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准新车“价崩”,车市风暴来袭?

新能源汽车市场的 “新动荡”

新能源准新车“价崩”,车市风暴来袭?-有驾

在汽车产业的变革浪潮中,新能源汽车曾被视为潜力无限的朝阳领域,一路高歌猛进,吸引着无数消费者和资本的目光。然而,近期的市场动态却让人始料未及,多款新能源准新车竟然出现了 “价崩” 现象,这一消息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汽车市场掀起了轩然大波。

先看特斯拉,这个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开拓者和领军者,其 Model 3 车型在二手车市场的价格走势令人咋舌。由于 2023 - 2024 年特斯拉多次进行官方降价,累计降幅超过 5 万元,这直接导致 Model 3 二手车价格呈现 “断崖式下跌”。有车商表示,不到一年车龄的 2023 款后轮驱动版 Model 3 ,新车价原本在 25 万元以上,如今车商报价仅 18.5 万元;而上牌两年不到的 2022 款后轮驱动版,新车价 31 万多元,现在二手车价更是直接 “腰斩”,报价仅 15.5 万元 ,部分之前高价收车的二手车商,因新车持续降价,已累计亏损 20 万元。

比亚迪,作为国内新能源汽车的龙头企业,也未能在这场价格风暴中独善其身。其汉 EV 车型因技术迭代,旧款车型在二手车市场大幅贬值。一台新车指导价接近 25 万元的比亚迪汉 EV 荣耀版 610km 四驱天神之眼智驾版,上牌刚好一年,如今二手车报价已不到 16.5 万元。不仅如此,在 2025 年 5 月 23 日至 6 月 30 日期间,比亚迪再次推出限时补贴的促销活动,涉及旗下王朝网、海洋网共计 22 款智驾版车型,最高补贴达 5.3 万元,进一步冲击了市场价格体系。

极氪品牌的部分车型价格同样出现了大幅下滑。2025 款极氪 001 新增入门版 WE 版 95kWh 后驱版车型,起售价降低了 1 万元,降至 25.9 万元,在一些地区如江门和嘉兴,优惠幅度最高可达 3.7 万元,最低起售价甚至能降至 26.9 万元。而 2024 款极氪 007 后驱版 75kWh,一款上牌一年半不到、行驶里程为 3.3 万公里的二手车,门店报价仅为 13.85 万元,要知道其 2024 年上市时新车价格区间为 20.9 万 - 29.9 万元,部分车龄仅 1 年、里程 1 万公里左右的极氪 007 准新车,在二手平台仅售 13 万 - 15 万元。

小米汽车作为新能源领域的新入局者,也遭遇了价格困境。2025 年 4 月,小米 SU7 一年车龄保值率还曾达到 88.7% ,排在主要纯电动车保值率榜单榜首。但仅仅过了一个月,情况急转直下。小米 SU7 Ultra 的价格出现明显下降,新车官方指导价 52.99 万元的 Ultra 二手车从 50.33 万元降到 48.33 万元。受新车促销叠加高速事故持续发酵、大规模退订等因素影响,5 月份二手车市场 “价崩” 现象更为严重,正常百来公里的 SU7 准新车,比原价低 2 万元左右,而 Ultra 车型的准新车,落地就比新车价少了 6 万 - 7 万元 ,车商对收购小米车型也变得格外谨慎。

市场数据背后的惊人真相

这一轮新能源准新车的 “价崩” 现象,并非个别品牌的偶然事件,而是整个市场层面的深度调整,从宏观数据中可见一斑。乘联会数据显示,2025 年 1 - 4 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了 440 万台,同比增长 44%,市场渗透率更是攀升至 43% 。产量的大幅增长,意味着市场上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快速增加,尤其是准新车的车源变得更加充裕。

然而,在二手车市场,情况却截然相反。进入 5 月份,新能源二手车价格出现明显下滑,多款热门新能源车型的一年车龄二手价普遍较新车指导价下跌 30% - 50%。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的数据虽然尚未完全披露 5 月整月的详细情况,但从市场反馈来看,新能源二手车价格的颓势已成定局。这种新车产量增长与二手车价格下跌的鲜明对比,深刻反映出新能源汽车市场供需关系的微妙变化,也让 “价崩” 现象显得更为严峻 。

热门车型 “价崩” 实例直击

小米 SU7 Ultra:价格急跌引关注

小米 SU7 Ultra 曾凭借出色的性能和科技配置,吸引了众多消费者的目光,一度成为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热门话题。2025 年 4 月,它在主要纯电动车保值率榜单中表现亮眼,一年车龄保值率达到 88.7% ,位居榜首。然而,好景不长,仅仅一个月后,其价格便出现了戏剧性的变化。精真估数据显示,新车官方指导价 52.99 万元的 Ultra 二手车,从 4 月的 50.33 万元迅速降到 48.33 万元 。

进入 5 月,情况愈发严峻。受到新车促销叠加高速事故持续发酵、大规模退订等因素影响,小米 SU7 Ultra 的二手车市场 “价崩” 现象明显。5 月上旬,现车全系降价促销,最高让利 1 万,还赠送订车大礼包。广骏二手车城总经理助理蒋泽斌透露,正常百来公里的 SU7 准新车,比原价低 2 万元左右,而 Ultra 车型的准新车,落地就比新车价少了 6 万 - 7 万元 。部分车商反映,自高速路事故后,小米二手车价从 4 月初就开始下滑,标准版降了一万元,Max 版降了 2 万多元 ,车商在收购时也变得极为谨慎。

特斯拉 Model 3:多次降价致 “断崖式下跌”

特斯拉 Model 3 作为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明星车型,其价格走势一直备受关注。在 2023 - 2024 年期间,特斯拉多次进行官方降价,累计降幅超过 5 万元,这一举措对 Model 3 的二手车价格产生了毁灭性的打击。

不到一年车龄的 2023 款后轮驱动版 Model 3 ,新车价原本在 25 万元以上,如今车商报价仅 18.5 万元;而上牌两年不到的 2022 款后轮驱动版,新车价 31 万多元,现在二手车价更是直接 “腰斩”,报价仅 15.5 万元 。一些之前以较高价格收车的二手车商,因新车持续降价,已经累计亏损 20 万元。这种价格的 “断崖式下跌”,不仅让二手车商损失惨重,也让众多 Model 3 的车主感到无奈和焦虑 。

极氪 007 与比亚迪汉:价格 “跳水” 明显

极氪 007 在 2024 年上市时,新车价格区间为 20.9 万 - 29.9 万元,然而,仅仅过了一年左右,其二手车价格就出现了大幅下滑。一款上牌一年半不到、行驶里程为 3.3 万公里的 2024 款极氪 007 后驱版 75kWh,门店报价仅为 13.85 万元 。宝利捷旧车交易市场总经理孙明霞表示,部分车龄仅 1 年、里程 1 万公里左右的极氪 007 准新车,在二手平台仅售 13 万 - 15 万元 ,实际成交价甚至更低,从一些第三方平台能看到,行驶 2 万多公里的 2024 款极氪 007,网上标价 14.35 万元,实际成交价一般会略低 。

比亚迪汉同样未能幸免,以比亚迪汉 EV 荣耀版 610km 四驱天神之眼智驾版为例,新车指导价接近 25 万元,上牌刚好一年的二手车,现在报价不到 16.5 万元 。由于技术迭代,旧款车型在二手车市场的价值大打折扣,消费者在选择二手车时,更倾向于购买配置更新、技术更先进的新款车型,这使得旧款比亚迪汉在二手车市场的处境愈发艰难 。

“价崩” 背后的深层原因剖析

新车市场的激烈博弈

在当前的新车市场,激烈的竞争态势使得各大车企纷纷使出浑身解数,其中最直接有效的手段便是价格战。新车频繁促销,优惠力度不断加大,这让消费者们眼花缭乱,也让整个市场的价格体系变得愈发不稳定。2025 年,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新车促销活动此起彼伏,各种优惠政策层出不穷。特斯拉多次降价,比亚迪推出限时补贴,极氪也通过降低起售价和提供优惠等方式吸引消费者 。

这种新车价格的频繁波动,对二手车市场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新车价格下降,使得二手车的性价比优势大打折扣,消费者在购车时往往会更加倾向于购买价格更具吸引力的新车,而不是二手车。而且,国补政策的调整也对二手车市场产生了影响。过去,国补政策的存在使得新车价格相对较低,消费者购买新车的成本降低,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二手车市场的需求。如今,随着国补政策的变化,新车价格的波动更加频繁,进一步加剧了二手车市场的困境 。

技术迭代的快速步伐

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快速迭代之势。在短短几年间,智驾系统从最初的简单辅助驾驶功能,迅速升级到如今高度智能化的自动驾驶辅助系统,像特斯拉的 Autopilot、小鹏的 NGP 等,不断拓展着驾驶的智能化边界。续航能力方面,新车型的续航里程也在持续攀升,从早期的 300 - 400 公里,提升到如今部分车型超过 1000 公里的超长续航 。

然而,这种快速的技术进步对于二手车市场来说,却并非福音。旧款车型由于智驾功能相对落后,在面对复杂路况时的应对能力不足,无法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智能化需求。续航能力的劣势也让旧款车型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下风,消费者在选择车辆时,往往更愿意为拥有更先进智驾系统和更长续航里程的新车型买单。这种技术上的代际差异,使得二手车的价值大打折扣,价格出现明显下滑 。

电池相关的复杂难题

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其健康度检测一直是行业内的一大难题。目前,市场上缺乏统一、准确的电池健康度检测标准,不同检测机构和车商的检测方法和结果存在较大差异。这就导致在二手车交易过程中,买卖双方对于电池实际状况难以达成准确共识,增加了交易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

而且,电池更换成本高昂也是一个绕不开的问题。动力电池通常占据新能源汽车成本的 20% 以上,一些高端车型的电池更换成本甚至更高。对于二手车买家来说,高昂的电池更换成本如同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极大地影响了他们购买二手车的意愿。车商在收购二手车时,也会因为电池更换成本的不确定性,采取更为谨慎的收购策略,压低收购价格 。

在这样的背景下,电池相关的复杂难题成为了新能源二手车价格 “崩塌” 的重要因素之一,严重制约了二手车市场的健康发展,亟待行业各方共同努力,寻求有效的解决方案 。

“价崩” 引发的连锁反应

二手车商的艰难处境

对于二手车商而言,新能源准新车的 “价崩” 无疑是一场噩梦。车商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价格的不稳定让他们在收购和销售过程中如履薄冰。由于新车频繁降价,二手车的价格也随之大幅下滑,导致车商的库存积压严重,资金周转困难。

广州千里发名车汇销售负责人梁启健透露,之前收购的一些新能源车型,如今因为价格下跌,很难找到买家,只能无奈积压在手中。为了减少损失,车商们不得不调整收购策略。他们现在更加谨慎,优先选择主流品牌的准新车,并且对电池健康度有了更高的要求,低于 85% 的车辆直接淘汰 。像 2023 款北汽 EX5,因电池健康度仅剩 68%,车商收购价从 18 万元暴跌至 3.5 万元,且因更换电池成本高于车价,长期无人问津 。

消费者的观望与抉择

在这场价格风暴中,消费者的心态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面对新能源准新车价格的大幅波动,消费者们普遍持观望态度,希望能够在价格最低谷时出手购车,以获得最大的性价比。这种观望心理导致二手车市场的需求进一步下降,交易量持续低迷 。

不同购车需求的消费者,在面对价格波动时也有着不同的应对策略。一些刚需消费者,由于急需用车,会更加注重车辆的性价比和实用性,在综合考虑新车和二手车的价格、配置等因素后,会选择性价比更高的车型。而对于一些非刚需消费者,他们则会选择继续等待,期待价格进一步下降或者出现更具吸引力的车型 。

出口市场的机遇与挑战

二手车出口在一定程度上为缓解新能源二手车价格压力提供了新的途径。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数据显示,2024 年中国二手车出口量达 43.6 万辆,同比增长 46.5%,其中新能源车型占比显著提升,比亚迪、理想、大众等品牌通过阿联酋等中东市场消化了部分库存 。

然而,出口主要集中于中低端车型,高端新能源二手车仍面临 “国内库存积压、海外需求不足” 的困境。在海外市场,消费者对于高端新能源二手车的认知度和接受度相对较低,加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规标准差异较大,使得高端新能源二手车的出口面临诸多障碍 。

市场未来走向的理性展望

尽管当前新能源准新车市场面临着 “价崩” 的困境,但从长远来看,新能源汽车市场仍具备诸多发展的有利因素,前景依然值得期待。

在政策支持方面,国家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扶持力度从未减弱。为了推动新能源汽车的普及,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政策,如购车补贴、税收优惠以及免费停车等。这些政策不仅降低了消费者的购车成本,还提高了新能源汽车的使用便利性,为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政策保障。国家还加大了对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充电桩、换电站等设施的不断完善,将进一步提升新能源汽车的使用体验,消除消费者的后顾之忧 。

技术进步也是推动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的重要动力。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电池技术有望取得新的突破,能量密度将进一步提高,充电速度也会大幅加快,电池成本则会持续降低。自动驾驶技术也将不断升级,从目前的辅助驾驶逐步向高度自动驾驶甚至完全自动驾驶迈进,为消费者带来更加便捷、安全的出行体验。这些技术的进步将显著提升新能源汽车的产品竞争力,吸引更多消费者选择新能源汽车 。

消费者的环保意识逐渐增强,对低碳出行的需求也日益增长,这为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市场环境。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认识到新能源汽车在减少碳排放、保护环境方面的重要作用,愿意为环保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从而选择购买新能源汽车。共享出行、网约车等新型出行模式的兴起,也为新能源汽车提供了更广阔的应用场景,进一步推动了新能源汽车的普及 。

新能源汽车市场在经历 “价崩” 的阵痛后,正处于调整和变革的关键时期。尽管当前面临着诸多挑战,但在政策支持、技术进步、市场需求等多方面因素的共同推动下,新能源汽车市场有望逐步走出困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无论是车商、消费者还是整个行业,都应理性看待当前的市场变化,积极适应市场发展趋势,共同迎接新能源汽车市场更加美好的未来 。

#多款新能源准新车价崩#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