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L6智能焕新版抢先测 智驾精度提升 体感为何倒退?

现在大家买车,越来越看重一个功能,那就是智能驾驶。

很多人心里都有个朴素的想法,就是这东西跟咱们的手机、电脑一样,硬件越好,用起来肯定就越流畅、越厉害。

就好像你把家里的旧电脑换了个最新的处理器和显卡,那打游戏、开软件,速度肯定是嗖嗖的,体验感直接拉满。

理想L6智能焕新版抢先测 智驾精度提升 体感为何倒退?-有驾

那么,这个道理放在智能汽车上,是不是也一样呢?

最近,理想汽车推出了一款理想L6的智能焕新版,给车子来了一次大升级,换上了更顶尖的硬件,按理说,它的智能驾驶水平应该会有一个质的飞跃。

可实际测试下来,结果却有点出人意料,让人感觉像是开了一场“盲盒”,有惊喜,但也有不少惊吓。

咱们先看看这次理想L6到底升级了些什么。

首先是它的“眼睛”,换成了一个全新的激光雷达。

理想L6智能焕新版抢先测 智驾精度提升 体感为何倒退?-有驾

这东西说白了,就是车子用来探测周围环境的核心传感器之一。

新的雷达体积小了很多,但本事却大得多,最远能看到200米外的东西,探测的灵敏度也提高了超过一倍。

这意味着在黑天、下雨这种视线不好的情况下,它能比以前看得更清楚、更远,提前发现路上的障碍物或者行人。

然后是车子的“大脑”,换上了一颗算力高达700TOPS的强大芯片。

这个数字可能很多人没概念,简单理解就是,它的计算速度非常非常快,处理各种复杂路况信息的能力大大增强了。

理想L6智能焕新版抢先测 智驾精度提升 体感为何倒退?-有驾

硬件武装到了这个份上,大家自然会期待它在实际路上的表现能让人眼前一亮,甚至超越之前的“老大哥”理想L9和L7。

为了检验这套新装备的真实力,测试人员选择了一条非常经典的、也是难度相当高的北京市区路线。

这条路可以说把城市里能遇到的复杂场景都集齐了,比如有那种根据早晚高峰随时变换方向的潮汐车道,有路窄人多、电瓶车乱窜的老城区道路,还有被戏称为“新手司机劝退处”的西直门立交桥,以及环岛、掉头路段等等。

可以说,这套考题下来,一辆车的智能驾驶是骡子是马,基本就能看个八九不离十了。

测试刚开始的一段路,理想L6的表现确实没让人失望,甚至可以说展现出了超越同级的水准。

理想L6智能焕新版抢先测 智驾精度提升 体感为何倒退?-有驾

比如在一个需要右转之后,立刻连续变换好几条车道到最左侧去准备左转的路口,L6的操作就非常流畅。

它在右转时能很好地避让行人和自行车,转过来之后,并没有像一些比较机械的系统那样,先笨拙地并到最右边车道,再一条一条往左挪,而是一气呵成地规划出了一条最优路线,整个过程行云流水,没有丝毫的停顿和犹豫,感觉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司机在开车。

在通过复杂的西直门立交桥时,它也表现得非常稳健,每一个岔路口都选对了,在弯道里行驶的姿态也很稳,没有出现压线或者跑偏的情况。

尤其是在应对桥下大量行人和非机动车时,它处理得很有“人情味”,不会因为有行人就一直傻停着不动,而是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一有空隙就往前挪动一点,既保证了安全,又兼顾了通行效率。

然而,就在大家觉得这次升级稳了的时候,画风开始突变。

问题出现在一段非常狭窄的老路上,这条路双向都只有一个车道,路边还停着车,行人、自行车、外卖小哥混杂在一起,路况极其混乱。

理想L6智能焕新版抢先测 智驾精度提升 体感为何倒退?-有驾

之前理想L9和L7在这里都表现得很好。

轮到L6,奇怪的事情发生了。

当它左转进入这条窄路时,前方有逆行出来的电动车和行人,按照正常逻辑,它应该稍微向右打一点方向,从中间的空隙穿过去。

可L6的反应却让人看不懂,它非但没有向右,反而一个劲儿地向左打方向盘,车头都快要贴上旁边等红灯的对向车辆了,吓得驾驶员赶紧踩刹车接管了车辆。

事后查看行车记录和系统数据才发现,原来是那个精度极高的激光雷达,把路边一个高度也就几厘米的马路牙子识别成了一个必须躲开的“障碍物”。

理想L6智能焕新版抢先测 智驾精度提升 体感为何倒退?-有驾

为了绝对不碰到这个马路牙子,系统做出了一个非常错误的决策,宁愿往有车的方向挤。

这个小插曲,就像一个开关,打开了理想L6在这次测试中一系列“迷惑行为”的大门。

它的问题核心,就是感知能力变强了,但决策能力似乎没跟上,甚至有点“神经质”。

比如,在一条平平整整的路上开着,它会突然在屏幕上显示前方有减速带,然后毫无征兆地来一脚急刹车,把车里的人晃得前仰后合。

遇到突然横穿的电动车,它的反应不是平稳地减速,而是“一脚跺死”,那种突兀的制动感非常不舒服。

理想L6智能焕新版抢先测 智驾精度提升 体感为何倒退?-有驾

相比之下,之前L9和L7的处理就要柔和、老练得多。

这种不稳定的表现贯穿了后半段的测试,在环岛里,它的规划路线在左右车道之间反复跳动,像个拿不定主意的人;在汇入主路时,也因为犹豫不决,连续两次都没能成功并进去;甚至在一次掉头的时候,周围明明空旷无人,它却自己把自己给刹停了。

综合整个测试过程来看,理想L6智能焕新版给人的感觉非常矛盾。

一方面,新的硬件确实让它的感知精度上了一个台阶。

它能看到更多细节,比如那个低矮的马路牙子,或者是在狭窄空间里,它能像穿针引线一样,精准地在旁边的障碍物和晃晃悠悠的自行车之间找到一条安全路径,这种极限情况下的避障能力,可能比大多数人自己开还要好。

理想L6智能焕新版抢先测 智驾精度提升 体感为何倒退?-有驾

但另一方面,这种“看得太清”也带来了一个副作用,就是系统变得过于敏感和保守,甚至有点“草木皆兵”。

它会因为一些在人类司机看来完全不是问题的小东西,而做出一些不必要的、甚至危险的决策。

这就导致了整个驾驶过程充满了不确定性,频繁的急刹和突然的转向,让乘坐体验大打折扣,感觉就像坐在一辆由一个新手司机驾驶的“摇摇车”上,完全失去了理想汽车之前给人留下的那种稳重、舒适的印象。

说到底,这次理想L6的表现,很可能是因为硬件升级了,但软件算法还没能完美地驾驭这套新硬件。

这就像你给一个用惯了傻瓜相机的人一台顶级的专业单反,他虽然能拍出更清晰的照片,但在搞懂所有复杂功能之前,拍出来的东西可能还不如以前稳定。

理想这次硬件先行,主要是为了给后续更强大的大模型软件(也就是官方提到的VLA)铺路。

可以说,现在的L6正处在一个新旧交替的“磨合期”。

我们有理由相信,等到软件也完成升级,这套顶级硬件的真正实力才能被完全释放出来,到那时,它的表现或许才能真正配得上大家的期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