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思域的裸车价,现在真的掉进了9万块钱以内。
这事儿要是放在一两年前,谁跟你说你都不会信。
那会儿的思域,可是一副“你爱买不买”的样子,想提车还得加钱排队,在A级车里头,那就是个标杆一样的存在。
可是现在,天变了,那个以前让好多年轻人做梦都想要的“平民超跑”,就算自己对自己下狠手降价,好像也没什么人看了。
这回降价,说白了就是本田在赌一把。
指导价快13万的入门车,店里直接给你砍到8万多,这比旁边一直靠降价过日子的轩逸、卡罗拉还猛。
价格都快砍掉一半了,照理说,市场上怎么也得有点动静,可现实就跟一盆冷水一样,从头浇到脚。
年轻人好像对这个“大便宜”没什么兴趣,还有人开玩笑说,这看着不像王者回来,倒像是英雄老了,没办法了。
说句公道话,要是只看车本身,思域这次给的东西是真不少,甚至有点“下血本”的意思。
一上来就给你配10个安全气囊,连这个级别很少见的前排膝部气囊都有,车身上结实的钢材也用到了11%,在安全这方面,本田算是把能给的都给了。
动力也没打折扣。
混动版用的是最新的第四代i-MMD技术,马力加起来超过200匹,7秒多一点就能从0跑到100,开起来又安静又顺,油耗才4升多。
这套东西,技术好,体验也好,既能让你爽一下,又能帮你省油钱,确实做到了两头都顾上。
就算是纯烧油的版本,那台1.5T的高功率发动机也能拿出182马力,虽然有人说它“涡轮减压”,但8秒多破百,油耗6升左右,跟其他合资车比,还是好学生。
再加上本田一直很厉害的底盘调校,前后都是独立悬挂,开起来很稳当,转弯的时候心里有底,比好多家用买菜车的感觉强太多了。
智能配置这块,思域这次也学乖了,不像以前的日系车那么小气。
9英寸的中控屏和液晶仪表盘都是基本配置,车机系统也换成了反应很快的Honda CONNECT 3.0,导航、听歌、连手机这些功能都跟得上时代了,再也不是以前那种卡得要命的样子。
L2级别的开车辅助,像自己跟着前车跑、快撞了帮你刹车这些功能,在燃油版上也是都有的,跑高速的时候确实能让你轻松不少。
这么一看,安全、动力、操控、智能,思域好像把自己的弱点都补上了,价格还这么便宜,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就是不买呢?
问题就出在“现在”这两个字上。
今天的汽车市场,早就不是几年前合资车闭着眼睛都能卖钱的时候了。
国产车这几年的发展,真的是天翻地覆。
当你想买一台开着爽的轿车时,影豹、UNI-V这些车,样子更好看,配置给得更多,价格还更低。
它们用实力告诉你,想开车有乐趣,不一定非要买合资的。
更厉害的是新能源车从另一个赛道杀了过来。
比亚迪秦PLUS DM-i直接把混动车的价格压到了一个让燃油车没法活的水平。
一样是省油,人家还能挂绿牌,不用交购置税,在那些限牌的城市,优势就太大了。
在这么强的对手面前,思域混动版的省油特点,一下子就不那么香了。
本田这次降价,还给自己挖了个小坑。
那个卖到9万以下的入门版,用的是一台只有129马力的1.5T低功率发动机。
这就让人有点想不通了。
大家买思域,图的是什么?
不就是图它那点运动的感觉和“地球梦”发动机的名气。
结果你为了把价格弄低,给了一个最没劲的发动机,这不等于自己把自己的招牌给拆了。
说到底,还是本田这个牌子,在新能源时代没那么亮了。
以前,大家愿意多花钱,就是为了本田的技术,为了思域那个“超跑”的传说。
但是现在,国产的混动和纯电技术都起来了,更好看、更快、更聪明的国产车就摆在眼前,那个本田的车标,在年轻人心里,已经没那么重要了。
所以,思域这场降价,看着挺悲壮的,更像是没办法了才这么做。
它拼了命地想告诉大家:“看,我还是那个很能打的思域”,但是大家已经扭头去看别的东西了。
当一个牌子最引以为傲的技术不再是唯一的选择时,光靠降价,可能只能换来一时的销量,却很难再把人心给拉回来。
也许,思域现在最需要的不是降价,而是一次从里到外的改变,从牌子形象到技术方向,都得重新来过,好向大家证明,在这个新时代,它还有自己的位置。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