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网约车租赁公司暴雷的新闻成了行业里的高频词。你有没有想过,曾经那么火的赛道,怎么一夜之间公司倒了一片?这事到底是人为的,还是行业天生有病?咱不妨仔细琢磨琢磨。
首先,咱们看到这几年全国各地的租赁公司排队出事——昆明、广州、西安、上海...只要看一眼新闻,倒霉公司一个挨着一个冒头。本来租赁公司在新能源行业里可是重要角色,不少新能源车企根本靠它们撑销量。可偏偏,现在租赁行业搞成了多米诺骨牌,一个倒,带倒一片。你说这是为什么?
要我看,问题根子就出在之前大伙儿都太猛了。靠着金融杠杆扩张,什么“0首付”“租金后付”,花样百出,烧钱堆规模,恨不得一夜之间车子加到一万台。可其实,哪有那么多活儿、那么多司机?市场很快饱和,结果司机收入下滑,宁愿违约也不干了。你让那些本来买车来赚钱的司机,如果辛辛苦苦上班十来小时,赚的还没有以前工厂流水线上多,凭啥还要继续?大部分人其实是想养家糊口,又不是玩命做慈善。
这里边还有个“租金倒挂”,啥意思?就是每月收的租金都不够还银行贷款利息和车本钱,借来的新钱还旧账,最后就是个窟窿越挖越大。司机收入跟不上,违约、退车的多了,车公司租金回收不全,给银行白白背了一堆坏账。要是押金还在公司账上的司机,这一下子可能连押金都拿不回。
你说这么多公司,怎么集体犯同一个毛病?我觉得啊,一是头脑发热,迷信风口。一看新能源政策好、网约车平台疯狂补贴,大家一股脑冲进来,做梦想着规模做大了总会赚钱,结果根本没想自己捞的是什么池水,连成本线都控制不了。二是金融杠杆遍地开花,用别人的钱搞事情,一旦市场冷下来就是死路一条。这一点和历次“P2P暴雷”“共享单车泡沫”如出一辙。三是很多老板其实压根不关心公司做多久,觉得能融资能借钱,先干起来赚一把再说,真出事了拍拍屁股就走。
还有人说,行业危机就是因为司机不讲诚信,违约退租太多。这话听着别扭。你让司机干一年,挣的还不如送外卖的多,他不退难道要债台高筑陪公司一起下水?退一步说,收入能让人养家,谁不想稳定多干几年。司机收入的本质,说到底是行业有没有蛋糕吃,和公司是不是良心没直接关系,而公司没把司机当人,也是行业现在最大的病。
网上还有一堆说法讲,暴雷是因为租赁公司太依赖新能源车、政策一下子变了。可我说到底就一句话,不管是跑哪条路,都是得管住自己的裤腰带。你靠一次次的补贴和抢租冲规模,不顾司机生死,表面风光其实早晚要爆。二手市场也不好使,谁都知道营运车又便宜又操累,事故率还高,三年下来车贬值只剩半个屁股,流拍那是家常便饭。
这事还不只是公司和司机的死结,整个产业链都跟着遭殃。新能源车企订单少了,4S店和二手车市场只能闷头卖废铁,银行和金融公司看到坏账激增要么收紧信贷,要么直接拖车。甚至充电桩、汽修厂都生意变差,一环扣一环,最后羊毛出在羊身上,所有人一起吃苦头。
你要问,接下来怎么办?是彻底凉凉,还是还有活路?其实历史规律早就摆在这。和以前电商、共享单车一开始红极一时但很快“万箭穿心”一样,行业最终都是拼管理和精细化运营。吹泡泡做规模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谁还能靠着忽悠投资人和银行存活?以后只有那些真能做司机服务、控制成本、懂得风险防控的公司才有机会。
说个现实的,这几年投资人越来越聪明,能看懂公司的真实报表,政策也越来越严牌,平台对乱来的公司说关就关,司机也不是傻子,该走走,该告告。那些还迷信“烧钱能赢”的租赁公司,早晚变成社会新闻新主角。现在有些公司已经在想办法,什么数字化调度、车辆管理、司机全流程服务,看起来有点门道。你不做这些,以后谁还敢租你的车?
还得说一句,很多老板之前靠高杠杆、高负债玩资本游戏,实际上家底早被掏空。别看账面资产美丽,实际上空壳一堆。等市场凉下来,裸泳的一下子就暴露了。有能力、有技术、有自律的企业慢慢会活下来,那些投机取巧的早早跑路。
我觉得这场洗牌其实挺有必要的。野蛮生长迟早要还账。等灰尘落定,市场回归理性,大家才会把注意力放到“司机满意度、盈利模式、成本控制”这些实打实的东西上面。司机觉得做这行能挣到钱,公司别光顾着坑蒙拐骗,平台能有稳定运力,产业链谁都能吃口饭,这才是良性循环。
再退一步说,行业洗牌不是末日,而是让大鱼吃小鱼,强者生存。等没有做实事的公司都出局了,剩下的公司反而竞争压力小,能更专注服务和运营。对司机来说,租金可能更合理,服务也更好,别再天天一出事就“甩锅”给司机,要信守合同;对银行和金融公司来说,能合作的对象更优质,坏账风险降低。
其实每个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都会有一次大清理。房地产、互联网、金融、外卖,哪个不是这样?只不过网约车租赁这个事涉及太多普通人,所以每一次暴雷,受害面更大,痛感更深。咱们作为普通人,能做的也就是多点警觉,别信高杠杆公司画的饼,该签合同时多留个心眼。
最后我觉得,金融杠杆的潮水一退,谁没穿裤衩一眼就能看穿。但这世界绝不会因为几家公司暴雷就把行业干死,该赚钱的人还是会把生意做下去。未来真正熬过来的公司,一定是那些有服务、有能力、有担当的公司。到那时候,也许网约车租赁终于能成为比较健康的行业——司机不再是韭菜,公司也不是骗子,大家都能好好过日子。
所以,暴雷背后,不仅是野蛮生长的清算,也是精细化运营的开始。你说,这是不是所有赛道的终极归宿?
我们坚持新闻真实性、客观性,同时倡导正向价值观。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妥善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