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真的,之前听不少人说 “混动车是过渡,油车要淘汰”,但实际选的时候,好多人又卡在 “怕电池坏”“油车加油方便” 这些点上… 今天绵就从几个大家没怎么聊透的角度说说,都是平时跟车行朋友、老车主聊出来的实在话,可能跟网上一些 “标准答案” 不一样,但都是实打实的经验,没有那些虚头巴脑的套路。
首先得说一个点,好多人选车只算 “明面上的账”,比如油费比电费贵多少,购置税省多少,但很少有人算 “长期持有里的隐性成本”,这才是最容易踩坑的地方。
绵认识两个车主,一个开比亚迪秦 PLUS DM - i,2020 年买的,到现在开了 5 年,电池没出过大问题,但去年做了次电池检测,花了 800 块;
另一个开丰田卡罗拉燃油版,同年买的,5 年里除了常规保养,就换过一次刹车片,花了 600 块。
这里要注意,混动车的电池检测不是随便找个修理厂就能做,得去品牌 4S 店,不同品牌收费不一样,比亚迪是 800 - 1200 块 / 次,广汽传祺的混动车检测费还要贵点,大概 1000 - 1500 块,而油车基本没有这种 “额外检测项目”,常规保养里就包含了核心部件检查。
再往远了算,如果你打算开 10 年,混动车就算电池没坏,每 3 年一次检测,10 年就是 3 次,光检测费就得 2400 - 4500 块。
更关键的是过了质保期之后,虽然现在多数品牌都保 8 年或 15 万公里,但 10 年肯定过质保了,万一电池衰减到需要维修,换一块电池的成本大概是 3 - 5 万,比如比亚迪秦 PLUS 的电池,换一块要 3.2 万,广汽埃安的混动车电池更贵,要 4.5 万左右。
而油车呢,10 年里主要就是机油、滤芯、刹车片、轮胎这些消耗品,就算一年开 2 万公里,总维护成本大概在 2 - 3 万,比混动车过质保后的 “风险成本” 低不少。
当然不是说混动车一定坏电池,只是这种 “潜在支出” 得提前想到,别等真要花钱了才觉得亏。
然后是政策的影响,好多人只知道 “混动车能上绿牌、免购置税”,但很少有人关注政策对 “保值率” 的隐性影响,这是卖车时真金白银的损失。
去年绵特意问了二手车行的朋友,在不限牌的城市比如武汉,开了 3 年的本田雅阁燃油版,保值率大概是 65%,同款的混动版保值率是 62%;
但在限牌的上海,混动版保值率能到 68%,燃油版反而只有 60%。
这差的可不是一点半点,比如一辆 20 万的车,3 年后卖车,上海的混动车主能多卖 1.6 万,武汉的混动车主反而少卖 6000 块。
还有个趋势得注意,不少城市都在推 “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补贴”,比如深圳对小区装充电桩的业主给 2000 块补贴,但油车基本没什么新政策,反而有些城市已经开始规划 “燃油车限行区域扩大”。
比如深圳 2025 年要把限行区域从原特区内扩大到整个宝安区,到时候油车车主想进市区得算着时间;
杭州也说了,2026 年要在绕城高速内实行 “高峰时段燃油车限行”。
但如果你在三四线城市,比如盐城、绵阳这些地方,目前还没有任何限行计划,加油站比充电桩多太多,家附近 3 公里内肯定有加油站,但充电桩可能得跑 5 公里以上,这种情况下油车的便利性反而更稳,政策影响基本可以忽略。
再说说技术迭代的风险,网上总说 “混动车是过渡产品”,但绵觉得,过渡不假,可不同混动车的 “技术成熟度” 差太多了,选不对反而麻烦。
现在市面上的混动车主要分两种,插混和油电混,插混里比亚迪的 DM - i 技术已经到第五代了,从 2021 年到现在,卖了几百万台,故障率很低;
丰田的 THS 油电混技术更厉害,用了 20 多年,全球卖了上千万台,几乎没听说过大规模的电池问题。
但有些新品牌,比如某刚做汽车没几年的新势力,他们的混动车用的是 “油改电” 平台,简单说就是在燃油车的底盘上装电池和电机,去年就有车主反馈 “高速上电机突然断电”,找 4S 店修了半个月才好。
反观油车,技术已经成熟到 “闭眼选都不容易错” 的地步了。
比如大众的 EA211 发动机,用了十几年,不管是维修师傅还是配件,到处都有,就算车坏了,随便找个修理厂都能修;
丰田的 2.5L 自吸发动机,故障率更是低到离谱,好多老车主开 10 年都没动过发动机。
这里的风险在于,如果你选的混动车品牌是新的,技术还没经过市场验证,未来可能面临 “修不好” 或者 “配件难找” 的问题。
绵认识一个开某新势力混动车的车主,去年车的电机出了问题,等配件等了 20 天,期间只能打车;
而开老款大众朗逸的朋友,车坏了当天就找到配件,半天就修好了。
最后得说说 “需求错配” 的问题,好多人选车都听 “别人说”,比如 “混动车省油就该买”“油车要淘汰别买”,但根本没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最后买了车才后悔。
绵总结了三种最常见的人群,大家可以对号入座看看。
第一种是 “市区通勤族”:每天上班来回 50 公里,家里能装充电桩,还打算开 8 年以上。
这种人选混动车真的划算,比如比亚迪秦 PLUS DM - i 2025 款,纯电续航 200 公里,通勤一周充一次电就行,油费基本不用花。
就算 8 年后电池衰减,好歹有 8 年的质保,过了质保再考虑换电池,算下来这 8 年省的油费大概有 4 - 5 万,完全能覆盖换电池的成本。
绵有个同事就是这样,2022 年买的秦 PLUS DM - i,现在每个月电费就 50 块,比之前开油车时每个月 800 块油费省太多了。
第二种是 “低频用车族”:一年就开 1 万公里,主要是周末带家人周边游,家里没地方装充电桩。
这种人选油车更合适,比如丰田凯美瑞燃油版,百公里油耗 7 个油,一年油费也就 5000 多块。
而混动车比同配置的油车贵 3 - 4 万,就算一年能省 2000 块油费,要 15 年才能回本,可大多数人开 10 年就换车了,根本省不回来。
绵的邻居就是这样,2021 年听人说混动车好,买了辆混动 SUV,结果家里没充电桩,每次充电都要去商场等 1 个多小时,现在后悔得不行,说还不如买油车方便。
第三种是 “长途高频族”:比如跑业务的、做货运的,一年开 5 万公里以上,经常跑高速。
这种人要选 “强混动” 车型,比如本田 CR - V 锐・混动,亏电油耗 5 个油,比燃油版省 2 个油,一年能省 6000 多块油费,3 - 4 年就能把买车时多花的钱赚回来。
而且长途用油不用等充电,比纯电车方便太多。
绵有个做建材生意的朋友,2020 年买了 CR - V 锐・混动,现在一年跑 6 万公里,比开燃油车省了快 4 万块,他说 “要是早买混动,能多赚不少钱”。
图片
还有个点得提醒大家,别光看厂家宣传的 “亏电油耗”,实际开的时候会有差异。
比如某款混动车宣传亏电油耗 4 个油,市区堵车的时候可能会开到 5.5 个油,高速反而能开到 3.8 个油;
而有些品牌的宣传更夸张,说亏电油耗 3.5 个油,实际开下来得 6 个油,找 4S 店还说 “你开的方式不对”。
所以试驾的时候一定要多跑几种路况,市区堵车、快速路、高速都试试,看看实际油耗到底多少,别被宣传忽悠了。
绵还想说,别被 “混动车是过渡产品”“油车要淘汰” 这些词吓到,车是给自己用的,好用、划算才是最重要的。
未来 5 - 10 年,纯电车的充电焦虑、电池衰减问题还没完全解决,而油车又面临政策收紧,混动车刚好卡在中间,既解决了日常通勤的成本问题,又不用担心里程焦虑,对大多数人来说其实是最好的选择。
但选混动车一定要选专门为混动设计的平台,比如比亚迪的 DM - i 超级混动平台、丰田的 TNGA - C 平台,这些平台的混动车故障率更低,别选 “油改电” 平台的,容易出问题。
声明:为了提高创作效率和阅读体验,本文有借助使用AI工具进行辅助创作和虚构情节,请注意甄别。作为自媒体一直遵循客观理性地评论时事,不搞极端言论带节奏,仅传播正能量。文中数据来自各媒体公开报道,但信息可能会更新,因为无法保证信息的准确性。本文不作为任何投资依据,请大家理性阅读。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