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后台有点热闹,好几位朋友发来私信,内容大同小异,都指向一个事儿:电动车铅酸电池。
说是价格又开始“抖机灵”了,从十月底到现在,一天一个价,问我要不要赶紧去把家里那辆“老头乐”的电池给换了,生怕再拖几天,换个电池的钱都够多吃好几顿火锅了。
这事儿不新鲜,但每次出现都挺能撩拨人心的。
我专门去楼下那个相熟的修车铺转了转,老板老王正埋头给一辆外卖小哥的车换电池,手套上全是黑乎乎的油污。
我递了根烟过去,他摆摆手,叹了口气说:“别提了,上游那帮大厂,通知函一天发三趟,跟催命符似的。48伏20安的,半个月不到,拿货价涨了三四十,我还不敢跟客户涨太多,怕把人吓跑了。有些小牌子干脆说没货,停产了,等铅价跌下来再说。”
你看,这就是典型的周期性商品发脾氣的樣子。
很多朋友的焦虑,我特别理解。
眼瞅着天越来越冷,电动车的续航里程跟咱们的工资一样,说掉就掉,本来能跑六十公里的,现在四十公里就趴窝,一天两充是家常便饭。
这时候再叠加上电池涨价的消息,心里那叫一个火烧火燎,总觉得再不行动就要“错过一个亿”。
但很多时候,我们做决策,尤其是跟钱有关的决策,最大的敌人不是外部市场的波动,而是我们自己内心的“情绪账”。
今天咱们就来捋一捋这笔账,看看这块电池,到底是现在换,还是再等等。
首先,我们得搞明白一个基本盘:铅酸电池是个什么性质的东西?
它不是茅台,不是核心地段的房子,不是什么能持续增值的稀缺资产。
它的本质,就是一个工业消耗品,它的价格,高度锚定上游原材料,也就是金属铅的价格。
你去看看伦敦金属交易所(LME)或者上海期货交易所的铅价走势图,那K线图跟心电图似的,有波峰就有波谷。
这几年,从一万四一吨涨到一万七,再跌回一万五,来来回回好几趟了。
所以,当前电池价格的上涨,本质上是上游铅价周期性波动的一次下游传导。
厂家因为成本压力涨价,甚至停产观望,这都是标准操作。
他们比谁都清楚,这种靠原材料涨价驱动的行情,持续性很可疑。
一旦铅价掉头向下,电池价格也得乖乖跟着回来。
你现在因为害怕未来会更贵而冲进去,跟在股票6000点的时候喊着“冲啊,要上一万点”然后跑步进场的老乡,心态上没啥区别。
其次,咱们来算一算具体的“金钱账”。
一块48V20Ah的电池,比如说原来420块,现在涨到了450块,涨了30元。
一块电池大概能用个两年,也就是730天。
你把这30块钱摊到每天,是多少钱?
四分钱。
每天多花四分钱,为了这个“损失”,你就要把一块还能用的电池提前报废掉?
这里就引出了一个更重要的概念:机会成本。
比如一位朋友说,他的车原来跑60公里,现在天冷了只能跑40公里,但上下班来回20公里,绰绰有余。
这时候换电池,你的金钱账上是立刻支出了四百多块。
而你获得的,只是续航从“足够用”变成了“非常够用”,这个效用提升是有限的。
但你损失的,是旧电池里剩下的那部分“使用价值”。
它虽然衰减了,但它不是零。
你提前换掉它,等于把这部分价值直接扔进了垃圾桶。
这笔账,远比那涨价的30块要大得多。
所以,决策的核心标尺只有一个:你的电池是否还能满足你最基本的“刚性需求”?
如果像另一位朋友说的,现在一天要充两次电,严重影响了工作和生活,比如送外卖的路上电量告急,那就别犹豫了。
这时候电池已经不是资产,而是负债了,它在持续给你制造麻烦。
别说涨30块,就是涨50块,你也得换。
因为不换的“隐性成本”(比如耽误事、焦虑感)更高。
但如果你的电池只是续航打了点折,日常通勤、买菜接娃什么的还能凑合,那你急什么呢?
让子弹再飞一会儿。
等等党,未必永远胜利,但在周期性商品面前,往往不会输得太惨。
最后,聊聊那个很多人以为可以对冲涨价风险的“以旧换新”。
逻辑上没错,新电池价格涨,是因为铅价涨了;而你的旧电池里也都是铅,所以回收价也会跟着涨。
理论上,这个差价(也就是你最终掏的钱)应该是相对稳定的。
但这个“稳定”是打了引号的。
回收是个利润微薄的行业,鏈條長,信息不對稱。
铅价暴涨时,新电池厂家的价格传导非常迅速,但回收端的价格更新往往有延迟,而且中间商也要吃掉一部分超额利润。
最终体现到你“以旧换新”的抵扣价上,可能并没有理论上那么美好。
你不能指望它能完美烫平新电池的涨幅。
但反过来说,也正是因为这个差价的变化绝对值不大,你更没必要为这点波动去折腾了。
它就像菜市场里猪肉今天涨了五毛,明天跌了三角,对于你家一个月的伙食费来说,影响甚微。
你不会因为今天猪肉涨价,就决定未来一个月改吃素吧?
所以,捋了半天,结论其实很简单,甚至有点“正确的废话”:
1. 别被短期的价格波动牵着鼻子走,为“情绪”买单是最不划算的投资。
铅酸电池就是个消耗品,它的价格有周期,你永远踩不到最低点,也大概率躲不过最高点,平常心看待就好。
2. 决策的唯一依据,应该是“需求”,而不是“价格”。
电池不够用了,妨碍你过日子了,那就换。
电池还能凑合,那就让它继续服役,榨干它的最后一丝价值。
这才是对自己钱包最负责的态度。
3.把省下来的那点心思,琢磨琢磨怎么多挣点钱,或者冬天给电池盖个棉套做做保温,效果可能都比你研究铅价K线图要来得实在。
说到底,这不过是庞大商品世界里一个微不足道的涟漪。
咱们普通人,没必要把自己活成一个时刻紧盯各种价格指数的交易员。
日子是自己的,够用,就好。
共勉共戒。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