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跑汽车一季度营收增超180%,却仍在亏损中挣扎

零跑汽车最近递上来的答卷,瞧着挺敞亮,营收跟坐了火箭似的,毛利率也攀上了新峰。

照这架势,离“由负转正”的小目标,感觉指日可待了。

可你品,是不是觉得哪里不对味儿?

一方面,零跑汽车的进账的确喜人,同比增幅超过180%。

这说明啥?

说明掏腰包的人多了呗。

可另一面,它还在烧钱,虽然亏空大幅收窄,可终归还是入不敷出啊。

这不免让人犯嘀咕,卖得愈发火热,照理说,不应该挣得盆满钵满吗?

怎么还上演“水涨船不升”的戏码呢?

要想参透这其中的门道,得抽丝剥茧,细细咂摸。

销量攀升固然是好事,规模效应能摊薄单位成本,这不假。

可零跑汽车毛利率的跃升,有一部分要归功于和Stellantis集团的战略捆绑。

这合作的内情是啥?

说白了,就是“傍大款”,借力大佬的渠道和本钱,把车卖到番邦去。

可问题也随之而来,这种合作,前期肯定要让利分羹,不然人家图啥,带你飞?

是以,纵然整体毛利率上去了,可“整车端”的毛利率实则是在走下坡路。

缘由也简单,蝇头微利,广开销路嘛。

为了攻城略地,抢占鳌头,一些车型搞起了促销,虽说成本把控做得还行,勉强抵消了一部分促销带来的折损,可利润空间还是被挤压得厉害。

这就好比,你开店搞打折季,纵然门庭若市,可盘算下来,每件商品落袋的银子反而少了。

更扎心的是,零跑汽车还在卯足了劲儿,砸钱搞研发,特别是智能驾驶这块儿,今年盘算着要掷进去8个亿。

这笔开销可不算小,短期内铁定会拖累利润。

可放长线来看,这又是不得不为之。

毕竟,眼下新能源汽车市场杀得刺刀见红,没点儿看家本领,迟早要被卷铺盖走人。

零跑汽车一季度营收增超180%,却仍在亏损中挣扎-有驾

所以,零跑汽车的盘算是,有点像“先舍后得”。

先靠低价和合纵连横,抢占地盘,同时加大研发攻关,提振产品硬实力。

等市场站稳了,技术也臻于成熟了,才能真正迎来盈利的曙光。

不过,这种路数也面临着一些沟沟坎坎。

打头阵的,低价策略容易给人留下“掉价”的刻板印象,品牌格调很难拔高。

再者,研发投入是个销金窟,短期内很难立竿见影。

末了,市场竞争如火如荼,谁也不敢打包票,零跑汽车一定能笑到最后。

兴许有人会说,零跑汽车的小目标是“年度收支相抵”,这不挺好的吗?

可我们要瞧真切,这个目标的前提是“销量持续攀升”,以及“毛利率维系在一定水位”。

可这两个前提,都不是那么唾手可得的。

从外部大环境来看,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厮杀愈演愈烈,特斯拉挥舞降价的利剑,比亚迪也铆足了劲儿往前冲,各家车企都在拼死抢夺份额。

零跑汽车想要稳住销量增势,难度可想而知。

从自身境况来看,零跑汽车的产品线还不够丰满,主要扎堆在15-20万这个价位区间。

想要招徕更多拥趸,还需要推出更多不同定位的车型才行。

是以,零跑汽车的这份成绩单,既有夺人眼球之处,也有令人隐隐不安的地方。

它能在红海里披荆斩棘,杀出一条血路,着实值得称道。

可前路漫漫,道阻且长,挑战也是一茬接一茬。

它能否真正叩开盈利的大门,还要看它能否在技术、品牌、市场等方面更上一层楼。

我们习以为常地把成功归结为“苦干”和“际遇”,却常常忽略了背后倚仗的资源和所处的环境。

零跑汽车的崛起,离不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蓬勃发展,也离不开资本的鼎力相助。

但它能否抓住这股东风,扶摇直上,最终成为行业的执牛耳者,还需要假以时日。

而我们能做的,就是翘首以盼,看看它最终会驶向何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