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捷途旅行者:路虎“影子”,家用越野小日子里头的那点事
村头的王师傅自打去年入了台捷途旅行者,常有邻居来院子里瞧稀罕。有人路过都要多看两眼,最近还被刘婶子误认成啥路虎,啧啧地问贵不贵,王师傅一乐,“啥贵啊,十万来块钱,顶配才十二、三万。”他说这价挣得实惠,心里还挺有点得瑟。
有天早上,微信群里有人说,捷途这车销量今年闹得欢,十二个月下来差不多卖了九万多台。隔壁小胡又补一句,“三月份我看销量排行榜,捷途旅行者好像排前头,硬派SUV里就属它火。”不过这车终端价浮动很大,王师傅当时买的还带点优惠,据他说是停产在售的版本,能砍到十万出头,最近听说2025款也便宜了些。终端降一万五,说不准以后还能降。
说起发动机,村口那老李总爱跟人抬杠,他说现在那些1.5T的机器,牛劲不比小两升差。小李搞汽修,说捷途旅行者1.5T是够用——184匹马力,“群里说这动力跟大众那个低功率2.0T差不多。”峰值扭矩能拽到290,日常很够了。但师傅自己买的就是2.0T的版本,他用着觉得特踏实,顶配据说能爆出254匹骡子,扭矩390,一脚油门下去,感觉能冲出去扒泥地。不过说到变速箱,师傅不太喜欢那7档双离合,嫌有点顿挫,倒是2.0T上的8AT,听说耐造点。
有天王师傅去汽修店,看胡师傅鼓捣后桥的差速锁,说捷途旅行者配备了前后锁,还带个中央分配器,越野时候走个坑坑洼洼不咬牙,且这种承载式的车身,虽然没大梁,“你要是真喜欢玩越野,拿它跟普拉多比手腕,那还是差点意思。”但普拉多动辄四五十万,王师傅一乐说,“我这车不穿烂路,回城堵车可舒服。”
外形上,王师傅家门口每回停着车,三五个大爷都念叨这车像路虎卫士、看起来方头方脑,容易认错。“我儿子第一次看,还以为我改装了路虎标。”前脸大灯横着,车标是捷途的英文字母,据小胡说这设计特野,护板占着一大块,下雪路开着特有安全感。
侧面方方正正,一种老式硬朗范。记得某次王师傅陪邻居王大爷去市场拉货,车顶行李架帮大忙,后备箱随手扔两袋新土豆也不显挤。车辆尺寸倒是挺唬人,车身快四米八了,宽逶逶的一米二,车高一米八八,比小区那些“高个子”SUV还高两公分。轴距两米八,后排空间还有富余,实际用起来最多坐仨人,后排常空着。
车内部分,王师傅总夸那块中控屏,大得跟小电视一样。听说配的是骁龙芯片,运行很快,师傅平时只用导航和蓝牙,四区语音喊一声就能切换。小李每次坐上来都要捣腾那个旋钮,驾驶模式切换得像玩游戏。不过他吐槽过空调有时识别不了语音,打电话还偶尔断联,这事师傅说应该是手机老,跟车没太大关系。捷途旅行者的内饰也是国产车里少数能做出点质感的,小胡还拿它跟他二舅的牧马人对比,里头硬塑料起皮,捷途却像模像样,配置按键也挺顺手。
不过也不是啥都好,王师傅反应,车顶偶尔会渗水,去年雨季在车友群里问,有俩人说是天窗密封条设计问题。后来看师傅拆了密封,换了厚点的条,才算好了。这点算个小坑。还有空调滤芯,王师傅一年一换,感觉杂质挺多,维修师傅总说“国产车滤芯便宜,一个工时,别贪贵货”。
有一回群里聊冷门配置,才发现旅行者有个冷门的自动涉水感应,据说入水后车内能自动提醒深度——不过实际用着,大多数车主都没下河试过,只在市区过个大水坑。“这东西,聊胜于无吧。”
至于历史,捷途这品牌其实是奇瑞下面出来的,最早推旅行者时,就有网友拿去跟坦克300、BJ40比。实际王师傅说“咱老百姓,主要是看皮实,能不能开得住、修起来便不便宜。”捷途的维修成本算不高,近一年里,他除了换灯泡和轮胎,基本没进过厂子。
前阵子听小区里有人想换二手,说老王的旅行者只开了八千公里,估摸能出个九万块钱。老王还犹豫,说再等等,车子刚熟手、有点舍不得。至于这车会不会一直能称霸硬派入门市场,谁知道哎,下回车友群估计又得吵起来。
信源?村口修理厂、微信群七嘴八舌、小区门口瞎聊、偶尔看看官方指导价。用车的事儿,真真假假,见仁见智。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