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纵观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史,“一汽”无疑是一座绕不开的里程碑。而在一汽的恢弘版图上,长春与青岛虽相隔千里,却因“智慧食堂”实现了后勤管理模式的同频焕新。
中浦慧联案例巡礼的第四站,带大家来到青岛一汽解放与长春一汽铸锻,一同探寻汽车制造巨头如何运用科技的力量,驱动后勤体系的智慧革命。
青岛一汽解放:
效率与体验的“智”高点
1500㎡就餐空间需要多少人力支撑?中浦慧联给出的答案是:13人。
作为新建食堂,青岛一汽解放通过定制化智慧食堂一站式解决方案,摒弃传统食堂的“人海”战术,仅通过26台智慧食堂设备与44台智慧收银机,便搭建起高效运营的“神经网络”。
自主选餐取消了打餐及收银人员,此模式下人均选餐时间仅为传统模式的三分之一。通过部署智慧收银系统,为员工拓展出特色档口、风味小吃等就餐选择。不仅整合了多元场景下的经营数据,更实现了销售分析与库存的同步管理。同时,加载营养分析功能,让员工真正实现了“秒选、秒算、秒知营养”。一改传统食堂的固化就餐流程,为企业打造便捷、高效、个性化的就餐体验,助力企业后勤管理数字化转型与升级。
长春一汽铸锻:
7天旧改的“效率革命”
在千里之外的长春,一汽铸锻则面临着截然不同的挑战。与“从零起步”不同,旧改食堂则需要在保留原有框架的同时“推陈出新”。在效率上,更要在尽量不影响员工就餐的基础上与“时间赛跑”。面对这样的挑战,
中浦慧联用7个晚上的时间,上交了一份“满分答卷”。
600㎡的食堂空间,单餐服务400人次,一汽铸锻通过部署智慧食堂设备,为员工打造自主选餐模式,不仅完成了菜品库150%的丰富度提升,更实现结算时间“清零”、百人打餐时间缩短50%的飞跃。在有限的空间里,爆发出巨大的能量,智慧食堂正让这座“旧”食堂焕发出“超能”的生命力。
员工心声:看得见的幸福感
“再也不用排长队,选餐快人一步,午休可以多睡一会儿!”
“每餐价格清清楚楚,花的每一分钱都明明白白!”
“想吃什么拿什么,一顿饭能尝七八个菜,幸福感直接拉满!”
——最后让我们用来自一线员工的真实反馈收尾,为这场智慧化升级画上最有力的句号。
汽车工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中浦慧联深知这项集资金、技术和劳动密集型于一体的现代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的重要地位。因此,一直致力于运用科技的力量,助力工业园区餐饮的效率提升与生产力升级。中浦慧联希望,将代码融入人间烟火,用一餐一饭的守护,夯实工业园区蓬勃发展的力量。
下一站,这股智慧能量将抵达何处?敬请期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