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集团都面临从技术到市场的鸿沟 东风如何破局?

为了能继续留在牌桌上,汽车行业的人士能有多拼?最新的答案是,早上5点钟就开启战斗模式。

7月1日早上5:56分,东风奕派科技公司(下称奕派科技)总经理汪俊君就在公司微信群中发言,鼓舞人心提振士气,提出要以用户为中心、高效作战、协同共战等。这哪里是央企公司不紧不慢的“稳健”做派,分明是创业公司“拼命三郎式”的工作节奏。

大集团都面临从技术到市场的鸿沟 东风如何破局?-有驾

奕派科技,是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风汽车)最新成立的科技公司。新公司将纳入东风风神、奕派、纳米三大自主品牌,通过全价值链资源整合,全速推动东风汽车自主乘用车事业的发展。1984年出生的汪俊君,被任命为总经理。

东风汽车的自主业务板块经历18年的发展,迎来再次创业。2007年7月,奕派科技前身的东风乘用车公司正式成立,宣告东风汽车公司的自主业务开始创业。18年后,奕派科技高举东风乘用车公司的大旗,试图以创业公司的拼搏姿态,效仿东风岚图独立灵活的管理架构,扛起东风汽车自主乘用车板块的大旗。

不少人士将东风汽车此次调整的原因归为重组长安汽车未成,但其实,打破大集团共有的从技术到市场的转化难题,才是此次调整的深层原因。

大集团都面临从技术到市场的鸿沟 东风如何破局?-有驾

80后挑大梁 全明星阵容

6月26日,东风汽车在总部召开一场会议,宣告奕派科技成立。东风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杨青出席会议并讲话,党委常委、副总经理张祖同,党委常委、总会计师冯长军,党委常委、纪委书记、国家监委驻东风汽车监察专员黄川等出席会议。

杨青在发言中表示,东风奕派汽车科技公司的成立,是公司在自主乘用车领域再次“握紧拳头”,为“打赢胜仗”提供资源保障,推动自主乘用车事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举措。

随后,奕派科技的9位高管披露出来,不仅有年轻80后挑大梁,还有东风汽车旗下各领域精挑细选的强将,组成全明星阵容。

大集团都面临从技术到市场的鸿沟 东风如何破局?-有驾

懂技术的年轻80后挂帅,前岚图CTO汪俊君担任奕派科技总经理一职。汪俊君毕业于清华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专业,2009年加入东风公司,27岁升任东风技术中心动力总成设计室主任,35岁任东风汽车研发总院副主任。作为东风汽车技术研发领域的核心骨干之一,汪俊君参与了多项关键技术攻关,如东风马赫动力C15TDR发动机。2022年7月汪俊君调入岚图,主导岚图汽车在智能电动架构(ESSA+SOA)、智能驾驶系统等领域的技术创新,支持5大域控和300+接口开放。

研发上,东风汽车研发总院的副院长程军加入奕派科技,担任新公司的总工程师。与乘用车相关的大部分研发团队,会从研发总院中分拆出来,并入新成立的奕派科技,具体包括乘用车开发中心、海外车型平台项目团队两个部门。

营销上,张俊任东风奕派汽车科技公司党委委员、党委书记、副总经理。此前他任东风公司营销管理部总经理,东风乘用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并兼任东风公司经营管理部总经理,统管东风风神、奕派、纳米三大品牌营销体系。

大集团都面临从技术到市场的鸿沟 东风如何破局?-有驾

制造上,秦轩辕任东风奕派汽车科技公司副总经理,此前他任东风乘用车公司制造总部党委书记、党委委员、副总部长、工会主席职务。

此外,张雁军兼任奕派科技总经理助理,不再担任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产品企划与项目管理部副总经理;庞风华任奕派科技总经理助理,不再担任东风乘用车公司制造总部副总部长职务。

无论是成立时东风公司的领导讲话,还是新公司的高管任命,都表明奕派科技肩负做大做强东风集团大自主的重任。

大集团都面临从技术到市场的鸿沟 东风如何破局?-有驾

未能重组长安 不是主要原因

对于东风汽车此次成立奕派科技并安排精兵强将的原因,不少媒体将原因归为与长安重组未成,原本行政级别低一级、大概率会被东风汽车重组的长安汽车,因为自主业务强躲过被重组的命运,东风汽车受刺激了。

但其实,即便没有东风汽车与长安汽车重组这起中途喊停的大戏,东风汽车集团对自主板块的调整恐怕也势在必行。

大集团都面临从技术到市场的鸿沟 东风如何破局?-有驾

首先,现在还有不重视自主的大集团么?过去20-30年,国内车企大集团的业务核心是合资,要想发展得好得有技术品牌都领先的合资车企。但自2017-2018年中国汽车市场进入存量市场以后,合资主导已经成为过去式。如果说前两年车企大集团还是合资与自主并重,两条腿走路,近两年伴随合资车企业绩不断下滑,自主板块早已成为大集团的业务重心。

去年以来,上汽、广汽等国企,都围绕自主业务板块进行前所未有的组织架构与人事大调整。上汽与广汽还都积极学习华为IPD管理方法,学习一流科技巨头打破部门壁垒的高效协同,打造市场爆款的管理方法。

如果不重视自主,东风不会重金投入岚图,不会在短时间内推出岚图、奕派、纳米等新能源品牌,连原本只做军用车的猛士都转型为硬派越野品牌,力图抓住SUV方盒子越野、高端化等潮流。

大集团都面临从技术到市场的鸿沟 东风如何破局?-有驾

其次,行业竞争加剧,车企都在资源整合、握拳出击。2023年开启的价格战激烈程度空前,原本一路扩张、品牌做加法的自主品牌与国企,纷纷开始做减法,吉利、蔚来、上汽、广汽等企业都开启刀刃向内的大手术,品牌整合、研发统一。调整力度较小的比亚迪、长城,也把旗下不同品牌面向用户的触点统一为一个APP。

再次,东风汽车自主品牌业绩一直不温不火,调整势在必行。不管是燃油车市场时代还新能源车时代,东风汽车的自主品牌业绩都不算理想。东风风神一度跻身市场主流阵营,但伴随市场竞争激烈很快边缘化。

新能源板块,东风汽车旗下仅有岚图打响了品牌知名度。但岚图仅在MPV市场站稳脚跟,真正重要的轿车、SUV市场,还没有打响的产品。最新的销量统计显示,今年1-6月,岚图累计销量56128辆,同比增长85%。

官方数据显示,东风汽车2024年新能源汽车销量为86.1万辆,同比增长64.4%,其中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81万辆,同比增长122.5%。今年1-5月,东风汽车新能源汽车销量为31.8万辆,其中,奕派科技旗下三品牌累计交付汽车8.45万辆,同比增长36.3%。

大集团都面临从技术到市场的鸿沟 东风如何破局?-有驾

从增长势头来看,东风汽车旗下新能源车增势不错,但旗下多个自主品牌每年至少推出10多款车型,没有一款月销量能月销过万,稳定在月销5000辆以上的都不多,多数车型都是月销千辆以下。

对于此次调整,东风汽车的回应是:“当前行业竞争已进入深水区,中国车企正通过聚焦核心战略方向,深度整合内外部资源,成立独立运营实体或重塑品牌,来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成立全价值链公司,是东风汽车主动响应瞬息万变的市场形势的重要落子,意味着我们在自主乘用车领域再次‘握紧拳头’。”

这一回应,和此前吉利集团高管说市场已经没有容错的空间,只有解决“品牌小而散、散而乱”的现象,进行深度整合,才有可能取胜,有异曲同工之处。

大集团都面临从技术到市场的鸿沟 东风如何破局?-有驾

借鉴岚图模式 跨越从技术到市场的鸿沟

早在2011年,东风汽车高层便提出“大自主”战略,计划“投资300亿元保自主”,旨在把东风汽车旗下一盘散沙状的合资、自主、控股等整车与零部件有序地协调起来。东风汽车是最早喊出大自主、强调集团军作战的央企,意识相当超前。

大集团都面临从技术到市场的鸿沟 东风如何破局?-有驾

2023年,东风汽车开始“转型升级三年行动”,对自主乘用车新能源事业进行了重大管理体制调整,东风总部一体化管理旗下的东风风神、东风奕派、东风纳米三大产品系列品牌,同时,成立东风乘用车销售有限公司和东风乘用车制造总部,统一协调销售与制造。研发上,成立东风公司研发总院,构建“1+n”研发体系,聚焦新能源转型升级,深度整合集团研发体系及研发资源,全面提升研发效能。

此前的调整,东风汽车已经实现旗下自主业务板块的商企集中、制造集中、营销集中。可以说,在集团大自主的理念与组调整上,东风汽车其实并不慢,甚至走在央企前列。

研发实力上,东风汽车2021年开始实施“东方风起”计划和科技创新“跃迁行动”,着力推进新能源和智能驾驶跃迁式发展。经过三年500亿元的大手笔投入,如今迎来收获期东风汽车开始“秀肌肉”:除了马赫动力品牌,在固态电池、氢动力平台、车规级芯片等关键技术领域也实现突破。今年4月份东风汽车正式发布“天元智能”技术品牌,并展出9项技术展品,全面展示其在智能化领域的深厚积淀与创新成果。

但从自主品牌的实际表现来看,东风汽车“高投入成果少”的问题不容回避:研发大手笔高投入,科技成果展示硕果累累,品牌众多但销量月销过万的爆款难有。这并非东风汽车独有的问题,而是汽车国企、大集团的共同难题。

大集团都面临从技术到市场的鸿沟 东风如何破局?-有驾

背后的关键原因在于,未能打破技术积累与市场转化之间的鸿沟。正如上汽集团高层今年4月接受媒体采访时所说,长期的合资经历,使得企业缺乏两种基本能力,一是市场调研真正了解消费者需求的能力,二是产品定义能力。学习华为主要是为了打破研发、销售等不同业务环节只管自己KPI的弊端,实现产供销一体化运营。

上汽集团高层指出:“这不仅仅是上汽一家的问题。国内大型国有汽车集团,基本都遇到这样的问题了。”已经在集团层面实现研发集中、制造集中、营销集中的东风汽车成立奕派科技,应该也旨在解决上述问题。根据官方表述,奕派科技将成为一家覆盖“商业、研发、制造、采购、销售、售后”的全价值链科技公司,拥有独立运营机制、完整开发能力与对外资源整合权限。

接近东风汽车的消息人士透露,新成立的奕派科技,将效仿岚图模式,打造“研产供销服”一体化模式,一方面加速技术落地,降本增效;另一方面统一资源集中发力,打造市场爆款,提振销量业绩。

上述人士表示:“作为央企大集团,东风汽车不缺人也不缺技术,缺的是技术转化为实际销量的能力。新公司核心目标就是为了打造应对市场快速迭代的体系能力。”

侃车说

前所未有的产业巨变下,没有车企能稳坐牌桌。

东风汽车这样实力雄厚的大集团,近年一样面临合资业绩下滑、自主新能源突破难的双重挑战。比起没有能力没有资源投入新能源研发的弱势企业,东风汽车等大集团最大的尴尬是,重金大手笔投入研发,手握一系列新技术,唯独销量难提振。

东风成立奕派科技,与上汽、广汽去年开启的组织架构大调整,殊途同归,最终目的都是将技术实力转化为实实在在的销量,迈过技术开发与市场销量之间的鸿沟。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