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弗二代枭龙MAX正式亮相,搭载第二代Hi4混动系统

要说最近车圈最热闹的事,上海车展绝对算一个。展厅里各种新车争奇斗艳,但有一台车硬是靠“硬核操作”杀出重围——它全系标配四驱系统,价格却比同级别两驱车还亲民;它号称“城市通勤能省油,野外撒欢能脱困”,听起来就像汽车界的“六边形战士”。没错,说的就是刚刚亮相的哈弗二代枭龙MAX。这车到底有啥本事?是真材实料还是营销噱头?咱们今天就来扒一扒它的“底裤”。

一、颜值能打,细节里藏大招

哈弗二代枭龙MAX正式亮相,搭载第二代Hi4混动系统-有驾

初次见到枭龙MAX的人,十有八九会被它的车灯勾住魂。车头那排“丁达尔之光”点阵大灯,72颗LED晶体排得密密麻麻,远光亮度直接飙到4000流明,晚上开出去活脱脱像举着两盏探照灯。最绝的是,车标HAVAL四个字母也能发光,配合贯穿式日行灯,整个车头亮起来像科幻电影里的飞船。有网友调侃:“这灯要是能调成跑马灯模式,估计能直接在停车场开蹦迪。”

车尾也不含糊,332颗LED灯珠组成的“璀璨星河”尾灯,点亮后像撒了一把碎钻。设计师还偷偷玩了个小心机:尾灯表面的3万个不规则反射面,其实是AI大模型算出来的,为的就是让光线散射得更均匀。这波操作直接把“理工男审美”和“浪漫主义”焊在一起,难怪有车迷说:“以前觉得车灯只是照明工具,现在才发现它能当艺术品。”

哈弗二代枭龙MAX正式亮相,搭载第二代Hi4混动系统-有驾

说到实用性,枭龙MAX的车身尺寸很能“装”。2810毫米轴距比老款多出整整100毫米,后排坐三个壮汉都不挤。更贴心的是,后排座椅靠背能调27度和32度两档角度,长途坐车终于不用挺直腰板当“乖学生”了。现场有媒体老师实测,把后排放倒后能塞下两辆折叠自行车,后备箱地台还能拆下来当野餐桌——这哪是SUV,分明是“移动露营基地”。

二、座舱里藏着“变形金刚”

哈弗二代枭龙MAX正式亮相,搭载第二代Hi4混动系统-有驾

拉开车门,中控台上14.6英寸大屏像块巨型平板电脑,咖啡OS 3系统支持连续语音指令。实测时说了句“打开空调23度、播放周杰伦、导航到外滩”,系统愣是半秒没卡壳,一口气全搞定。副驾小哥当场惊呆:“比我女朋友反应还快!”更绝的是AI HUD抬头显示,能根据驾驶员坐姿自动调节高度,甭管你是1米5的小个子还是1米9的篮球运动员,都不用伸脖子找角度。

座椅配置更是把“宠人”玩到极致。主驾12向电动调节+通风按摩,副驾虽然只有4向调节,但给配了老板键。有媒体老师试坐时开玩笑:“这按摩力度,比我办的年卡健身房还带劲。”全车座椅加热居然是标配,北方老铁们狂喜:“终于不用冬天上车先捂屁股了!

哈弗二代枭龙MAX正式亮相,搭载第二代Hi4混动系统-有驾

智能驾驶方面,Coffee Pilot Plus系统堪称“老司机附体”。在上海外环实测时,遇到突然加塞的外卖电动车,系统减速动作比人类还淡定。最牛的是记忆泊车功能,在地库演练时,车子自己绕过垃圾桶、避开地锁,稳稳倒进车位,围观群众直呼:“这技术,驾校教练得失业!

三、混动四驱,鱼和熊掌我都要

哈弗二代枭龙MAX正式亮相,搭载第二代Hi4混动系统-有驾

说到核心卖点——第二代Hi4混动系统,简直就是“既要又要还要”的典型。1.5L发动机带着前后双电机,综合扭矩595牛·米,百公里加速6秒级。现场实测时,一脚油门下去推背感堪比过山车,副驾小姐姐的奶茶差点甩出车窗。但别以为这是油老虎,CLTC工况馈电油耗才4.2L,比某些紧凑型轿车还省。

这套系统最骚的操作是“后桥半轴智能断开”。车速超过63公里/小时,后电机自动“躺平”,高速巡航油耗直降0.7L;需要脱困时,四驱模式秒切,泥地沙地随便造。有越野老炮试驾后感慨:“以前玩四驱得盯着仪表盘手动切换,现在车子比我还懂路况。”

哈弗二代枭龙MAX正式亮相,搭载第二代Hi4混动系统-有驾

电池方面,27.54度电池包支持165公里纯电续航。按每天通勤30公里算,基本能做到“一周一充”。充电桩安装服务免费送,小区物业要是不让装,厂家还能帮忙协调——这服务,堪比4S店里的“居委会大妈”。

四、价格屠夫,搅局者来了

哈弗二代枭龙MAX正式亮相,搭载第二代Hi4混动系统-有驾

看看价格牌,13.18万起售还带四驱,直接把比亚迪宋L DM-i、奇瑞风云T9等对手整不会了。更狠的是限时优惠,最低11.68万就能开走,相当于用紧凑型SUV的钱买中型四驱混动。车展上有对夫妻本来计划买某日系两驱车,看到这价格当场倒戈:“四驱比两驱还便宜,不买感觉亏了一个亿!

不过也有理性派提出质疑:“成本压这么低,质量能靠谱吗?”厂家倒是挺硬气,直接给出三电终身质保+6年整车质保,首任车主还送充电桩。有业内人士分析,长城这是把自家供应链优势玩到极致,发动机、电机、电池全自研,省下的中间商差价全反哺给消费者。

哈弗二代枭龙MAX正式亮相,搭载第二代Hi4混动系统-有驾

写在最后

说到底,枭龙MAX就像车圈里的“叛逆学霸”——别人在堆配置时,它把四驱系统做成标配;别人在玩价格战时,它用技术革新降维打击。从设计到性能,处处透着“不按套路出牌”的狠劲儿。当然,市场最终买不买账,还得看长期口碑。但至少现在,它成功让消费者意识到:原来四驱混动,真不一定得掏空钱包。这场由哈弗掀起的“四驱普及运动”,或许真要改写15万级SUV的游戏规则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