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了那么久,零跑的D19终于今晚七点亮相了。说实话,看完这个发布会的直播,我心里还真挺复杂。外观设计我得说,真挺帅的。长5400毫米,宽近2米,轴距3.1米。你想想,那是比大部分主流SUV都还长一点的身板,车身线条流畅,比例匀称。尤其是前脸那三段式贯穿灯,看起来很有档次,那个数字时钟点缀得别具一格。虽然我也见过不少车设计,但确实设计感提升了不少,夜间点亮,确实很吸引人。
不过说实话,光鲜的外表不能掩盖市场的激烈竞争。你知道的,今天市场上的中大型智能电动车,设计大差不差,差不多都朝科技感+实用性走。就像我朋友开那辆某品牌中型SUV,之前超喜欢他说的小空间大惊喜,但实际用起来都差不多,反应都快迟钝。是不是感觉都差多了?现在这些车,不都是看着像,开着一样的?
这次零跑敢在配置上显示诚意,倒让我刹那觉得还能有点期待。动力方面,给了增程和纯电两个选项。增程版又大又重,电池80.3kWh,续航能超过500公里,日常通勤、吃饭跑个长途,基本不需要加油站。纯电版本更猛,用的宁德时代115kWh的电芯,续航居然能冲到700多公里,算下来,比我估的还高一点。大电池,快充更快——800伏的快充技术,充个80%只要半个小时左右。感觉,未来谁还敢说纯电续航低?除了价格这个硬伤外。
这点我得特意提一句,电池技术其实大致落在快充+续航的两难中。其实不是但是,而是不过,我刚才翻了下笔记,老话说电池越大,越重,续航越长,耗能越快,那样实际用时体验还得考虑充电便捷性。你说,不是么?还没说完,车上这些配置真的硬核。激光雷达、双目摄像头、两盏8797芯片,算力高达1280TOPS。给你们打个比方,算力比几年前买的高端游戏机差不多,还要多。这么多黑科技装到车里,其实你讲究的就是用得到用不上,就像以前我那朋友说,买配置还跟挑手机一样,越配置多越好,但实际用到的少得可怜。
森野氧舱零重力座椅双腔空气悬挂,都够奢华,但真能天天坐?这东西是不是想象空间大于实际效用?我在资料里还看到,后备箱标准容积840升,放倒后排还能扩容到2100升。说白了,就是装个大件、够用,没必要特别追求极致空间,但别的车型比,似乎还都差不多。
这次的价格,是我比较纠结的点。两三万、卖价在30万左右,配置可以说真心不差。你知道的,现在这个价位,购车的门槛都快抬到天花板了。问题来了,市场都差不多,外形都差不多,配置差不了太多,还剩的唯一信仰,可能就是品牌和心里的那份冲动。
我记得一车修理工跟我说,他见过最多买车的理由:有的人买了四辆车,反反复复问的还不是这个车到底能用多久或者能保值多少。我估算一下,百公里油耗可能在11-13L以内(这还按8块/升算),燃料成本还算能接受。但电动车不同,充电费一公里可能只要0.2元左右,算起来还是省不少。
这又牵扯到另一个猜测:可能是我没细想过,未来几年电池回收和再利用的问题,会不会成为硬伤?反正我相信,除了价格,真正留住用户的,是信仰和体验。
我记得我刚才翻了下相册,看到朋友拍的那辆特斯拉Model 3,从侧面看,线条简单,驾驶视野宽阔。零跑的D19也会不会被贴标签追赶者?现在的车,都能拼个颜值+配置,但自己用起来顺手才是真。
真不知道,像我这样喜欢拆开车型、对细节敏感的人,未来的车到底会变成什么样?是不是技术越跳越快,用户反倒越挑剔?这车是不是只剩下信仰撑场面?而且,像我这样犹豫的人,下一辆车会不会的确还要等待更合算的那款?
说到底啊,这个市场变得太快了。以前只看车的性能,现在更在乎用起来舒服,有感情。你觉得,未来车会变成移动的家,还是还是装满科技的盒子?或者,像开车一样,惯之后就不愿再换?
话说回来,零跑D19怎么说呢?我其实还挺好奇,嘴上说要看价格,但心里其实也在等那一刻的惊喜。就是想知道它能不能成为口碑换市场的那一款。
(这段先按下不表)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