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氪陷“0公里二手车”风波,销量狂欢下的行业暗礁

贵州车主蔡建在极氪直营店支付5万余元定金后,发现原本承诺的2025年2月产新车,竟变成了2024年12月的库存车。重庆的程诚更遭遇销售话术的连环套:从“出口未果新车”到“免费赠送交强险”,最终发现签约方竟是厦门奥瀚汽车公司。

在广州消费者李兴的手机里,一个80多人的维权群不断弹出新消息。他们共同的特征是:通过极氪官方渠道购车,汇款账户却流向“厦门欧行汽车”等第三方公司,买到的“新车”早在半年前就买过保险。

极氪陷“0公里二手车”风波,销量狂欢下的行业暗礁-有驾


虚假新车的全国网络

2025年5月以来,一场关于“0公里二手车”的维权风暴席卷全国。中国证券报记者调查发现,极氪汽车通过直营门店体系,将已投保甚至过户的库存车包装成新车销售。

在重庆西南汽贸城极氪店,销售人员向程诚推销2025款极氪007时信誓旦旦:“这是出口未果的新车,从未上险。”当车辆信息被揭穿后,话术瞬间变为“免费赠送交强险”。

更精密的欺骗出现在广州。消费者在付款时被引导扫描二维码进入伪造的“限时购车平台”,界面与极氪官方App几乎一模一样,资金最终流向建发汽车关联的第三方账户。

“我的维权群里有80多人,遍布全国各地。”李兴向记者透露,当他致电极氪总部投诉时,客服坚称“车辆无异常”。但对接销售却私下提出自掏腰包补偿2000元——这个举动反而坐实了企业的心虚。

极氪陷“0公里二手车”风波,销量狂欢下的行业暗礁-有驾


数据异常的警示信号

这场纠纷的伏笔早在半年前就已埋下。2024年12月,极氪在深圳、厦门的销量突然呈现爆发式增长:深圳销售4321辆,环比增长377.5%;厦门销售2767辆,环比飙升647.8%。

更值得关注的是销售结构。两地公司户销售占比分别高达86%和90%,远高于正常水平。这些车辆所有权不属于个人消费者,而是记在厦门建发汽车等企业名下。

“单月销量环比增幅超600%,在汽车行业极其罕见。”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专家李颜伟指出。某合资车企销售负责人更直言:这些车辆实为虚增销量的“蓄水池”。

乘联会数据显示,2024年极氪产量22.5万辆超过22.2万辆的销量,库存压力成为这种灰色操作的直接诱因。

极氪陷“0公里二手车”风波,销量狂欢下的行业暗礁-有驾


金融过桥的游戏

厦门建发汽车成为这场“销量魔术”的关键角色。作为拥有宾利、保时捷等豪华品牌代理经验的经销商,建发与极氪在2024年8月共建极氪家门店,11月更获得极氪光辉事业部授权。

建发搭建了一条隐秘的“金融过桥”通道**:车辆先以公司名义完成上险、过户,实现法律意义上的“新车变二手”,再通过极氪直营渠道二次销售。

销售人员向消费者承诺:即便合同与厦门奥瀚等第三方签署,仍可通过补充协议享受“首任车主权益”。这种法律权属与用户权益的分离设计,埋下大量纠纷隐患。

“汽车品牌直营店的合同主体只能是厂商或授权经销商,”一位汽车分析师指出,“出现其他签约主体,意味着车辆产权已发生转移”。

极氪陷“0公里二手车”风波,销量狂欢下的行业暗礁-有驾


新车还是二手车的法律迷局

法律界对此争议激烈。北京威诺律师事务所主任杨兆全指出:隐瞒过户事实涉嫌双重侵权。消费者丧失“首任车主”专属权益(如三电终身质保),未来转售时车辆更会因二次过户被认定为“三手车”,残值可能折损30%以上。

但行业存在不同认知。有律师平台认为,仅购买交强险未上牌仍属新车。部分消费者也反映,在车管所办理登记时显示“一手车”。

“关键在是否充分告知,”某车企渠道总监坦言,“若销售人员用‘限时特惠’掩盖车辆背景,就是典型的消费欺诈”。

更令人忧心的是,这种操作已成行业潜规则。业内估计“0公里二手车”已占二手车交易量的5%-8%,主要来源包括厂家“大客户车”、4S店“冲量车”及直营品牌“退定车”。

极氪陷“0公里二手车”风波,销量狂欢下的行业暗礁-有驾


退市时刻的疑云

耐人寻味的时间点出现在2025年5月初。4日,极氪突然宣布由林杰接替林金文负责销售工作。3天后,吉利闪电宣布极氪私有化退市计划。

当《中国证券报》就“0公里二手车”是否影响财报及退市进程询问极氪时,回应唯有沉默。而资本市场似乎无视这些隐患,吉利港股在私有化公告后应声上涨。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会长付炳锋曾公开痛批车企用库存车充销量的行为。如今看来,这不仅是企业个体的困境,更是行业“唯数据论”下的系统性风险。

汽车产业光环之下,灰色操作损害了消费者权益,扭曲了真实供需关系。当销量数字成为资本市场估值的核心指标,守住经营底线变得比冲刺数据更重要。

极氪陷“0公里二手车”风波,销量狂欢下的行业暗礁-有驾


结语

深圳车主王磊发现他新提的极氪007在过户时显示已是“第三任车主”,车机系统里的首次保养倒计时却还剩5个月。销售人员对此解释:“这是系统延迟更新,不影响首任车主权益”。

而在厦门港,一批贴着极氪标志的运输车正驶向滚装船,其中若干辆的车架号与半年前深圳公司户销售的记录完全吻合。

话题互动:您如何看待车企的“销量焦虑”?
支持:激烈竞争下,车企需要销量数据稳定投资者信心,手段可以理解
反对:商业诚信是底线,欺骗消费者的企业该受重罚
中立:行业应建立车辆全生命周期追溯系统,让信息透明化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