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车并非等同于经典,并非每一辆老车都能称得上经典!它们是一代人心中抹不去的记忆!当年学开车时,最让人犯难的就是那两脚离合操作!二挡起步的动作:踩、摘、轰、踩挂,至今历历在目。
过去的新车都得经过“走合保养”:两千公里内车速不能超过50码,载重也不能超出额定的50%,满两千公里必须清洗发动机,更换滤芯和润滑油,将汽缸盖螺栓拧紧到规定的力矩。做完这些,车辆才能动力强劲还省油。那个年代的汽车既珍贵又娇气!
1、解放CA10B
最早的解放CA10B中,解放CA10堪称经典,我们那时候练车就是用的老解放。它的变速箱没有同步器,练习2、3、4、5挡时,加减挡都不用踩离合器,而且老解放的差速器也没有同步器,所以减挡时还得在空挡轰一脚油门。要是学不会,就只能拎着摇把去摇车启动!
冬天得裹着棉衣、棉裤、棉鞋,戴着棉帽子。有些车启动前,师傅会让用摇把摇车,得紧摇慢转30圈,让机油充分润滑到位。冬天一开始用炭火,后来换成喷灯烤车,这些都是满满的回忆,只是当时实在太受罪了!以前开老解放拉煤,夏天热得光膀子开,冬天冷得披着棉被开,除了眼珠子和牙是白的,脸上全是煤灰。两个人共用一本驾照好几年,开老解放的经历这辈子都忘不了。
2、解放CA141
解放141和东风140,在当时可以说是运输行业的主力军,公路上跑的基本都是这两种车型。它们有着135马力,载重量5吨,都是六缸发动机,点火顺序为153624。一个代表一汽,一个代表二汽,堪称南北双雄。我偶尔能开上141,上去摸几把、开几圈,那感觉别提多爽快了。它有同步器,转弯半径小,视线开阔,提速也快。
但141的质量比不上东风,CA141手刹松开后,行驶时震动会有响声,记得我当时用毛巾把手刹柄扎起来。我换挡从来不踩离合器,全靠油门和车速控制,换挡时一点响声都没有。第一代141还是五速变速器,得用两脚离合器,汽油机动力不足。驾驶楼视线好、空间宽敞,两边车门上的三角窗打开后,特别凉快。总体来说,它的动力不如东风140强劲,变速箱也比不上东风,但后桥质量比东风好。印象最深的是,开141的司机口袋里经常装着砂纸,用来打磨分电器里的白金,只要听到141排气管发出噼里啪啦的放炮声,就停车用砂纸打磨白金,互相消除故障,这方法屡试不爽。
3、东风EQ140
东风EQ140,其实是一汽解放设计的解放CA140,由二汽生产。当时一汽支援二汽,一汽的技术力量十分雄厚。东风140诞生于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是我们这些开解放CA10车的司机非常向往能驾驶的车辆。在那个年代,140拉货多、视线好、方向好、挂挡轻、速度快还省油。东风EQ140在车况好、路况好且不超载的情况下,最快能达到时速100公里。
不过EQ140也有缺点,打气机盖排气门的回位弹簧因温度高容易烧坏,从而失去作用导致无法打气;变速箱副轴前轴承太小,强度不够,容易损坏;手刹不够灵敏;后牙包齿轮不够耐磨,使用寿命短。其他方面则比解放牌先进。
4、黄河卡车
黄河是国产柴油车,于1960年由济南汽车配件厂制造生产。当时司机圈里有句行话:“开不动的黄河,站不住的嘎斯”。它搭载6120、6135发动机,有5个前进挡加1个倒挡,8吨级的黄河是最难开的车型之一,交通15吨柴油车我没开过,说不定是最难开的。黄河发动机怠速时发出“哐,哐,哐”的声音,加油时更是“哐哐哐”,车身各处都跟着“哐哐”响。开黄河时,原地调头得站起来打方向盘,坐着根本打不动。它是平头四座车,行驶起来轰隆轰隆的。开这车,要是没吃饱饭都没力气转方向盘。冬天驾驶室得靠打开发动机盖取暖,夏天又热得要命,手刹得拉十来下才能刹住车。时光飞逝,青春不再,老黄河和老解放承载了很多人年轻时候的岁月,希望大家今后都能岁月安好!
5、东德老依发
老依发是卡车中的老古董,产自东德。它提速特别快,刹车系统是气催油,也就是刹车气顶油,这种自动刹车在当年可算是黑科技!不过它的刹车不好用,得提前多踩一脚。我曾在七十年代中期开过依发,那个年代它就有行车记录仪了,就在里程表底下,每天出车时都要装上一张记录纸,它会记录下车几点几分出发、开了多少公里、几点几分停下、停了多长时间。
依发可以自卸,有里外半轴,有一道闭锁装置,车子陷住时可以让两个轮子发力。它采用气顶油刹车,车身较高,行驶时晃动厉害,配备四缸柴油发动机。八十年代见过这种车带拖挂拉煤,远远看去车像是斜着头要撞上什么似的,但到跟前看车身又是正的,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6、罗曼(ROMAN)布切奇(Bucegi)卡车
罗马尼亚的布切奇卡车,我开过,各方面都不错,就是刹车不好,不适合在山区行驶,当时布切奇的时速能达到一百多公里。
7、五十铃,别名大青蛙(TD-50.TD-72)
五十铃,别名大青蛙(TD-50、TD-72),这车在中国表现非常出色,尤其是在高原寒冷、海拔高的地方,别的车都冻得发动不起来,唯独五十铃预热后发动起来,直接加冷水,发动机工作一点问题都没有。整个发动机外面除了浮尘,没有任何渗漏的地方。五十铃和三菱卡车质量是真的好,技术领先不止一点点,特别是五十铃,质量和做工比三菱更精致。八十年代五十铃被叫做“依滋滋”,那时候在格尔木它可是神车,跑拉萨的话,解放要三天,它一天就能到,全程一千二百公里。
五十铃经久耐用,在高寒地区一发动就能启动,再冷的天加冷水也没事,发动起来声音很好听,发动机和整车都没有渗漏的地方。五十铃TD72跑几十万公里后打开变速器,里面的零件还锃亮,加工质量非常好,哪怕是几十年后的现在,国产零件的质量也还远比不上它。
8、卡玛斯重型卡车
卡玛斯是前苏联著名的重卡品牌,在当时来说性能还算可以,只是受经济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没有得到更好的发展。卡玛斯在国内只是昙花一现,很快就被淘汰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