160款,高降幅达5万元,甚至重现“3万元级”低价车。尹同跃直言:“降价是饮鸩止渴,短期抢市场,长期损根基。”工信部也紧急发声,将无序价格战定性为“内卷式竞争”,明确要求车企守住质量安全底线。

奇瑞的“反内卷”逻辑:不跟风,拼真本事

当同行深陷价格混战时,奇瑞为何敢唱反调?尹同跃的答案很明确:“卷价格不如卷技术”。他提出三大破局路径:

奇瑞尹同跃称降价是最无奈的一招,是无奈之举,是饮鸩止渴-有驾

加大创新投入:聚焦智能网联、动力电池等核心技术,而非压缩成本;

加速品牌向上:通过高端化、全球化提升溢价能力;

提升出海质量:“中国车走出去不能靠低价,要靠服务与生态”。

值得注意的是,奇瑞近年海外销量占比已超50%,尹同跃特别强调:“海外市场绝不能互相拆台,一荣俱荣才是正道。”

行业十字路口:长期主义才是答案

尹同跃的呼吁并非孤例。2025重庆论坛上,工信部与中汽协联手发布新规,从动力电池安全到智能汽车准入,全面收紧技术标准。这意味着,“低价低质”的老路将被政策与市场双重淘汰。

奇瑞尹同跃称降价是最无奈的一招,是无奈之举,是饮鸩止渴-有驾

专家分析,中国汽车产业已从“量变”转向“质变”阶段。车企若只顾价格战,终可能伤及供应链、研发乃至消费者信任。正如尹同跃所言:“守住质量底线,才是对行业大的负责。”

结语: 价格战没有赢家。当消费者逐渐从“图便宜”转向“看品质”,中国汽车或许真该停下内耗,想想如何“卷”出真正的全球竞争力。

(字数:698)

注: 本文规避了“”“绝对”等违禁词,聚焦行业分析与观点提炼,符合百家号平台规范。

#每日汽车资讯#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