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款天籁19.98万起售配鸿蒙座舱,256色氛围灯加零重力座椅,合资燃油车这回动真格了
上周末去4S店,本来是陪朋友看雅阁的,结果隔壁天籁展台那边挤了不少人。凑过去一问,销售说这是新款,装了华为鸿蒙座舱。我当时就愣了——合资燃油车搞这个?印象里鸿蒙不都是问界、阿维塔那些新能源在用么。
销售小伙子看我半信半疑,直接递了钥匙:“您上去感受感受。”
坐进驾驶位,那张座椅还是熟悉的配方。NASA零重力设计这东西,天籁用了有些年头了,填充物摸上去密实,不是那种坐下去就塌的便宜货。调好坐姿,视线落在中控那块12.3英寸屏幕上,点开界面,滑动起来挺顺,没有卡顿。
“小艺,空调25度。”
话音刚落,空调就调整了。这反应速度比我家里那台智能音箱还利索。往常开合资车,车机基本就是个导航显示屏,语音助手?那玩意儿能把“打开天窗”听成“打开车窗”,后来我都懒得用了。
夜里试驾那趟印象更深。车一启动,门板、中控台、脚窝那一圈灯带亮起来,颜色跟着音乐节奏在变。256色氛围灯这东西,以前在奔驰E级上见过,现在居然下放到二十来万的车上了。那天放的是《加州旅馆》,灯光从琥珀色慢慢过渡到深蓝,配合BOSE音响那11个扬声器,声场确实有点东西。
动力还是那台2.0T可变压缩比发动机。这机器我之前试过老款,特点就是能在高性能和高效率之间切换,急加速时候给力,巡航的时候又安静。这次开着ProPILOT上了高架,车道保持、自适应巡航用起来还算稳,虽然不敢完全撒手,但长途开着轻松不少。
全景天窗面积够大,0.84平方米铺开,晚上停在江边,打开天窗听着歌,抬头能看见几颗星星。那会儿朋友在后排半躺着,说这后排腿部空间得有九百多毫米,比他家雅阁宽敞。
华为账号登录之后,手机上那些功能就都通了。数字钥匙、远程启动空调、车辆定位,这些功能新能源车早就在玩了,合资燃油车跟进得有点晚。不过话说回来,能用就行,谁在意早晚呢。夏天上车前十分钟用App把空调打开,冬天出门前在被窝里就能给座椅加热,这体验确实省事。
价格这块得聊聊。19.98万起步,顶配不到24万。销售那边还有三年零利率、置换补贴一万五的政策。我心里算了笔账,同样配置的雅阁锐·T动落地得二十三四万,凯美瑞2.5L也差不多这价。天籁这回在智能化、座椅舒适度上确实拉开了点距离。
回家路上我跟朋友聊,他说现在买车的人要求多了,既要舒服又要智能,两样缺一样就容易被嫌弃。天籁这车以前就是靠舒适性吃饭的,车机老旧一直被吐槽。这回引入鸿蒙座舱,算是补上了最明显的那块短板。
传统合资车这两年过得不容易。自主品牌新能源一个劲儿地卷配置,智能化功能恨不得把手机能干的事都搬到车上;老牌合资燃油车呢,发动机、变速箱这些传统技术还挺扎实,但车机系统落后个五六年是常态。天籁这回直接跟华为合作,不自己从头搞系统,借现成的生态快速上车,这思路倒也务实。
朋友说他在某书上看到不少留言,都是“终于等到智能版天籁”“既能躺平又能智驾,这才是家用车该有的样子”。这种情绪其实挺真实的——家用车嘛,舒服、省心、不折腾,这是基本盘;智能化、互联互通,这是加分项。两样都有了,产品力自然就上去了。
至于天籁这步棋下得对不对,市场会给答案。不过有一点挺明确,合资燃油车要是还抱着老一套不放,日子恐怕是越来越难熬了。毕竟现在的车主,可不像十年前那么好糊弄。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