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大汽车量产受阻,新能源车企“淘汰赛”加速

恒大汽车量产受阻:新能源车企“淘汰赛”加速

文/新能源汽车观察

恒大汽车量产受阻,新能源车企“淘汰赛”加速-有驾

2025年9月22日,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一纸破产清算裁定书,将恒大汽车最后的核心资产——上海工厂推入拍卖场。这座曾计划年产百万辆的智能工厂,如今设备折旧损失超百亿,仅存的15%产能被地方政府勒令退回19亿元补贴。恒大汽车的崩塌,不仅是一个企业的落幕,更揭开了新能源汽车行业“淘汰赛”的残酷真相:当资本泡沫褪去,60%的中小车企或将面临与恒大相似的命运。

一、恒大困局:从“买买买”到“卖卖卖”的溃败

  1. 债务黑洞吞噬造车梦

    恒大汽车累计投入474亿元,其中600亿为短期负债,利息支出每年超20亿元。2025年财报显示,其资产负债率高达248%,账上现金仅剩1.29亿元,连退回补贴都需抵押土地抵债。这种“高杠杆+短债长投”的地产模式,在汽车产业遭遇滑铁卢。

  2. 量产承诺成空头支票

    2020年宣称“2022年实现大批量交付”,但截至2025年,恒驰5仅交付1400辆,平均每辆车成本达5000万元——相当于20辆顶配特斯拉Model S的造价。上海工厂因研发未完成闲置两年,设备折旧损失超百亿,被戏称为“全球最贵样板间”。

  3. 供应链崩盘与信任危机

    恒大要求148家供应商“技术换订单”,导致博世底盘与宁德时代电池无法兼容。2024年财务造假曝光后,供应商集体断供,生产线彻底瘫痪。一位涂料供应商透露:“3608万债权仅收回2119万,清偿率0.7%,比恒大理财产品还惨烈。”

二、行业洗牌:60%中小车企的生死线

  1. 价格战下的利润绞杀

    2024年新能源汽车行业利润率已跌至4.3%,30家上市车企总利润不及丰田1/3。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警告:“汽车界的恒大已经存在,只是没爆雷。”哪吒汽车资产负债率217%、威马破产清算,印证了“烧钱换规模”模式的不可持续性。

  2. 技术门槛的生死门槛

    • 研发投入:头部车企年研发超200亿(如比亚迪296亿),而中小车企研发不足10亿;

    • 供应链控制:宁德时代、地平线等核心供应商向头部车企倾斜,中小车企被迫使用低质替代件;

    • 合规成本:数据安全、碳积分等新规增加年支出超5亿元,中小车企无力承担。

  3. 政策与市场的双重挤压

    国家发改委明确“出清落后产能”,2025年新能源车渗透率突破50%后,补贴全面退坡。欧盟碳关税、美国IRA法案等贸易壁垒,进一步压缩中小车企生存空间。

三、生死竞赛:谁在领跑?谁在坠落?

  1. 头部阵营的护城河

    • 比亚迪:垂直整合能力(电池、芯片、整车)使其单车成本比行业低15%;

    • 华为鸿蒙智行:问界M9搭载ADS 3.0系统,智驾专利数超特斯拉;

    • 小米汽车:生态用户转化率35%,首款车型交付首月订单破10万。

  2. 新势力的末路狂奔

    • 高合汽车:停工停产,车主维权“修车比买车贵”;

    • 零跑汽车:裁员40%,关闭北京、上海体验中心;

    • 爱驰汽车:海外工厂停工,创始人股权被冻结。

  3. 合资车企的转型阵痛

    日产、本田电动化车型滞销,被迫向中国车企出售工厂。大众ID.系列降价30%仍难挽销量,斯柯达品牌或于2026年退出中国。

四、突围启示:中国汽车的“新生存法则”

  1. 长期主义替代投机思维

    • 技术沉淀:蔚来投入140亿研发NT3.0平台,专利数超1.2万件;

    • 生态构建:理想汽车“车-家-能源”闭环,用户复购率提升至45%;

    • 全球化:奇瑞、比亚迪海外工厂投产,规避单一市场风险。

  2. 供应链韧性建设

    • 国产替代:地平线征程6芯片装车量超百万,替代Mobileye;

    • 区域集群:合肥“新能源汽车之都”集聚蔚来、江淮等12家车企,零部件配套成本降低20%。

  3. 政策与市场的平衡术

    • 精准补贴:以旧换新政策向高续航、高安全车型倾斜;

    • 产能出清:建立“红黄牌”预警机制,淘汰连续三年亏损车企。

五、未来图景:从“群雄混战”到“寡头时代”

  1. 市场集中度提升

    预计2030年新能源品牌将缩减至15家,前五名占据75%市场份额。头部企业年销门槛升至200万辆,尾部车企被迫转型代工或退出。

  2. 技术路线分化

    • 纯电:宁德时代麒麟电池量产,续航突破1000公里;

    • 混动:比亚迪DM-i、长城Hi4-T技术抢占15-25万元市场;

    • 氢能:潍柴动力氢燃料电池重卡商用落地。

  3. 全球化竞争加剧

    中国车企出口占比将从2024年的15%提升至2030年的30%,但需应对欧盟反补贴调查、美国技术封锁等挑战。

结语

恒大汽车的崩塌,是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从野蛮生长走向成熟的分水岭。当资本泡沫退去,留下的不仅是技术实力的比拼,更是战略定力与生态构建的较量。正如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所言:“未来汽车产业的门票,属于那些既能仰望星空,又能脚踏实地的人。”在这场没有终点的淘汰赛中,唯有坚持长期主义、敬畏产业规律的企业,才能穿越周期,驶向未来。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