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新能源车风险现形!蔚来锁车风波揭厂家远程控制权隐患

不少人买二手新能源车时,都会反复确认:“手续全吗?能正常过户不?”

二手新能源车风险现形!蔚来锁车风波揭厂家远程控制权隐患-有驾

谢先生的遭遇,其实把一个很多人没注意的漏洞直接摆到了台面上——新能源车的“远程锁车”功能,让厂商在某些情况下能直接控制车辆生死,而这种控制权居然能跨过几手车主,精准砸到后来人头上。24万买的蔚来SUV,开了半年,系统后台一声令下就趴窝在湛江,这场面比发动机故障还让人无力。

过户那天的画面,其实挺典型。车管所的流程一切合规:核对信息、拍照、打证,绿本本上清清楚楚是新车主的名字。这个时候,不管是车行还是买家,都觉得自己已经拿到了车辆的完整控制权。新能源车跟传统燃油车不一样——它的车机系统始终联网着厂家后台,留了个随时能“断电”的开关,就像空调装了个云端遥控,厂家一直握着。国外不少电动车厂商比如特斯拉,虽然也有类似功能,但通常只用于召回或安全原因,很少因为前车主债务问题锁死车辆。

二手新能源车风险现形!蔚来锁车风波揭厂家远程控制权隐患-有驾

再看信用贷的细节。谢先生买的这辆车,第一任车主用的是信用贷款买车,没有做抵押登记,所以在车管所看不到任何限制信息。信用贷在银行系统和车辆管理系统之间是两条线,互不交叉,这就像一个人拖欠了信用卡账单,却不会在房产证上出现任何标记。国外一些市场,比如欧洲,大部分车贷都会做抵押登记,车一旦有纠纷,很难跨手“干干净净”地变成别人名下。这种制度差异,让买家在国内买二手新能源车时碰上隐形债务的概率更高。

谢先生的车当天趴窝,现场情况很直观:电量满格,但中控屏、钥匙、双闪灯一律失效。这说明厂家切断的不是动力系统的某个部件,而是整套车的运作权限。这个权限实质上就是整车的“心脏开关”,不管车管所的证书上写谁的名字,只要厂家后台执行锁定,车就是一块不能动的金属。对比来传统燃油车就没这道限制,最多油泵坏了得去修,厂家根本没法随时让你停在路边。

二手新能源车风险现形!蔚来锁车风波揭厂家远程控制权隐患-有驾

过去也发生过类似案例。广州的王先生花30万买二手蔚来,车刚到手不久,厂家就锁了车,还提出解锁要补交前任的贷款差额。这种控制手段更像是把车辆当成一种硬件载体,软件是厂家的资产,买车人只是在缴了钱后获得临时使用许可。但从实际使用角度,这辆车和手机一样,系统不可分离,它的所有功能都建在这个系统上。一旦失效,车就不具备最基本的交通工具属性,买家在功能上相当于失去了拥有权。

在法律层面,“善意取得”的规则是很明确的。正规渠道买的车,价格合理、手续合规,而且买家对前车主的债务不知情,这种情况下车辆应该归买家完整使用。谢先生的情况完全符合这个条件,所以即使厂家能技术上锁车,也不意味着能在法律上站得住脚。从生活体验来买车就像买家电——你付了全款,送到家的冰箱不能被厂家远程关掉,只因为上一个客户没结清账单。

现在谢先生已经找了律师介入,而车还停在拖车上。这件事对买二手新能源车的提醒非常直观:除了查车管所手续之外,还必须直接联系厂家,用车架号确认是否有后台限制或债务关联。这个步骤在国外购车体系里常见,而国内买家往往忽略。

谢先生的遭遇让人看到了一个现实——新能源车的技术连接,不只是提供便利,也让厂家保留了一定掌控权。如果买家不提前确认,一旦前任留下未结的贷款或纠纷,后续车主随时可能被技术手段“拉闸”。在新能源车越来越普及的今天,多做一步查询,才是避免花钱还要背锅的最好办法。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