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通勤选多大排量?最佳排量推荐,省钱又省心!

每天早晚高峰,当我们的汽车像罐头里的沙丁鱼一样被塞在环路上一动不动,或者在地铁里被挤得几乎双脚离地时,相信很多人心里都会冒出一个念头:难道就只能这样日复一日地把生命浪费在路上吗?

每当这时,总会有一辆摩托车,像一条灵活的鱼,从静止的车流缝隙中轻巧地滑过,只留给我们一个潇洒的背影和一声渐行渐远的引擎声。

那一刻,羡慕、嫉妒、向往,各种情绪交织在一起,让我们开始认真思考,用摩托车通勤,会不会是解救我们于水火之中的一剂良药。

这个想法一旦萌生,新的问题就接踵而至了。

摩托车通勤选多大排量?最佳排量推荐,省钱又省心!-有驾

打开手机里的购车软件,面对着屏幕上琳琅满目的车型和那些让人眼花缭乱的数字——125cc、150cc、250cc、400cc,我们普通人一下子就蒙了。

这个“cc”到底是什么意思?

是不是数字越大就越好、越有面子?

今天,咱们就站着一个普通通勤族的角度,用大白话好好地把这件事聊透彻,看看这通勤用的摩托车,到底多大排量才最合适。

首先,我们得弄明白“排量”,也就是那个“cc”到底代表什么。

通俗点说,它就是摩托车发动机的“饭量”和“肺活量”。

数字越大,说明发动机一次能吸进去的油和空气就越多,爆发出来的力气自然也就越大,车子跑起来也就越有劲、越快。

但与此同时,饭量大,意味着它吃得也多,也就是油耗更高;力气大,通常也意味着它的“骨架子”更大更重,也就是车身尺寸和重量都会相应增加。

所以,选择排量,其实就是在动力性能、燃油成本、车身灵活性这几个方面做一个取舍,找到一个最适合自己日常使用场景的平衡点。

这就好比我们吃饭,如果只是自己一个人解决一顿工作餐,点上一份盖饭或者一碗面条就刚刚好,非要铺张浪费地点一桌子山珍海味,不仅吃不完,还花冤枉钱,完全没必要。

对于我们绝大多数生活在城市里,每天过着两点一线生活的上班族来说,经过无数前辈骑手的亲身实践和数据总结,150cc到400cc这个区间,可以说是最不容易选错的“黄金区域”。

为什么这么说呢?

我们把它分成两种情况来看。

如果您的日常通勤路线主要集中在市区内部,单程距离通常不超过15公里,每天都要面对数不清的红绿灯和走走停停的拥堵路况,那么125cc到150cc这个级别的小排量踏板车,简直就是为您量身打造的城市代步神器。

摩托车通勤选多大排量?最佳排量推荐,省钱又省心!-有驾

它的好处实在是太突出了。

第一就是省钱,省到让人难以置信。

这类小踏板的百公里油耗普遍在2升左右,按照现在8块钱一升的油价计算,跑一公里的成本还不到两毛钱。

您算算,现在坐一趟公交或者地铁,起步价都得两三块钱,一个月下来,骑摩托车的油钱可能比您喝几杯奶茶的开销还要低。

而且它的保养也极其便宜,去店里换一次机油,清理一下空气滤芯,可能一百块钱都用不着,真正做到了“花小钱,办大事”。

第二就是灵活轻便。

它们的车重一般都在130公斤以下,一个成年男性可以很轻松地把它推进楼道或者在狭窄的停车位里挪动。

在堵得水泄不通的马路上,它小巧的车身可以让你轻松地在车流中穿行,那种把时间和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的感觉,是开汽车无法体会的。

比如我们国产的骄傲豪爵UHR150,还有本田的PCX150,这些水冷踏板骑起来安静又平顺,品质感很好。

如果追求极致的性价比,雅马哈的巧格i125这类风冷小车,皮实耐用,是公认的可靠选择。

当然,如果您的通勤情况有所不同,比如公司在城市的另一头,每天上下班来回要跑个四五十公里,并且途中需要经过一段城市快速路或者高架桥,这些路段的限速通常在80公里每小时以上。

这时候,150cc的小排量摩托车就会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了。

你把油门拧到底,它可能吭哧吭哧地跑到每小时90公里就已经是极限了,不仅发动机的嘶吼声让人心疼,更重要的是,当旁边有大货车呼啸而过时,你会明显感觉到车身发飘,缺乏稳定感,这时候超车也会变得犹豫不决,这就带来了安全隐患。

在这种情况下,250cc到400cc这个被誉为“黄金排量”的区间就该闪亮登场了。

这个排量的摩托车,无论是踏板还是跨骑,都能非常从容地以每小时80到100公里的速度巡航,发动机转速不高,游刃有余。

摩托车通勤选多大排量?最佳排量推荐,省钱又省心!-有驾

当你想超越前方的慢车时,只需要轻轻一拧油门,动力就会迅速响应,让你干净利落地完成超车动作。

这种充足的动力储备,在快速路上并不仅仅是为了追求速度与激情,更多的是为了安全,它让你在复杂的路况下拥有了更多的主动权和脱离危险的能力。

虽然它的油耗会比小踏板高一些,百公里大约在3到4升之间,每公里成本大概在两毛五到三毛五,但相比于它带来的动力提升和安全感,这点增加的成本是完全值得的。

更关键的是,到了这个级别,像ABS防抱死系统这样的主动安全配置基本都成了标配。

这个ABS系统,在关键时刻可是能救命的。

尤其是在下雨天路面湿滑的情况下,如果遇到紧急情况需要大力刹车,ABS能有效防止车轮抱死,避免车辆侧滑摔倒,把一次可能导致严重伤害的事故,变成一次有惊无险的紧急制动。

这个级别的代表车型也很多,喜欢帅气跑车造型的,铃木的GSX250R是绕不开的经典入门车;追求驾驶乐趣和品质的,本田的CB400F能带来纯粹的骑行感受;如果还是离不开踏板车的便利性,那么像光阳、三阳等品牌推出的大踏板,比如S350或者九妹F,它们既有充足的动力,又有沙发般的舒适度和巨大的储物空间,是长途通勤的绝佳伴侣。

那么,是不是排量越大就越好呢?

对于通勤来说,答案是否定的。

那些超过500cc的大排量摩托车,虽然动力澎湃,声浪迷人,但作为日常通勤工具,它们的缺点同样明显。

首先就是笨重和发热。

在拥堵的市区里,大排量摩托车庞大的身躯和沉重的车身会让穿梭变得异常困难,走走停停时发动机散发出的巨大热量,在夏天简直就是对大腿的酷刑。

其次是高昂的成本,它们的油耗动辄超过4升甚至更高,保险费用、保养费用也都水涨船高。

最重要的是,在限速60的城市道路上,它们强大的动力完全是英雄无用武之地,成了一种性能上的浪费。

摩托车通勤选多大排量?最佳排量推荐,省钱又省心!-有驾

除了排量这个硬指标,还有一些“软实力”同样决定了你的通勤体验。

比如车型的选择,踏板车和跨骑车就代表了两种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

踏板车拥有巨大的座桶储物空间,可以轻松放下一个头盔、一套雨衣,甚至还能塞进刚从超市买的菜,下雨天宽大的车壳也能帮你挡住大部分泥水,让你可以体面地到达公司,是彻头彻尾的实用主义者。

而跨骑车则充满了驾驶乐趣,每一次精准的换挡、每一次压过弯道带来的离心力,都是踏板车无法给予的,但你也必须为此付出代价,比如出门必须背着包,储物能力几乎为零,链条需要定期清洁保养,雨天更是会被后轮甩上一身泥水。

所以,选择哪种车型,取决于你更看重便利性还是驾驶乐趣。

另外,像ABS和一条好的轮胎,这些关乎安全的东西,是绝对不能省钱的。

这就像买了一身昂贵的西装,却舍不得配一双好皮鞋,关键时刻是会掉链子的。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必须面对现实,那就是各地的法规政策。

在你沉浸于选车的喜悦之前,请务必、一定要花时间去了解你所在城市的摩托车管理规定。

比如在北京,京A牌照一牌难求,京B牌照又限制在四环内行驶。

在上海,一块沪A黄牌的价格甚至可以买一辆不错的家用轿车。

很多城市对于250cc以上排量的摩托车还有着严格的禁行区域。

这些政策法规,是悬在所有摩托车爱好者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直接决定了你购车的预算上限和使用范围。

你的所有热爱和选择,都必须建立在合法合规的基础之上,否则再好的车,也只能成为车库里落灰的摆设。

总而言之,选择通勤摩托车,核心思想应该是“按需选择,够用就好”。

它首先是一个工具,目的是为了让我们的生活更高效、更便捷、更经济。

不要盲目追求大排量带来的所谓“面子”,要清楚地知道自己每天要走什么样的路,对动力有多大的实际需求。

记住,最适合你的那辆车,不一定是最大、最快、最贵的,但一定是那个能最好地融入你的日常生活,让你每天的通勤之路变得轻松愉快的好伙伴。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