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大街上跑的汽车,十辆里头怕是有七八辆的屁股后面都带着个“T”的字母,这代表着它用的是涡轮增压发动机。
涡轮车开起来确实带劲,轻轻一踩油门,那股推背感说来就来,比同排量的自然吸气车要爽快得多。
但是,很多人也发现了一个问题,怎么这带“T”的车,开着开着就感觉没以前那么猛了,尤其到了夏天,开着空调,总觉得车子有点“气虚”,加速使不上劲。
去修理厂一问,师傅张口就说涡轮可能出问题了,维修费一报出来,心都凉了半截。
于是,“涡轮娇贵、容易坏、维修贵”的说法就传开了。
可事实真是这样吗?
其实,这口锅真不该让涡轮自己来背。
如今的涡轮增压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尤其是在我们中国品牌汽车上已经全面普及,它早就不是什么需要小心翼翼伺候的“贵族”了。
问题往往出在咱们车主自己身上,用养护自然吸气发动机的老观念来对待涡轮,那它不出问题才怪。
想让你的涡轮发动机用上十年都不出大毛病,其实不需要你花多少冤枉钱去做各种花里胡哨的保养,关键就两件大事,只要记牢了,比什么都管用。
第一件大事,就是要解决好涡轮的“吃饭”和“呼吸”问题。
我们得先明白涡轮是个怎样工作的“劳模”。
当你踩下油门,发动机排出的高温废气就会去冲击一个叶轮,带动它高速旋转,这个叶轮的转速高得吓人,能达到每分钟十几万甚至二十万转以上。
这是什么概念?
我们家用的洗衣机脱水时最快也就一千多转。
在如此极限的转速下,涡轮中心部分的温度可以轻松飙升到八九百摄氏度,这简直就是一个在发动机舱里高速运转的“小火炉”。
那么,支撑这样一个在高温高压下疯狂工作的精密部件,靠的是什么呢?
答案很简单,就是机油和空气。
首先是机油,你给涡轮车用的机油,绝不能仅仅当成是润滑油,它更像是涡轮的“血液”和“冷却液”。
为什么厂家在保养手册里会三令五申,强调必须使用全合成机油?
不是因为它贵,想多赚你的钱,而是因为只有全合成机油才能在那种极端环境下顶得住。
你可以想象一下,把普通的矿物油或者半合成机油滴在九百度的铁板上,瞬间就会被烤干,变成一堆黑乎乎的黏稠积碳。
这些东西会堵死给涡轮轴承输送机油的那些比头发丝还细的油道。
一旦润滑和冷却跟不上,那根以每分钟二十万转飞速旋转的轴承,就会在没有油膜保护的情况下和轴套直接摩擦,金属碰金属,结果可想而知,用不了多久就得报废。
现实中因为图便宜用了劣质机油或者假机油,导致几万公里涡轮就损坏的例子比比皆是,拆开一看,里面全是黑色的油泥,维修费动辄上万,这笔钱足够你换好多年最顶级的全合成机油了。
所以,全合成机油对于涡轮车来说,是必选项,是安全底线,绝对不能省。
说完了“吃饭”的机油,再来说说“呼吸”的空气。
如果机油是涡轮的血液,那空气滤芯就是它最重要的“口罩”。
涡轮叶片在高速旋转时,哪怕是一粒我们肉眼都很难看清的微小沙尘,对于它来说都像一颗高速飞来的子弹,会直接在精密的叶片上打出伤痕。
时间长了,不仅会影响涡轮的效率,破坏叶片的动平衡,导致异响,更严重的还会让叶片断裂,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很多人不重视空气滤芯,觉得这东西不就是一张纸嘛,路边摊买个二三十块的换上就行。
殊不知,这些廉价滤芯的过滤精度根本不达标,基本上就是个摆设,只能挡住大片的树叶和飞虫,对于细小的灰尘毫无办法。
尤其是在北方风沙大的地区,或者经常行驶在灰尘比较大的路段,空气滤芯的检查和更换,甚至要比保养手册上规定的里程更频繁一些才行。
一个质量好点的空气滤芯,也就一百来块钱,和涡轮损坏后那高昂的维修费用比起来,哪个更划算,这笔账应该不难算。
第二件大事,就是你的驾驶习惯,尤其是对待它的“一冷一热”。
涡轮最怕的就是你简单粗暴地让它经历“冰火两重天”的考验。
第一个就是冷车启动。
很多人早上着急上班,车子打着火,挂上挡就一脚油门出去了。
这个习惯对于涡轮来说,伤害非常大。
因为车子停放了一整夜,发动机里的机油大部分都已经回流到了油底壳,涡轮这个位置比较高,里面的机油也基本流干了。
你刚点着火,机油泵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把机油重新输送到涡轮的轴承位置。
这个过程在夏天可能需要半分钟,在冬天机油更黏稠,可能需要一分钟甚至更久。
在这段机油还没到位的时间里,你如果大脚油门让涡轮转速迅速升高,就等于是在让它“干磨”,磨损会急剧增加。
正确的做法是,启动后,原地怠速半分钟到一分钟,让机油充分润滑到各个部件,然后平稳起步。
在水温表指针还没动起来之前,尽量让发动机转速保持在2000转以下,温柔地驾驶一小段路,等水温正常了再正常开。
这短短的一分钟等待,能让你的涡轮寿命延长好几年。
另一个极端,就是激烈驾驶或跑完高速后的热车熄火。
当你刚在高速上以120公里的时速飞驰了很久,涡轮一直在高负荷工作,整个核心部件都处于通红的状态。
这时候你一进服务区或者下了高速到家,立马停车熄火。
这个动作看似潇洒,但对涡轮却是致命一击。
因为你一熄火,机油泵也跟着停止工作了,给涡轮降温的“冷却液”瞬间断供,但涡轮本身巨大的热量还散不出去,就会把停留在里面的机油“烤糊”,形成积碳,同时还会把涡轮的密封件烤坏,时间长了就会出现漏油、烧机油的问题。
当然,现在的汽车技术很先进,很多新车型,特别是我们很多优秀的中国品牌汽车,都配备了电子水泵或者延时冷却系统。
当你熄火锁车后,还能听到发动机舱里有风扇或者水泵工作的声音,这就是它在帮你给涡轮进行主动降温。
但如果你的车是几年前的老款,或者你刚刚进行了特别激烈的驾驶,最稳妥的方式还是怠速运转一两分钟,让涡轮的温度自然降下来再熄火。
这点耐心,是花多少钱做保养都换不来的。
所以说到底,养护涡轮增压发动机,真的没有什么玄学,也不需要你成为一个汽车专家。
核心就是尊重它的工作原理,用对的油,换对的滤芯,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
把这两件大事做到位,你的这台带“T”的发动机,绝对能精神抖擞地陪你跑很远的路,它的可靠性和耐用性,一点也不会比自然吸气的发动机差。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