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关于电动车上路的新规矩,可真是让不少人心里犯了嘀咕,尤其是家里有老人的朋友们,更是多了一份担心。
以前,买一辆电动车,拧上电门就能走,接送孩子、去菜市场、出门溜达,方便得很。
可现在,一下子听说要上牌,要考驾照,各种说法传得沸沸扬扬,搞得人心惶惶。
很多叔叔阿姨都在问,这以后是不是就不能骑电动车出门了?
难道年纪大了,还得去驾校从头学起,考个本本才能上路吗?
其实,大家先别着急,也别被一些不准确的消息给误导了。
国家出台这些新规定,根本目的不是为了给大家的出行添堵,恰恰相反,是为了让咱们每个人在路上都更安全。
交通环境越来越复杂,把不同速度、不同性能的车管起来,各行其道,才能减少事故,保护每一个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咱们今天就把这个事儿,用最明白的大白话,给您仔仔细细地梳理一遍,看看哪些车您依然可以放心大胆地骑,哪些车确实需要注意了。
首先,要给大家吃一颗大大的“定心丸”,那就是绝大多数人日常使用的那种小巧轻便的电动车,是完全不需要驾驶证的。
这里面,最关键的一个词,叫做“新国标”,也就是《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
您可以把这个“新国标”理解成国家给电动自行车划定的一条“安全线”或者说一个“身份认证”。
只要您的车子符合这个标准,那么在法律上,它就不算机动车,而是属于“非机动车”的大家庭,和咱们平时骑的自行车是“亲戚关系”。
那么,怎么判断自己的车是不是符合“新国标”呢?
有几个硬性的指标,您买车的时候可以对照着看,或者翻翻自家车子的说明书,非常清楚。
第一,最高设计时速不能超过25公里。
这个速度,在城市里穿行、日常代步是绰绰有余了,同时也能保证在遇到紧急情况时,您能有足够的时间反应和刹车。
第二,整车的重量,包括电池在内,不能超过55公斤,也就是110斤。
车子太重,不仅操控起来笨重,万一不小心倒了,对于力气小一点的人,扶起来都费劲,存在安全隐患。
第三,电机的额定功率不能大于400瓦。
这就限制了车子的瞬间加速能力,起步会更平稳,不会有那种猛地一下往前窜的感觉,对于老年人来说,这一点尤其重要。
最后,它必须得有脚蹬子,就是那种能用脚踩的踏板。
这是它作为“自行车”身份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提供了一个保障,万一半路上电用完了,还能自己蹬几下,不至于被撂在路上。
只要您的电动车同时满足了这几个条件,那它就是一台合法的“电动自行车”。
骑着这样的车上路,您完全不需要担心驾照的问题。
但是,有两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您必须得办妥。
第一件事就是去上牌。
您的车子需要一个合法的“身份证”,也就是由当地交管部门核发的绿色非机动车牌照。
这个牌照是免费办理的,是它合法上路的前提。
没有牌照就上路,被交警查到是会受到处罚的。
这不仅是为了合法,也是为了安全,万一车辆被盗,有牌照也方便报案和查找。
第二件事就是佩戴安全头盔。
这绝对不是为了应付检查,而是给自己生命安全最重要的一道保障。
根据大量的交通事故数据分析,涉及电动车的伤亡事故中,绝大多数致命伤都来自于头部。
一顶质量合格的安全头盔,能在关键时刻吸收巨大的冲击力,可能就是生与死的区别。
现在很多城市也规定,不仅骑车的人要戴,乘坐的人,比如您后座上的小孙子,也必须佩戴儿童安全头盔。
除了自己购买的新国标电动自行车,咱们在城市里经常能看到的共享电动车,也是一个不需要驾照的便捷选择。
这些五颜六色的共享电单车,其实就是由运营公司大批量采购、符合新国标的电动自行车。
因此,只要您的年龄符合平台的要求,通常是16周岁以上,就可以通过手机扫码直接使用。
不过,这里也要特别提醒一下上了年纪的朋友,不少共享单车的平台出于安全风险的考虑,会设定一个使用的年龄上限,比如60岁或者65岁以上就无法注册使用了。
这并不是歧视,而是企业从安全角度出发的一种保护措施。
所以,如果您想尝试,最好先在手机应用里仔细阅读一下用户协议。
同时,一定要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如果感觉反应能力、平衡能力有所下降,就不要勉强去骑,安全永远是排在第一位的。
还有一种越来越受欢迎的车,叫电助力自行车。
这种车从外观上看,几乎和普通的自行车一模一样,非常低调。
它的奥妙在于,它虽然也有电池和电机,但工作方式不同。
它不会像普通电动车那样,你一拧转把,车就自己跑。
而是需要你先用脚去蹬踏板,当车上的传感器检测到你在用力骑行时,电机才会启动,给你一个辅助的推力,让你感觉骑起来特别轻松,就像背后有人在轻轻地帮你推一样。
一旦你停止蹬踏,电机的助力也会随之停止。
因为它的主要驱动力还是来自于人力,电力只是辅助,所以在管理上,各地交管部门普遍将其视同于普通自行车。
这意味着,骑这种车,既不需要驾照,大部分地区甚至都不强制要求上牌。
当然,作为交通参与者,遵守基本的交通规则,比如不闯红灯、不逆行、不占用机动车道,这是最基本的文明素养。
说完了这三种可以放心骑的“无证车”,我们再来谈谈一个比较特殊,也让很多人感到困惑的类别——非标电动车。
所谓“非标车”,就是在“新国标”政策正式实施之前,市场上销售的那些速度快、车身大、没有脚踏板的“老款”电动车。
这些车的性能参数,已经超出了非机动车的范畴,但又达不到机动车的标准,身份一直比较尴尬。
对于这部分存量巨大的车辆,国家采取了非常人性化的管理方式,没有搞“一刀切”直接淘汰,而是设立了一个“过渡期”。
这个“过渡期”政策,具体到每个省市,规定可能会有所不同。
在设定的过渡期内,车主可以去给自己的非标车办理一个临时的牌照,这种牌照的颜色通常是白色、黄色或者橙色,以区别于新国标的绿色牌照。
只要挂上了这个临时牌照,在过渡期结束之前,您的这辆非标车就可以暂时被视作非机动车来管理,能够合法上路,并且不需要驾驶证。
但是,这里最关键的一点是,这个“临时身份”是有有效期的。
您一定要密切关注您所在城市交管部门发布的官方通告,弄清楚这个过渡期的截止日期到底是哪一天。
一旦过渡期结束,这些悬挂临时牌照的非标车就将不再被允许上路行驶了。
所以,一定要持续关注相关信息,以免因为不了解政策,在过渡期结束后还骑车上路而被查处,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和麻烦。
总的来说,电动车管理的新规矩,核心就是用科学的标准进行分类管理,让道路交通更加清晰和安全。
对于咱们绝大多数老年朋友来说,只要您选择的是符合新国标的电动自行车,或者是电助力自行车,并且按规定上好牌照、戴好头盔,您的日常出行是完全不会受到影响的。
而那些速度更快、动力更强的电动摩托车、电动轻便摩托车,以及大家常说的“老年代步车”(即低速电动四轮车),它们因为性能上已经属于机动车,所以才需要考取相应的驾驶证(如D、E、F或C2驾照),并且对驾驶者的年龄也有相应的限制。
所以,大家只要分清楚自己骑的是哪一类车,遵守对应的规定,就完全可以安心、安全地享受电动车带来的便利。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