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韬:以全链减碳与材料创新,驱动汽车产业链ESG变革

(来源:企观国资)

王韬:以全链减碳与材料创新,驱动汽车产业链ESG变革-有驾

“全链创新领航 绿色变革未来”为主题的ESG中国·创新年会(2025)暨首届ESG国际博览会于10月24日在北京首钢园召开,延锋国际汽车技术有限公司(下称“延锋国际”)可持续发展副总裁王韬发表主题演讲。他认为ESG实践不仅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体现,更塑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系统介绍了延锋国际在可持续治理、碳减排与材料创新领域的战略布局与实践成果。

王韬介绍,作为一家全球化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延锋国际业务覆盖内饰、座椅及被动安全系统,2024年营收达159亿美元。公司已将ESG理念深度融入从产品设计、材料选用到生产制造的全业务流程,并设定了明确的碳中和目标:于2030年实现自身运营(范围一、范围二)的近零排放,于2050年实现全价值链(范围三)的近零排放。

为实现这一目标,延锋国际构建了系统化的碳管理机制。公司于2022年上线碳排放跟踪系统(CETS),目前全球已有超130家工厂接入,为碳数据披露提供了坚实基础。王韬分享了一个实例凭借经第三方核查的碳足迹报告,延锋国际在欧洲成功获得了贷款利率优惠,这印证了严谨的ESG披露能带来切实的商业价值。在能源结构转型方面,延锋国际已安装27万平方米太阳能光伏板,全球绿电使用比例从2022年的33%提升至2024年的42%,并计划在2025年突破50%。他同时指出,各地区进展不一,北美市场的绿色转型进度明显滞后于中国和欧洲。

在产品可持续创新上,延锋聚焦于三大方向:应用可回收材料、推行模块化设计、融合天然成分。王韬重点介绍了其自主研发的八款新型机械回收塑料粒子,以及将竹纤维创新应用于汽车门板的案例。这些设计不仅展现了文化特色,更实现了产品减重17%、碳排放降低30%的显著效益。

面对全球供应链挑战,王韬强调协同合作的重要性。他透露,2024年延锋国际全球可循环材料采购量同比增长31%,但中国区的使用比例仍有提升空间,这需要上下游伙伴共同努力。为此,公司已将环境与社会责任嵌入采购全流程,并加入国际责任供应链倡议,培养内部审核员对关键供应商进行严格评估。

王韬表示,延锋国际在ESG领域的持续投入已获得CDP等高等级外部评级认可。公司于2024年7月发布的ESG报告,是其透明披露、接受监督的承诺。

最后,王韬呼吁产业链各方携手,让可持续发展真正成为行业健康发展的基石。

企观国资是企业观察报社官方微信公众号。《企业观察报》是由国务院国资委指导、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主管主办的全媒体平台,被国务院国资委认定为“国资国企自有舆论平台”,致力于以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视角关注报道中国企业改革发展。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10120240005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