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2025年9月30日,汽车圈的“大瓜”还真不少!来,咱给大伙儿盘一盘这些热乎劲的汽车事件。
1. 东风的新发动机:摆明了是为未来“留后手”
昨天东风搞了个响动,新一代马赫动力发动机正式点火成功。一看消息,就这名字,“马赫”,听着还挺带劲儿。再往下琢磨,这发动机可不仅仅是个“烧油的老家伙”,它还“多手准备”,预留了适配碳中和燃料的技术路径。换句话说,人家除了吃汽油,还能啃甲醇、氢气这些未来的环保燃料。这操作,妥妥地搭上了能源转型的“未来快车”。
这就跟菜市场里的大妈卖烧饼似的——今天烧饼卖不动了,大妈立刻准备煎饺,你看她手里的面团,早早就弄好了。东风这发动机的算盘跟烧饼摊一样,早早给自己留了后路,真是踏实。忒讲究。
2. 赛力斯和华为的交易:这“土豪撒钱”可不是一般买卖
再说另一茬:赛力斯真是不差钱,人家刚宣布,把华为持有的引望智能10%股权,115亿现金全都付清了!最后一笔款子——34.5亿,也已经到账了。你没看错,真的全款,连分期付款都不带。
115亿,就为了买个10%的股权,这“身价”等于是把奶奶家的老宅翻修几十轮都不够。赛力斯这波操作,怎么看都是下了血本的。可摸摸华为的心态,人家恐怕早就预料到。这交易,既像是兄弟间帮忙,又像一场有条不紊的权力整合。最后大赢家是谁?不好说回头看市场怎么演吧。
3. 禾赛科技和小米:搞技术突破的,不光是能赚钱,还能打破贵族圈
看禾赛科技的新闻就顺眼——这家全球激光雷达行业的“杠把子”,宣布继续和小米汽车搞深度绑定,到2026年,还是小米的战略供应商。这玩意儿,听着不热闹?您可别小瞧激光雷达,它是自动驾驶的“眼睛”、智能车的“隐形安全气囊”。没了它,智能汽车基本就是个“睁眼瞎”。
但更有意思的,是禾赛和小米之间的关系。小米看着是投资方(2021年领投了3.74亿美元),可明眼人都知道,两家走得更近的是技术研发上的深度合作。小米既是股东,又是客户,禾赛靠着创新硬生生突破了全球市场,把高冷激光雷达从“贵族玩具”打造成了人人用得起的出行安全守护者。人家干的不是生意,是让技术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活儿。真是好样的!
4. 山子高科接盘哪吒汽车:房地产转战造车能“翻身”吗?
这边风还没刮完,那边宁波的“山子高科”就宣布,接盘了哪吒汽车的母公司合众新能源。而且还信誓旦旦定了个目标:“2027年年销20万辆”。乍一听,这劲头不小,可您再看山子的履历,这故事可就耐琢磨了。
山子高科的前身,其实是地产圈的银亿股份,亏损的数字摆出来都吓人——三年亏了近48亿。从房地产一脚跳到造车,您说这能行不?不过也有一丝亮光:人家去年拿到了造车资质,今年7月量产的首款车型“云枫KS01”已经下线了。至于车卖得怎么样,还得看市场脸色。
地产跨界造车,这事儿让我想起楼下收红包的那大爷,人家从婚宴厅一脚就跨到了宠物店门口。您问转型能成不?我只能说,人家有自己的算盘,但收红包还是比卖猫狗熟练吧!要是真能把车造踏实,对行业是好事儿,转型的账咱们就留给市场来算。
尾句话:如何定义这些事件的大背景?
坦白讲,不管是新技术的落地还是资金的流转,都看得出咱汽车圈目前拼的是未来。竞赛摆在这里,谁能抢到能源、智能化以及市场的先手,谁就沉得住气!至于那些“大跨界”的玩家,他们究竟能不能玩转汽车这盘棋,咱得留点悬念。您说,是不是这么个理儿?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