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车销量骤降:四月仅五款破四千,背后原因值得深思

纯电车这局棋,眼下可真是冰火两重天。你说它炙手可热吧,新能源的东风那是越刮越猛,各路政策也卯足了劲儿地扶持,恨不得广播喇叭循环播放:不开电车,你就 out of date 了!可你说它遇冷了吧,瞅瞅4月第4周那份战报,啧啧,堪堪五款车过了四千,Model Y直接跌到探花,海豚更是排到十六开外,这业绩,着实有点儿挂不住面儿。

这事儿打一开始就让人摸不着头脑。照理说,现在油价跟火箭似的往上蹿,电车省钱是硬道理啊,而且开起来也静谧,提速也麻溜儿,怎地大家反而不太感冒了?莫非真香定律也失灵了?

电车销量骤降:四月仅五款破四千,背后原因值得深思-有驾

咱先盘盘卖得还算凑合的这几位,吉利星愿险些破万,海鸥也蹭蹭上了八千,Model Y七千多。这些车都握着一个通关密码:要么是物超所值,要么是牌子够硬。吉利和比亚迪那是把价格战的烽火狼烟都点起来了,Model Y 虽说跌到第三,但特斯拉的金字招牌在那儿,还是有拥趸愿意买单的。小米SU7 和宏光MINIEV 也还成,一个靠自带流量,一个靠骨折价,勉强维持在七千左右。

可症结就出在后头了。排名第六名往后的,销量直接跳水,都没冲破四千大关。秦PLUS、Model 3、五菱缤果和吉利熊猫,也只是勉强过三千,剩下的更是乏善可陈。这说明啥?说明吃瓜群众对电车的需求,可能压根没咱们想象的那么贲张。

电车销量骤降:四月仅五款破四千,背后原因值得深思-有驾

当我们一门心思地把锅甩给“电车续航焦虑”、“充电桩难觅”时,有没有忽略了消费者更深一层的考量?电车确实能省几个油钱,可电池折损呢?更换电池的开销呢?二手车还能卖几个子儿?这些都是明晃晃的账本,精打细算的消费者可不会只瞅着眼前那点蝇头小利。

再说,眼下的电车江湖,那可是卷得天昏地暗。各家厂商都铆足了劲儿地抢地盘,新款车型跟下饺子似的,价格也是一天一个价。消费者看得眼花缭乱,今天说这款好,明天说那款香,反倒没了主意。这种过度内卷,短时间内或许能让消费者占点儿便宜,但长远来看,对整个行业的发展,未必是锦上添花。

电车销量骤降:四月仅五款破四千,背后原因值得深思-有驾

再往深处扒拉扒拉,电车销量涨不动,是不是也和当下的经济大环境脱不了干系?老百姓兜里没银子,自然要勒紧裤腰带。买车毕竟是笔大开销,能缓缓就缓缓,能不买就不买。这可不是一句轻飘飘的“消费降级”就能一言以蔽之的,背后是更为盘根错节的社会经济命题。

当然,也有人笃定,电车市场只是暂时性地偃旗息鼓,未来肯定会春暖花开。毕竟,绿色环保是大势所趋,科技也在日新月异。但关键在于,这个“未来”究竟有多远?有多少企业能扛过这波“倒春寒”?

电车销量骤降:四月仅五款破四千,背后原因值得深思-有驾

银河E5、AION Y、零跑C10、小鹏P7+和小鹏G6 这些,好歹挤进了前30,智界R7 排在31位,ZEEKR 7X、长安启源A07、纳米01 以及红旗E-QM5 也都越过了千辆的门槛。小鹏G9、AION S、领克Z20 和汉L 也勉强榜上有名。但这份成绩单,跟那些领头羊比起来,还是望尘莫及。

仅凭4月第四周纯电车销量这组数据,就足以敲响警钟。这不仅仅是几家车企的兴衰荣辱,更关乎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走向。

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电车这档子事,不能光靠政策输血和厂商摇旗呐喊,更要脚踏实地地解决用户痛点,打磨产品力。如果只是为了“环保”而“环保”,为了“智能”而“智能”,那终归是镜花水月,一无所获。毕竟,消费者才是终极裁判,他们会用真金白银来站队,决定谁能笑到最后。而这个“金”,现在大家攥得更紧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