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爆棚?9家新势力4月底销量目标仅1家超三成
新能源车这两年真是卷到飞起,朋友圈、地铁广告、甚至我小区门口那块大屏幕,全是各种“未来已来”“智能出行”啥的。去年全国新能源卖了1286.6万辆,这数字一出来,我隔壁老王都说,油车要被拍在沙滩上了。可谁想到,新势力们今年定的那些2025目标,一个比一个敢想,现在才过四个月,大部分品牌离自己的“小目标”,还差着十万八千里。
前阵子跟朋友吃饭,他买的是腾势,说去年买的时候销售吹得天花乱坠,说今年肯定翻倍,还让我也赶紧入手。我寻思着等一等,结果现在一看数据:腾势2024年卖了12.6万辆,今年喊出了30万的flag。听起来很猛吧?但1-4月只跑出来4.8万辆,只完成16.1%。朋友直接发微信吐槽:“我以为自己押对宝了,现在看有点悬。”他那语气,就像买彩票错过了一等奖。
再看看理想汽车,去年的50万已经让不少人羡慕,今年70万的小算盘打得啪啪响。可是头四个月才卖12.7万辆,18.1%的完成率。这速度,要年底冲刺怕不是得加班加点连夜送车。我有个同事前阵子刚提理想L系列,还专门拉我们去试驾。他爸当场就问:“你们这品牌能不能活到明年?”同事笑嘻嘻回一句:“销量都快追上BBA啦!”现在数据摆这儿,也只能尴尬地摸摸鼻子。
蔚来就更狠,从22万直接翻倍喊44万个小目标,还把乐道和萤火虫两个新成员算进去了。一查成绩单:1-4月合计才6.6万辆,只占全年15%,垫底选手没跑了。有网友在论坛留言,“蔚来的PPT造车能力又升级啦!”话糙理不糙,这种跳跃式增长,一般人真hold不住。
小鹏倒是给大家带来了点意外惊喜。头四个月干掉12.9万辆,同比增长313%,年度进度条已经走到了36.9%。唯一一家超过三分之一的小鹏,是不是有点逆袭剧本那味儿?我表弟最近天天研究新能源,看完榜单后第一反应就是,“难怪最近路上看到的小鹏越来越多。”不过他也说,小鹏冲太猛会不会后劲不足,到时候别又变成昙花一现。
零跑和小米也算稳扎稳打型选手,都混进前列。零跑也是12.9万辆,同比涨165%,完成率25%;而雷军家的小米首秀10.4万辆,占全年29%——虽然还是差一点,但春节假期影响下,这俩成绩勉强能拿个及格分。有网友调侃:“雷总终于圆梦汽车圈,比手机还拼。”
剩下几位选手压力山大,比如长安深蓝、极氪、阿维塔这些名字常见但街上少见的牌子。今年立flag都挺高:深蓝50万、极氪32万、小鹏35万能追特斯拉(呸,不让提)。可实际呢?深蓝8.8万元(17%)、极氪5,500辆(17%)、阿维塔3,600辆(16%),都是个位数徘徊。这仗打得,有种开局五分钟投降的既视感。
东风岚图稍微好那么一点,上半年3,6000辆,占18%。不过和20万个计划比起来,也是望山跑死马。有个老司机群里聊天,有人发了一句神评:“岚图现在靠什么撑场面啊?”下面秒回,“靠梦想啊兄弟!”
其实这些品牌之所以敢这么自信,一方面确实市场大盘还在涨,全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经47%以上,看着快平分秋色。但细琢磨一下,现在每条街都有充电桩,每个人身边都有开电动车的人,可是真正愿意掏钱换新的还是有限。而且从数据来看,今年头几个月并没有达到他们规划时设想的节奏——可能当初画饼画太美,把自己也骗进去了?
聊起这个话题,我妈插嘴说,她单位团购新能源补贴搞活动,同事们报名踊跃,但最后真正下订单的不多。“便宜归便宜,就是心里没底。”她这样讲,其实挺真实——普通消费者最怕踩坑,更何况面对动辄几十万元的新玩意儿?
身边还有哥们准备观望观望,他觉得年底会不会各家为了KPI疯狂降价清库存,到时候捡漏更划算。他说的话让我印象特别深:“早买早享受,晚买价更低,不如先骑我的二八杠凑合一年。”
各家厂商应该也是憋着劲做营销推广,各种限时优惠、新车型发布不停歇。但市场就是这么现实,没有持续创新和稳定产能,再大的野心也容易被现实泼冷水。今年春天很多新款上市热闹非凡,可转眼夏天来了,该交作业的数据却让人大跌眼镜。不知道年底有没有哪一家突然发力,实现逆袭,那估计又是一波热搜预定咯!
不得不承认,如今造车行业竞争激烈,每一步都像走钢丝。从目前趋势来看,如果继续保持这样的增速,多数厂商恐怕要重新调整策略,否则距离“宏伟蓝图”只会越来越远。不过嘛,也许有人习惯临时抱佛脚,下半年突然爆量谁知道呢?
今天给大家留个互动小游戏哈。如果你预算充足,让你从文中这些“未达标”的新势力挑一个作为通勤座驾,你会怎么权衡选择,是看重当前销量排名、安全配置还是哪个牌子的广告洗脑最成功?或者干脆等等党继续观望,看哪家的价格先塌方再抄底!评论区来一句你的骚操作或神吐槽,下次聚餐我拿最佳段子请奶茶!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