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界M9最近又整了个新活,搞了个什么“银境紫”配色,还加了个四座版。这事儿吧,讲真,看起来平平无奇,就是车企常规操作,换个皮肤,加个配置,多卖点钱。但你仔细品,这味道不对。这不叫升级,这叫摊牌了,不装了。华为的意思很简单,什么科技旗舰,什么智能平权,都是虚的。他们现在要干的事儿就一件:把所有奶爸的功德箱,连带里面夹着的私房钱,一起给你掏空。过去你买个50万的车,是图个牌子,图个面子。现在问界M9告诉你,面子不重要,里子才重要,尤其是一家老小长途出行时,你能躺平成什么姿势,这才是核心科技。
你看那个大灯,搞了个“双龙出海”的灯语,国庆还给你整个“人间星河”的皮肤。我第一次看到这个功能的时候,我作为一个中年人,真的沉默了。我努力去理解,这玩意儿到底有啥用?是嫌地下车库不够亮吗?不,它是在给你提供一种情绪价值,一种表演性的仪式感。就是你下车的一瞬间,两条龙在地上盘旋,旁边路过的大爷都得给你竖个大拇指,说这家人一看就不一般。这东西的价值,不在于照明,在于给车主提供一种“我在开的不是车,是移动的龙撵”的幻觉。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把车比作龙撵,可能有点蠢,但你懂我意思。它解决的不是物理问题,是精神问题。你花50万,买的就是这个幻觉,买的就是你家孩子指着地上的龙,对同学说“看,我爸的车会放动画片”时的那种KPI。这玩意儿,和奔驰的三叉星标一样,都是一种现代玄学,一种赛博符咒。
然后是那个智能座舱,就更魔幻了。鸿蒙系统,三指一滑,屏幕上的内容就能满天飞,诶,就问你怕不怕?最绝的是那个语音成语接龙。我一开始以为这是个搞笑功能,后来我悟了。这才是华为掀桌子的地方。别人的车还在卷屏幕多大,沙发多软的时候,华为已经开始从精神上PUA你了。它在暗示你,买我的车,你的家庭就会变得和睦,你的孩子就会变得有文化。堵在高速上,别人家在鸡飞狗跳,你家在“一心一意、意气风发、发愤图强”,直接在素质教育上赢麻了。这车卖的不是交通工具,是家庭教育解决方案。最好的竞争手段,从来不是把对手的车炸了,而是直接把对手的用户都变成文化人,让他们从心底里鄙视那些只会看动画片的。降维打击,就这么简单。
当然,讲这些都是虚的,我知道,长途旅行的本质是,后排的孩子在哭闹,副驾的老婆在唠叨,而开车的你只想图个清静。所以这些所谓的家庭互动功能,很多时候,只是个高科技的奶嘴。
当然,还有那个吹上天的HUAWEI ADS,说是能让你开车像喝水一样简单。讲真,我对所有自动驾驶都抱着一种“犬儒主义的上帝视角”。为什么?因为我真的开过很多带辅助驾驶的车。我知道,决定这玩意儿成败的,根本不是你的算法多牛逼,雷达有多少颗。关键在于,你能不能干过马路上那些不讲道理的“老头乐”。你的AI算力再高,能算出一个大爷什么时候会用“闪现”过马路吗?不能。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所以,这些功能,本质上是一个心理按摩器,让你觉得你花了钱,买到了安全。但能过,就是能过。而那个卫星电话,更是把这种按摩做到了极致。在荒郊野外,手机没信号,别人只能发朋友圈说“我要失联了”,你掏出问界M9,直接接通了卫星,还能跟老板汇报工作。妈的,这才是核心竞争力!这种安全感,是一种信仰,跟特斯拉车主坚信马斯克能带他们上火星是一回事。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最后说说续航,这才是最不讲道理的地方。增程版,满油满电给你干到1474公里。什么概念?就是你从北京出发,一路开到长沙,中途服务区都不用进,直接杀到。说起来,现在高速服务区的饭是越来越难吃了,还死贵。这已经不是解决续航焦虑了,这是在制造“续航霸凌”。别的电车车主还在规划沿途充电桩,你已经开始研究长沙哪家小龙虾最正宗了。这是一种掀桌子式的竞争法则: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我直接用油把电车的最后一点尊严给干碎。纯电版也不装了,摊牌了,800V高压快充,一杯咖啡的时间,续航就回来了。加大,加大,再加大。这种简单粗暴,有时候就是最有效的。因为用户要的,从来不是那些花里胡哨的技术名词,而是实实在在的“我能不能一脚油门开到我丈母娘家,而不用担心被扔在半路上”。
所以,问界M9为什么能连续18个月当销冠?是因为它那个紫色的车漆吗?是因为它能在地上画龙吗?是因为它能让你和孩子玩成语接龙吗?是,但也不全是。它真正厉害的地方在于,它把所有这些“不务正业”的功能,打包成了一种叫做“我替你想到了所有”的豪华感。它不是在卖车,它是在卖一个长途出行场景下的“最优解压缩包”。所以问界M9为什么卖得好?是因为技术吗?是因为配置吗?不,是因为它的名字里,带一个“问”字,充满了哲学思辨。买这车的人,都是思想者。
本新闻旨在引导公众树立正确价值观,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权益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修正。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