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车圈有点意思,突出一个不讲武德,全员发疯。比亚迪汉DM-i这波续航翻倍,讲真,就不是个产品升级的事儿,这是比亚迪不装了,摊牌了,直接掀了桌子,对着所有还在研究“精准刀法”的同行说,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
这事儿的起因,是一个朋友问我,现在买个插混车,跑长途到底心里有没有底。我当时就想笑,这问题本身就充满了中年人的精神内耗。又想要绿牌的政策,又想要电车的安静,但骨子里还是摆脱不了对加油站的路径依赖。过去那些插混,纯电续航一百公里出头,那叫纯电续航吗?那叫“小区内活动许可证”。出个远门,导航第一件事不是规划路线,是规划充电桩,而且还得是那种没人排队的,跟玩扫雷一样刺激。那体验,简直就是工业垃圾!
所以你看懂了没,之前买插混的,本质上都是在和自己的焦虑做交易。
现在比亚迪搞了个245公里的纯电续航,直接翻了一倍。这是什么概念?这就好比你玩修仙游戏,别人还在辛辛苦苦练气,你直接嗑了一颗天元神丹,修为暴涨,直接快进到筑基大圆满。245公里,这已经摸到很多纯电车的门槛了,特斯拉Model 3看了都得沉默一下。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对于绝大多数人,这台车在90%的日常场景里,就是一台纯纯的电车。每天通勤50公里,以前两天一充,现在可以浪一个礼拜。一年下来省的油钱,够你买好几个游戏机了。
关键是,它还能加油。这个“能加油”在关键时刻,就不是一个功能,它是一张符,是金钟罩铁布衫。高速服务区,当你看到纯电车主们为了一个充电蘑菇大打出手,而你只是优雅地拔出油枪,加满,走人,那一刻的优越感,比什么智能座舱、零百加速都来得实在。这就是掀桌子式竞争法则的精髓:我用你的长处打你,再用我的长处欺负你。就问你怕不怕?
至于那些什么外观上的小改动,什么松影绿、雾凇金,还有那个19寸大黑轮毂。说白了,都是配菜。当然,把副驾那个亮面烤漆换成金属材质,这个必须点赞。讲真,所有车企都应该把用亮面烤漆的产品经理拉去当黑车司机,让他自己擦一个月指纹就老实了。这些改动,就像一个武林高手,之前一直穿着破烂衣裳,现在突然换了身锦衣卫的飞鱼服,气场是不一样了,但决定生死的,永远是他手里的那把刀。现在汉的这把刀,就是第五代DM技术。
而且,这事儿最魔幻的地方在于,它在试图解构一种信仰。什么信仰?特斯拉信仰。我作为一个真的拥有过特斯拉的人,我太懂那种感觉了。会买特斯拉的人,他根本不关心你的续航有多长,能不能加油。他买的是“特斯拉”这三个字,是马斯克的火星梦,是一种科技宗教。你跟他说比亚迪现在性价比高,他会觉得你很LOW。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但比亚迪这一手,坏就坏在,它开始腐蚀这个信仰的根基了。它用一个近乎纯电的体验,加上一个无焦虑的加油选项,创造了一个新的“物种”。这个物种,专门收割那些信仰不那么坚定,或者说,被现实毒打过的“摇摆信徒”。特斯拉是给年轻人造梦的,而新汉DM-i,是给中年人解决问题的。梦总是要醒的,但问题每天都在。
至于那个带激光雷达的顶配版,和蔚来、小鹏去卷智能驾驶。这个思路就更贼了。自动驾驶这玩意儿,关键真的不在你堆了多少硬件,不在你的算力有多高。关键在于最不讲理的现实场景。你信不信,决定中国自动驾驶技术上限的,不是特斯拉FSD,而是横冲直撞的老头乐。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三体人看了都气活了。比亚迪现在也下场了,意思就是,我不但要在续航和价格上把你们卷死,我还要在你们最自豪的领域,用你们的方式,来把你们的蛋糕也抢了。如果说之前小米是把蛋糕端走了,那比亚迪现在就是连桌子上的蜡烛都没放过。
写到这里,我自己都觉得这个比喻有点飞,但你仔细品,是不是就这个味儿。
所以,这波汉DM-i的升级,压根不是产品层面的迭代,这是一场战争宣言。它用一种极其粗暴的方式,告诉整个市场:别再跟我谈什么用户心智,别再跟我谈什么品牌调性,那些虚头巴脑的东西都给我往后稍稍。从今天起,规则变了。要么成仙,要么成盒。以前是大家一起做蛋糕,现在是谁动作慢,谁就成为蛋糕本身。
所以,汉这波操作,不是为了让你觉得它有多牛,而是为了让对手觉得,这日子没法过了。最好的防守,就是拉着所有人一起发疯。这才是如今中国车圈,最真实,也最刺激的现实。
本报道旨在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如有版权或内容问题,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第一时间核查并调整。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