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昆仑”增程SUV深度解析:这个“方盒子”,有点意思!
各位车友,最近小米汽车的“昆仑”增程SUV谍照接连曝光,学姐我仔细研究后发现:这车,有点东西! 作为一款主打家用市场的“方盒子”SUV,它和之前的小米SU7、YU7风格截然不同,甚至被拍到和SU7同框时,尺寸直接“碾压”。
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这款新车的亮点和悬念。
---
一、外观设计:硬朗“方盒子”,空间为王
从谍照来看,“昆仑”采用了当下流行的硬派“方盒子”造型,平直线条贯穿全身,车顶甚至配备了激光雷达。
对比旁边的小米SU7,它的车高预计超过1.8米,第三排车窗面积不小,充电口和加油口分列左右后侧——典型的增程式车型布局。
学姐独到见解:
1. “冰箱大彩电”预定了? 这种方正造型明显是为空间妥协,参考理想L系列,后排“彩电+冰箱”的配置大概率不会缺席。
2. 后轮转向是亮点! 大尺寸SUV最怕“转弯难”,但“昆仑”可能搭载后轮转向功能,掉头灵活性值得期待。
3. 车头藏了“玄机”:较长的前舱暗示增程器(燃油发动机)的存在,但具体是1.5T还是更大排量,还得等官方揭晓。
---
二、动力与续航:增程式“稳”字当头
目前信息显示,“昆仑”将采用增程式动力系统。
这种技术路线虽然不算新鲜,但兼顾了纯电驾驶感和无续航焦虑,尤其适合家庭用户。
学姐敲黑板:
- 增程器的效率是关键。
小米能否像理想一样优化NVH(噪音振动),避免“发电吵到乘客”?
- 电池容量暂未曝光,但参考竞品(如理想L7纯电续航210公里),“昆仑”至少需要达到同等水平才够看。
---
三、竞品对比:直面理想L系列、智己LS9
“昆仑”的对手个个强悍:理想的L系列已站稳脚跟,智己LS9、智界R9也虎视眈眈。
学姐简单列个对比维度:
| 车型| 小米“昆仑”| 理想L8| 智己LS9|
|----------------|---------------------|--------------------|--------------------|
| 尺寸| 三排座,车高>1.8米 | 三排座,车高1.8米 | 三排座,车高1.75米 |
| 动力| 增程式(待确认)| 增程式1.5T| 纯电/增程双版本|
| 智能化| 激光雷达+小米智驾| 理想AD Max| 英伟达Orin芯片|
学姐辣评:
- 优势:小米的智能化生态(如手机车机互联)可能成为差异化卖点。
- 劣势:交付能力是硬伤!SU7和YU7已让产能“跌冒烟”,“昆仑”再上市,小米工厂怕是要“气的蹦起来”。
---
四、争议与悬念
1. 设计太保守? 相比SU7的轿跑风,“昆仑”走沉稳路线,年轻用户会买单吗?
2. 定价策略:理想L8起售价33万,如果“昆仑”能压到30万内,或许能“真香”。
3. 产能地狱:小米现在最该担心的不是设计,而是能不能按时交车……
---
五、学姐总结
“昆仑”的推出,标志着小米汽车从“运动个性”向“家用务实”转型。
空间大、增程无焦虑、智能化堆料——这些卖点很明确,但能否在激烈竞争中突围,还得看最终定价和交付能力。
最后抛个问题给车友们: 如果“昆仑”定价28万起,你会放弃理想L8选它吗?评论区聊聊!
祝大家心想事成,身体健康,不劳而获,坐享其成。
(注:本文所有信息均基于公开谍照和行业分析,具体参数以小米官方发布为准。
)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