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2日晚,小米科技园内灯光璀璨,雷军身着标志性黑色西装登台,正式揭晓小米汽车第二款战略车型——智能SUV YU7(中文名“御7”)。这场以“15周年战略新品”为主题的发布会,不仅标志着小米造车之路的重要里程碑,更以YU7的亮相,向全球展示了中国智能电动汽车的硬核实力与生态野心。
一、设计美学:空气动力学与科技感的完美融合
YU7延续了小米SU7的“超感流线”基因,却以更凌厉的姿态诠释了轿跑SUV的独特魅力。车身尺寸达4999mm×1996mm×1600mm,轴距3000mm,配合隐藏式门把手与全新五辐轮毂设计,风阻系数低至0.245Cd,堪称“空气动力学与美学融合的典范”。前脸“星河之翼”造型与十字形日行灯交相辉映,车尾贯穿式C形尾灯则与SU7形成差异化辨识,科技感与运动感兼具。雷军特别强调,YU7并非SU7的简单拉高,而是经过重新设计,遵循532标准(5米车长、3米轴距、2米车宽),拥有1:3头身比和宽体肌肉感,配合275mm后宽胎,呈现出极具张力的视觉效果。
二、性能狂飙:续航破800公里,充电5分钟补能200公里
YU7在动力与续航上展现了小米汽车的“技术肌肉”。其提供单电机后驱与双电机四驱两种版本:单电机版最大功率235kW,CLTC续航高达835公里,百公里电耗仅13.3kWh,刷新行业能效标准;双电机四驱版综合功率达508kW(691马力),零百加速仅需3.23秒,最高车速突破253km/h,性能直接对标特斯拉Model Y Performance。更令人惊叹的是,YU7全系搭载800V高压快充平台,单电机版本可实现“充电5分钟,续航200公里”的极速补能,彻底击破里程焦虑。雷军此前实测中,YU7在-10℃低温环境下高速行驶1310公里仅补能两次,验证了其电池热管理系统的可靠性。
三、智能进化:激光雷达+端到端智驾系统
作为“小米全场景智驾3.0”的载体,YU7配备5颗激光雷达与双Orin-X芯片,算力高达508TOPS,支持高速NCA领航与代客泊车功能,未来通过OTA还可解锁城市NOA。雷军特别强调,YU7的智驾系统基于超1000万场景片段训练,安全性通过10万公里极端路况验证,新增“误踩油门抑制”功能,可在碰撞风险下自动制动,为智能驾驶再添一道防线。智能座舱首次深度整合玄戒O1芯片与澎湃OS生态,15.6英寸悬浮中控屏与PHUD环景投影构成交互核心,副驾可一键操控智能家居设备,甚至远程启动扫地机器人。小米通过“Xiaomi HyperVision”系统,实现手机、平板、车机三端无感流转,用户可将手机导航“飞屏”至车机,或在车内视频会议中调用家居摄像头,彻底打破设备边界。
四、价格与市场:23万起售,重塑30万级SUV市场格局
尽管发布会未公布最终售价,但行业预测YU7起售价或落在23万-30万元区间,直接对标特斯拉Model Y(26.39万起)。雷军坦言,延迟定价是为“确保产能与用户体验”,小米亦庄工厂700台机器人已就位,量产速度达76秒/台,7月上市后将全力保障交付。这一定价策略延续了小米“高配低价”的传统,基础版或下探至23万元,直接冲击Model Y的市场份额,同时通过“性能分层”覆盖家庭用户与极客群体。值得注意的是,小米SU7同步下调价格,标准版低至17.65万元,形成轿车与SUV的协同作战。
从SU7的“现象级破局”到YU7的“御风登场”,小米汽车仅用一年便完成从轿跑到SUV的产品矩阵布局。这场发布会不仅是技术的盛宴,更是小米“人-车-家全生态”战略的落地宣言。正如雷军所言:“所有猜测终将落地,唯有产品自己会说话。” YU7的诞生,不仅标志着中国智能汽车迈向高端化的坚实一步,更让全球看见——在新能源赛道上,中国品牌已拥有定义未来的底气。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