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男人最后的倔强:花15万买台过气途观L,是信仰还是投降?

讲真,最近看到一条二手车信息,一台2022年的途观L,当年指导价二十四五万,现在开了不到三年,4万多公里,直接报价15万多。

我第一反应不是这车真香,而是大众终于不装了,摊牌了。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二手车价格跳水,这是整个燃油车时代的“敦刻尔克大撤退”现场直播。途观L,这个曾经在中国市场呼风唤雨,被无数中年男人奉为居家旅行必备神器的“德味压缩毛巾”,如今正在用一种近乎自爆的方式,向世界宣告一个朴素的真理:时代变了,神仙也扛不住。

你必须理解,今天的汽车市场,早就不是什么温良恭俭让的存量竞争,而是你死我活的黑暗森林。所有人都在掀桌子,你以为小米是来做蛋糕的?不,人家是直接把你的蛋糕连同桌子上的蜡烛一起端走,顺便还把你家餐厅的电闸给拉了。在这个修罗场里,你跟别人讲品牌历史,讲底盘质感,讲什么狗屁的“高级感”,就像是在哥斯拉面前耍双截棍,突出一个行为艺术。别人早就开始修仙了,你还在练金钟罩铁布衫。

中年男人最后的倔强:花15万买台过气途观L,是信仰还是投降?-有驾

而途观L,就是那个曾经的武林盟主,突然发现自己引以为傲的内功心法,在别人的激光炮面前,屁用没有。

我们来解构一下这台15万的途观L,它到底是个什么物种。从产品力上看,它真的差吗?2.0T发动机,186匹马力,空间巨大无比,配置在当年看也算应有尽有,CarPlay、全液晶仪表、全景天窗。讲道理,对于一个只想安安稳稳过日子的中年人来说,这套组合拳简直就是量身定制的安慰剂。

但问题就出在这里,“当年”。

汽车这玩意儿的进化速度,现在已经不是按年算了,是按季度。你2022年的“智能座舱”,在2024年的新势力面前,就像是算盘遇到了量子计算机。那个12英寸的中控屏,在今天看来,清晰度可能还不如我新买的洗碗机。它的语音控制,你跟它说“我有点冷”,它可能会帮你打开天窗,主打一个叛逆。它的辅助驾驶,更像是一个刚拿到驾照的实习生,你敢让它自己开,它就敢带你去见太奶。

自动驾驶的未来,关键从来不在于特斯拉或者大众的实验室里有多少工程师,而在于山东的“老头乐”产业有多发达。只要马路上的大爷骑着“老头乐”还能随意变道、横穿马路、急停急刹,任何L2、L3、L4都是一句空话。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这种混沌的、不讲道理的现实路况,才是检验所有高大上技术的唯一真理。大众那套规规矩矩的辅助驾驶,在这种“道诡异仙”的场景里,心态早就爆了。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是什么样的人,会在今天花15万去买一台两年前的途观L?

我作为一个中年人,我觉得我能理解。

这不是一个理性的消费决策,这是一个感性的、甚至带点悲壮的“信仰充值”。买这台车的人,买的不是交通工具,买的是一个“确定性”,一个“心理上的避风港”。他们是被这个日新月异、花里胡哨的电动爹时代给搞怕了。

中年男人最后的倔强:花15万买台过气途观L,是信仰还是投降?-有驾

想象一个场景。你是一个工作了十几年的项目经理,每天被甲方、老板、下属折磨得死去活来。你不想再学习任何新东西了。你不想知道什么是OTA,不想研究复杂的车机菜单,不想每次开车前还要跟一个人工智障语音助手吵半天。你只想上车,拧钥匙(或者按一下),挂D挡,走人。你希望车里的每一个按钮,都在你熟悉的位置上。你希望它的驾驶感受,和你十年前开过的那台帕萨特一脉相承。

中年男人最后的倔强:花15万买台过气途观L,是信仰还是投降?-有驾
中年男人最后的倔强:花15万买台过气途观L,是信仰还是投降?-有驾

这是一种精神上的“退守”。

这台途观L,就是这种退守的物质载体。它就像你衣柜里那件穿了十年、已经洗得发白的旧T恤,不时髦,不体面,但舒服,安心。它在用一种沉默的方式告诉你:别怕,世界虽然变了,但这里还有你熟悉的东西。

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就像果粉,你跟他说信号不好,他说你不懂设计的纯粹;你跟他说充电慢,他说你不懂环保的伟大。他们的核心需求从来不是解决问题,而是维护那个“苹果用户”的身份信仰。

中年男人最后的倔强:花15万买台过气途观L,是信仰还是投降?-有驾

大众车主曾经也有这种信仰,叫“德味”。那是一种玄学,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高级感”,一种“这车开起来很整”的自我催眠。但现在,这种“品牌仙气”被新势力用“冰箱彩电大沙发”的组合拳打得稀碎。最好的手段就是直接把餐厅爆了。当理想把一个移动的家搬进车里,当问界把华为的全家桶塞进去,大众还在跟你聊EA888烧不烧机油,双离合顿不顿挫。这叫什么?这叫降维打击。三体人看了都气活了。

中年男人最后的倔强:花15万买台过气途观L,是信仰还是投降?-有驾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把途观L比作二战坦克可能有点侮辱坦克了,至少坦克皮实。我当年买车的时候,销售跟我吹这车底盘多整,结果我开了没俩月,过个减速带车里跟开交响乐似的,叮叮当当。

所以,15万的途观L,它不是一个性价比的选择,它是一个时代的墓志铭。它代表着燃油车的黄金时代彻底结束,大众这种曾经躺着赚钱的巨头,也被逼到了墙角,只能靠“骨折价”来换取一点点可怜的尊严。要么成仙,要么成盒。大众显然选择了中间态,一种薛定谔的盒子。

你看它的缺点,什么动力单一、变速箱顿挫、保值率一般。这些在绝对的价格面前,都不是问题。真正的问题是,你买下它的那一刻,就等于承认自己被时代抛弃了。你放弃了拥抱未来的可能性,选择躲进了一个温暖而陈旧的壳里。

这玩意儿就是一工具,别整那些虚的!

所以,这车香吗?

对于那些还想在车圈里“折腾”的人来说,它散发着一股陈腐的尸臭。但对于那些只想安稳过日子,把车当成一个从A点到B点的工具,并且极度厌恶学习新东西的人来说,它香疯了。因为他们要的不是一台车,而是一个“停止键”,一个能让他们从这个疯狂加速的世界里,短暂喘息一下的任意门。

但它能过,就是能过。对于一个只想安稳过日子的人来说,能过,就够了。你跟他讲智能,他跟你讲过年拉亲戚,你俩说的都不是一回事儿。这大概就是途观L,这件“旧时代的遗物”,在今天唯一的,也是最硬核的价值。

它不酷,但它管用。就问你怕不怕?

我们坚持新闻真实性、客观性,同时倡导正向价值观。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妥善处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