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圈里的大伙儿估计都跟我一样,天天刷手机,就想看看关于新款问界M7的最新消息。
这车还没正式发布呢,各种小道消息、谍照就跟连续剧似的,一天一集,吊足了大家的胃口。
特别是华为的余承东,这次嘴巴是真严实,连张清楚的内饰图都不舍得放出来,搞得大家心里痒痒的。
不过,高手在民间,就算官方保密工作做得再好,也挡不住网友们的火眼金睛。
这不,从各种曝光的细节里,我们已经能拼凑出新M7的大致模样了,尤其是车屁股后面那个不起眼的小方块,一下子就把这台车的野心给彻底暴露了。
很多人一开始可能都没太在意,但懂行的一看就明白了,那个小方块,是激光雷达。
这下可不得了了,大家伙儿的讨论瞬间就炸开了锅。
激光雷达这东西,咱们以前听说的,不都是装在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豪华车、旗舰车上吗?
而且大多是装在车头或者车顶,用来往前看的。
现在问界M7,一台主打家庭用的SUV,不仅有,还给装到了车尾,这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这不就跟人后脑勺上长了双眼睛一样吗?
这到底是噱头,还是真有大用处?
这其实也引出了一个更大的问题:新款M7到底只是一次缝缝补补的小改款,还是说华为和赛力斯憋了个大招,要来一次彻底的升级换代?
咱们先来聊聊这个最引人注目的“后脑勺上的眼睛”——后向激光雷达。
对于咱们普通老百姓开车来说,最头疼的场景是什么?
我想很多人都会说是高速上变道和在狭窄的地方倒车。
你在高速上开得好好的,想并到旁边车道去,看了一眼后视镜,觉得后面挺空旷的,一打方向盘,结果旁边车道后方“嗖”地窜出一辆车,伴随着刺耳的喇叭声,吓得你一身冷汗。
这就是视觉盲区,后视镜能看到的范围是有限的,而且人眼对远处车辆的速度判断也容易出错。
现在有了这个后向激光雷达就不一样了,它就像一个不知疲倦的哨兵,用激光束时刻扫描着你车后方几百米的范围。
它的精度非常高,能精确地测量出后面每一辆车的距离、速度和行驶轨迹。
当你想变道时,系统通过它就能瞬间判断出后方安不安全,如果有一辆车正在高速接近,哪怕还在你的视野盲区里,系统都会立刻提醒你,甚至在紧急情况下会暂时阻止你变道,避免一场可能发生的事故。
再说倒车,现在虽然有倒车影像和360度全景影像,但总有看不清或者反应不过来的时候。
比如在小区里倒车,后面突然跑过一个玩耍的小朋友,或者一辆外卖小哥的电动车悄无声息地滑过,人眼一晃神可能就错过了。
而激光雷达对这种突然出现的、移动的物体特别敏感,它能瞬间捕捉到,并立刻让车辆刹停。
这种实实在在的安全感提升,是再多摄像头也比不上的。
所以说,新M7加上这么一颗雷达,绝不是为了好看或者凑数,而是为了让它的智能驾驶系统变得更可靠,让车主在更多复杂的场景下,敢于放手让车辆自己去处理。
这一下子,就把它的智能驾驶水平,从“能用”提升到了“让人放心用”的层次,也难怪大家会说它的配置开始向自家更贵的旗舰大哥M9看齐了。
当然,光有一双“后眼”还不够,要做到真正的安全,得是全方位的无死角感知。
这就得提到新M7另一个重磅升级了,那就是一套听起来很高科技的“4D毫米波雷达阵列”。
很多人一听“4D”就懵了,以为是跟看电影一样,能感知时间了?
其实不是。
简单来说,咱们以前车上用的普通毫米波雷达,就像个眼神不太好的近视眼,它能知道前面有东西,但看不清这东西长啥样,是高是矮。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幽灵刹车”,车开着开着,前面明明是个高高的龙门架,路是通的,但雷达可能会误以为是一堵墙,然后给你来一脚急刹车,能把人吓出心脏病。
而这个“4D”雷达,多出来的一“D”就是能探测物体的高度信息。
这下它就“看”得立体了,能分得清哪个是需要躲避的障碍物,哪个是悬在头顶可以安全通过的。
它能识别出前面那个是能开过去的井盖,还是必须绕开的掉落在路上的轮胎。
尤其是在下大雨、起大雾这种天气,摄像头都“瞎”了的时候,这种雷达就成了保障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
新M7这次据说装了好几个这样的4D雷达,分布在车身四周,组成了一张看不见的“天罗地网”,把车子周围的环境信息摸得一清二楚。
把这些硬件放在一起看,前面有激光雷达,后面也有激光雷达,四周还有一圈更聪明的4D毫米波雷达,再加上车身上那些高清摄像头,新M7的这套“眼睛”和“耳朵”,可以说武装到了牙齿。
这已经不是简单地增加配置了,而是构建了一套非常强大且冗余度极高的感知系统。
这套系统,就是为了支撑华为那套引以为傲的ADS高阶智能驾驶系统。
有了这么好的硬件基础,像在市区拥堵路段自动跟车、路口自动转弯、主动避让行人和电动车这些高难度动作,才能实现得更流畅、更安全。
更关键的是,有消息说这套豪华的硬件配置,可能不会再是顶配车型的专属,而是会下放到更多中高配版本上。
如果真是这样,那对于咱们消费者来说,绝对是个天大的好消息。
这意味着,过去要花四五十万甚至更多钱才能体验到的顶级智能驾驶技术,现在可能在三十万左右的价位就能享受到。
除了这些硬核的科技升级,从一些零星的爆料来看,车内的变化也不小。
据说会继续沿用现在很流行的三块大屏幕设计,也就是司机面前一块仪表盘,中间一块中控大屏,副驾驶前面还有一块娱乐屏。
这样一来,开车的时候,副驾的家人想看个电影、听个歌,就不会影响到司机看导航了,大家各取所需,互不干扰。
再加上可能出现的AR-HUD抬头显示,就是能把导航箭头直接投射到你眼前的路面上,让你开车视线不用离开前方,科技感和安全性都拉满了。
整个车内的设计风格,估计还是会走那种简洁、大气的路线,实体按键会非常少,大部分功能都通过屏幕和语音来控制。
这种设计好不好看见仁见智,但它确实代表了现在智能汽车的潮流。
综合来看,老款问界M7能火,靠的是它超大的空间、没有里程焦虑的增程动力,再加上华为品牌的光环,成了一款非常成功的“国民家庭SUV”。
而这次新款M7的升级思路非常清晰,它要在守住“大空间、高性价比”这些传统优势的同时,把“智能化”这张牌打到最响。
它不再满足于只做一台舒服好开的家用车,而是要成为一台让普通家庭也能轻松拥抱前沿智能驾驶科技的“全民智驾SUV”。
这背后,我们能看到华为的决心和实力。
它正在利用自身在信息技术、人工智能领域的深厚积累,来改变整个汽车行业的竞争规则。
这已经不是车企之间简单的价格战或者配置战了,而是一场技术代差的降维打击。
当别的品牌还在宣传自己的辅助驾驶多么好用时,华为已经把一套准旗舰级别的智能驾驶硬件,带到了最主流的家用车市场。
这无疑会给同价位的其他所有SUV车型带来巨大的压力,也让我们普通消费者对未来的出行有了更多、更美好的想象。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