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ES8新旗舰,三颗激光雷达,真能改变电动车吗?

崩盘预警。蔚来ES8新旗舰,三颗激光雷达,真能改变电动车吗?

01

一台刚上市的高端电动车,车头插着三颗激光雷达。

你信吗?

上周那会儿,我正带朋友溜达车行,眼前就蹲着那辆曝光的蔚来ES8。

定位旗舰,科技配置堆到天花板,远远就能看见那家族前脸,X-Bar,日行灯,银色三段式导流槽,电车该有的简洁和“机甲”味儿都到位了。

关键点来了。

实车上,蔚来这次把激光雷达玩出了新花样。

前头那个超远距雷达能看500米,大概相当于停在高速上的人你都能提前发现。

左右两边再加上广角雷达,视场角120度,搭起4D成像雷达和那800万像素摄像头,一开上路,好家伙,感知网无死角。

安全性说得确实狠。

我琢磨了下,这配置放在2023年新能源市场,也算拔尖儿货。

02

但是说人话就是,这么堆雷达,到底值几个钱?

电动车,尤其这类百万级别旗舰,最怕的不是配置不够,而是好用不好用。

外观咱先搁一边,ES8侧面做了隐藏门把,轮毂是低风阻样式。风阻系数0.250。

这一看就是奔着更省电去的。

尾部,OLED尾灯组升级成流动光影,D柱饰板和后扰流板合一,细节没少堆。但说实话,亮眼归亮眼,日常用车其实也就那回事。

体积倒是实在点。

新ES8长宽高分别是5280、2010、1800毫米,轴距3130毫米。

比上一代各项尺寸又大了不少,空间肯定够用了。

底盘系统上,这台车标榜的智能双腔空气悬挂和CDC动态阻尼,能90毫米高低调节,dTCS分布式牵引力系统,说是湿滑路响应只需要10毫秒。理论上开起来应该比大多数国产新能源更稳,更舒适。

不过底盘这块,还是得路上真跑过再下结论。

我之前踩过坑,不少厂说自研空气悬挂,实际用一两年就容易异响漏气,后期维修特别磨人。

03

动力怎么讲呢?

前后双电机,跟蔚来家ET9一样的架构。前轴180kW感应电机兼顾高速,后轴340kW永磁同步电机主力拖地。

整车520kW,整整700N·m扭矩,多数据党应该会挺满意。

更猛的是,两档电池,75kWh能跑435公里,100kWh理论565公里,顶配标着CLTC能跑635公里。

当然,这里都是实验室数。

现实呢?开了空调,拉了人,跑高速,掉电肯定快了点。

900V超快充平台也值得说下。

5分钟补250公里电,这个体验类似加油站加油。之前我们部门测过一次快充,确实能追到蔚来官方吹的补能效率,没太大水分。

但快充站网点覆盖率还是个坑,家里有条件最好还是自己装桩,用起来更省心。

04

很多人一听激光雷达三连,脑子第一反应是“是不是智驾马上能和特斯拉比肩?”

实际我得泼点冷水。

雷达和摄像头只是感知层面技术。

决定智驾好用的还是背后的算法和实际路测数据。

就算硬件拉满,软件没跟上,照样有识别失败、误判这种情况。别问我怎么知道的,之前我在北方遇到冰雪天,激光雷达直接失效,系统提示感知异常,啥都不敢开。

所以今年蔚来这个ES8,硬件已经是标准拉满,但智能驾驶离“闭眼睡觉”还差点。行业里这个结论公认。

05

再绕回刚刚那个问题:三颗激光雷达,外加满配动力和豪华底盘,到底是不是刚需?

我觉得,也能开,但没必要神话。

像大众、丰田这些传统品牌,很少在普通车型上这么堆雷达。更多是看安全和可靠性,毕竟大部分用车场景跟顶级激光雷达关系有限。

反倒是内饰配置、乘坐舒适、后期维保、实际续航这些,才影响一台电车的“好用”与否。

ES8这次算全面升级,但定价和市场反响,才是真正检验。

如果价格美丽,体验真的靠谱,那才是旗舰该有的样子。

如果只是技术炫技,后期用起来老出小毛病,那用户肯定不买账。

打个比方,车不像手机,堆料不是万能的。

安全、实用、省事才是硬指标。

有些配置你刚买的时候看着顺眼,开两年,要么闲置,要么还得出钱修。

用车,还是得脚踏实地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