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内卷,唯出海方能突围?九月电动车市迎来历史性拐点

十月伊始,各大车企销量数据陆续出炉,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画卷陡然生变。行业龙头比亚迪的环比增长与海外狂飙,与零跑、小鹏等新势力创纪录的交付量,共同勾勒出一幅市场格局重构的图景。

与此同时,吉利、长安等传统豪强在新能源领域持续发力。一场围绕技术、产品与市场的全面竞争,已然拉开序幕。

龙头动向,海外与多品牌战略成亮点

在庞大的销量基数上,比亚迪依然保持了环比增长的态势。其9月销量达396,270辆,较8月环比增长6%。这一数字本身依然彰显着其市场体量与规模优势。

告别内卷,唯出海方能突围?九月电动车市迎来历史性拐点-有驾

更值得关注的是其全球化布局与多品牌战略的成效。9月,比亚迪海外销售新能源汽车合计71,256辆,同比增长高达107%。海外业务的迅猛增长,正成为其业绩报表中一抹亮丽的色彩。

从其旗下品牌看,王朝与海洋网仍是绝对主力,9月贡献了355,774辆的销量。而方程豹、腾势与仰望等高端或个性化品牌,则共同构建了比亚迪冲击不同细分市场的矩阵,其中仰望品牌在高端市场稳扎稳打,9月销售758辆。

新势力狂飙,多家车企迈过里程碑

与行业龙头稳健表现相呼应的,是多家新势力车企在9月共同实现的历史性突破,市场“多强并立”的格局愈发清晰。

零跑汽车全系交付量达到66,657辆,同比大增97%,首次跨越6万辆大关。这一成绩使其稳稳站在了新势力交付的第一梯队。

小鹏汽车同样表现惊人,9月交付新车41,581台,同比增长95%,首次突破4万台关口。其旗下的MONA M03车型持续热销,为这一成绩提供了核心支撑。

蔚来公司9月交付新车34,749台,同比增长64%,创下历史新高。其新推出的乐道品牌单月交付15,246台,已迅速成长为新的增长引擎。

传统力量,转型步伐加速分化显现

在传统车企的新能源转型中,各品牌的表现呈现显著分化,部分车企已进入收获期。

吉利汽车9月总销量达到273,125辆,同比增长35%。其中,吉利银河系列表现尤为突出,销量达120,868辆,同比劲增131%,成为推动吉利增长的主要动力。

长安汽车9月新能源车型销量达10.3万辆,同比增长87%,占其总销量的比重已超过38%。深蓝、阿维塔等子品牌均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

上汽通用五菱的新能源车型也在今年首次突破10万辆大关。五菱9月总销量达155,579辆,同比增长7%,环比增长17.8%,显示出强劲的市场复苏势头。

格局重构,从单极引领到群雄逐鹿

从9月的数据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结构性变化。

曾经由单一品牌绝对主导的市场格局正在松动,多家车企同时突破关键销量整数关口,预示着竞争态势正从“一超多强”向“多强并立”演变。

这一变化的背后,是整体市场渗透率的持续攀升。乘联会数据显示,9月1-27日新能源市场零售渗透率已达58.5%,较去年同期大幅提升。广阔的市场空间为不同品牌、不同定位的车型提供了生存与发展的土壤。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专家指出,随着国补资金全面落地及地方性购车补贴密集跟进,消费者的购车热情正在逐步释放,这为第四季度的车市表现奠定了基础。

未来战场,内卷加剧与出海加速

随着国内市场竞争的加剧与渗透率的提升,出海布局已成为各家车企寻求增量的共同选择,全球市场的角逐悄然开启。

比亚迪海外销量同比翻倍,仅仅是中国电动车企全球化进程的一个缩影。小鹏汽车在慕尼黑国际车展上宣布其欧洲首个研发中心正式启用,并与麦格纳工厂合作,推动在欧洲的本地化生产。

极氪目前已进入60多个国际主流市场,旗下极氪7X在阿联酋上市,领克品牌则官宣进入捷克、奥地利、瑞士等国。中国品牌的全球化已从简单的整车出口,向本地化生产、研发与品牌运营的深水区迈进。

内卷的加剧与出海的加速,从两个不同的侧面映照出中国电动车市场的成熟与饱和,也预示着未来竞争的全球化与多元化。价格战与技术竞争将愈加激烈,车企们不得不在提升产品力与降低成本之间寻找精妙的平衡。

写在最后

海外市场已成为不可或缺的增长引擎,从比亚迪的海外销量翻倍到小鹏、极氪的欧洲布局,中国电动车企正在全球范围内复制其在国内市场积累的竞争力。

未来的竞争,将是技术、成本、品牌与全球化运营能力的综合较量。曾经轰鸣的独角戏已然落幕,一场精彩纷呈的群雄逐鹿大戏,才刚刚拉开序幕。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