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万级小车安防配置“内卷” 究竟是实惠还是陷阱?

说来可能有点吊诡,眼下十万级小车的安防配置,竟也步入了“修罗场”!往昔总觉着,这等价位的座驾,能溜达就行,安全系数啥的,就别太较真了。可最近溜了一圈儿,才发觉有些厂商,委实是在用心打磨产品,把安防家底儿堆得满满当当。

这就颇有些耐人寻味了,同是十万级的车,怎地安防配置的鸿沟就这般巨大?有人嘀咕,代步车嘛,能跑路就成,要那么多安全家什儿作甚?又不是天天跑高速公路。这话听着似模似样,但细咂摸,不对味儿啊。安防这档子事儿,莫非还能分个三六九等?难不成只有腰缠万贯的主儿,才能享用更周全的出行呵护?

十万级小车安防配置“内卷” 究竟是实惠还是陷阱?-有驾

有人说,这是车企的营销伎俩,存心把安防配置当成噱头,博人眼球。这话倒也不假,毕竟现如今的汽车市场厮杀得这般惨烈,不耍点花活儿,很难出挑。但话又说回来,哪怕是为了营销,能把安防配置做到位,对咱老百姓来说,也是桩美事儿啊。总比那些只顾着堆砌些华而不实的摆设,却对安防掉以轻心的车企,要靠谱得多吧?

还有人觉得,这是消费升级的大势所趋。现在大伙儿对生活品质的追求水涨船高,对安防也愈发看重。车企为了迎合市场,自然会加大在安防配置上的投入。这话说得没错,但依我看,更深层的原因,是市场竞争的倒逼。早些年,消费者选择面窄,车企随便糊弄一下,也能卖得盆满钵满。但今时不同往日了,消费者选项多了,车企要想活下去,就必须拿出看家本领。

十万级小车安防配置“内卷” 究竟是实惠还是陷阱?-有驾

那么,这种“安防内卷”,对咱这些升斗小民来说,到底是福音还是陷阱呢?我觉着,铁定是福音。您想啊,往昔十万块只能淘到“能开就行”的车,现在却能搞到安防配置堪比二三十万座驾的货色,这不就是妥妥的实惠吗?

当然,这种“安防内卷”,也滋生了一些问题。譬如,有些车企为了压低成本,可能会在其他方面打折扣,诸如用料、做工云云。再譬如,有些车企可能会过度吹嘘安防配置,让消费者产生错觉,以为自己的车是“金刚不坏之身”,从而放松警惕,反而更容易出事儿。

所以,咱在挑选十万级小车时,不能只盯着安防配置,还要统筹兼顾其他因素。要摸清车企的底细,要细致考察车辆的用料和做工,更要理性看待安防配置的作用,切莫过度迷信。

十万级小车安防配置“内卷” 究竟是实惠还是陷阱?-有驾

与普遍认知相悖的是,安全,压根儿就不是一个绝对的概念。再牛掰的安防配置,也只能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事故发生的几率,或者减轻事故造成的损伤。真正能保咱平安的,还是良好的驾驶习惯和安全意识。

当我们习惯性地将目光聚焦在车企的安防配置大战时,是否忽略了咱自身才是安全的第一道防线?仅仅仰仗堆砌配置,就能一劳永逸了吗?

就像开篇说的,现在十万级的座驾,安防配置确实“卷”起来了。但这“卷”,说到底,还是为了跑马圈地。而咱这些消费者,要做的就是擦亮眼睛,理性抉择,切莫被天花乱坠的广告所蒙蔽。毕竟,安防这档子事儿,终究还是要靠自己。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